略论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2-10-02 12:54:03

略论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摘要】 高等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培养学生的方式上有着特殊性,因此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艺术实践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区别。艺术教育活动中的大学生艺术实践在促进艺术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个体成才三种需要的综合作用下,目前正朝着制度规范化和组织科学化的趋势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学校艺术实践和素质教育的主体。

【关键词】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实践;素质教育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艺术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认识艺术并且参与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培养学生的方式上有着特殊性,因此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艺术实践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区别。艺术教育活动中的大学生艺术实践在促进艺术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个体成才三种需要的综合作用下,目前正朝着制度规范化和组织科学化的趋势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学校艺术实践和素质教育的主体。

1 素质教育的概念

关于素质的定义,人们见仁见智,做出了多种界定,目前我们见到的关于素质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基本意思是指“作为活动主体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由于学术界对素质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同,但基本意思是指依据人和艺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高校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继续,但又区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2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实践工作概述

2.1 高等艺术院校把大学生艺术实践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育是主体,在培养艺术院校大学生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艺术实践作为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教学延续,起着教学辅助的效果。在艺术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大学生艺术实践是最直接的途径。学校要选择条件较完备与学生专业对口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演出团体作为大学生的艺术实践基地。其次要加大对这些艺术实践基地投入和联系。为了充分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学生参与实习之前,学校要尽可能的提供条件让学生参与校内的艺术实践。

2.2 高等艺术院校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加大对艺术实践的指导力度。课外的艺术实践主要是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能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力及能力的活动。主要有艺术考察、艺术调研、艺术服务等,同时也包含在学校内参加一些社团、协会活动等。校园内的大学生艺术实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适应环境、发展自我的一种重要途径。有组织的带领大学生参加一些艺术上的实践性活动,对于大学生认识艺术、了解艺术、服务艺术都有着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这个大舞台也让大学生开阔了视野、发挥自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2.3 高等艺术院校鼓励学生个体参与艺术实践,完善艺术实践的方式和方法。艺术院校的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客观的对自己能力作出评价。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管理能力,强化自己的就业择业意识,改善他们的心理、创新素质,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通过这样的艺术实践,学生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并且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3 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实践的探索和完善是素质教育在艺术院校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艺术实践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大学生艺术实践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对艺术实践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有助于明确教育目的,有助于提高教育实效。它对素质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大学生艺术实践已成为艺术院校德育工作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艺术实践对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思想道德体系的不断强化,从而将学生从被动教育引导到主动参与上来,使艺术实践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成为社会主义德育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同样使广大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3.2 艺术实践有助于广大艺术院校学生了解新体制下的国情,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只有通过艺术实践,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才能认清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改造客观世界,正确审视艺术和自身,才能以全面的眼光观察、选择、运用、思考和创新。

3.3 艺术实践有助于广大艺术院校学生陶冶思想情感和审美情操,树立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艺术实践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启迪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知行统一。通过艺术实践,学生到达基层、生产第一线去调查和演出,能够在志愿者服务、义务性劳动中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一些参观性、考察性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各个时代的先进人物身上捕捉到闪光点,汲取精神力量;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感受生活中的美。

参考文献

[1] 顾成昕.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及基本形式[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94-95.

[2] 谢志芳、王忠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J]镇江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119-121.

[3] 张豪锋.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新趋势[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书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102-104

[4] 李艳英.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的问题[J]青大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85-86.

收稿日期:2008-4-9

上一篇: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 下一篇: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