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伟:钟表的收藏与投资

时间:2022-10-02 12:48:53

常伟:钟表的收藏与投资

编者按:4月21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31讲邀请《时计》钟表杂志主编常伟先生主讲钟表的收藏与投资。常伟先生为北京收藏家协会相机钟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钟表评论人以及专栏作者,著有《钟表收藏知识30讲》、《中国与钟表》等书籍。

早在1582年,明神宗万历十年,钟表就作为西方的一个科学物件通过传教士进入了中国,从此,中国人和钟表发生了联系,至今已将近4个半世纪。所以钟表收藏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

从明神宗开始,中国帝王对钟表的热爱陆续形成,同时成为钟表收藏的契机。清代时,中国人对于钟表的理解、审美、认知已经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乾隆时期,钟表收藏在中国达到巅峰。但那个时候的钟表收藏更多的是帝王和宫廷的行为。钟表本身价格昂贵,数量有限,民间收藏钟表在那个年代基本上是不太容易的。

中国的乾隆皇帝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收藏人,那时在紫禁城内收藏有上千、近万件钟表,在整个钟表历史中是一个非常华丽的篇章。当然,清宫收藏的钟表不仅仅是舶来品,还有很多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研制的钟和表。在中国的古董收藏领域,钟是一个很大的品类。当时,有几类钟是国内制造的:宫廷钟,由帝王授意在造办处制造;地方制造的,比如广东的广钟,通过早期接触西洋钟的历史优势来仿制、改造,最后形成广州钟的特色,后来逐渐变成进入皇宫的一种贡品;还有后期的苏钟,是在江浙一带制造的比较民间化的古董钟。

表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多的是舶来品。我看到的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的表,是康熙年间制造的,现存于瑞士巴塞尔的历史博物馆。前几年在也看到过一款大约是康熙年间的表,表盘上写有一首跟钟表有关的帝王诗。康熙年间的表,基本上来自英国,表款和西方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到了后期,尤其是乾隆的后期、嘉庆的初期,包括嘉庆之后,西方市场给中国人制造的表就有了特别之处,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收藏门类——中国市场表,即专门为中国人制造的表。这类表有很多特色和共性,是其他的西方制表中没有的。比如说有大的秒针,安装在表盘中央。另外,中国人喜欢成双成对,所以很多都是一个盒子两只表,即对表。还有现在比较热门、抢手的珐琅表,包括镶嵌珍珠的怀表等等。这类表在中国市场销售很多,价值最高的一般是1820年左右生产的。目前为止,在现有的拍卖市场,这个年代制造的表款最高的价格大约是1500万元一对。这种表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制造的,在中国钟表收藏的历史中非常有代表性。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表跟中国人有关系,蕴涵了中国人的审美,不是单纯的舶来品或西洋物件。这是一类是不可复制的收藏表。现在很多古董表收藏家对于中国市场表极为热衷。

随着中国市场和中国国力的衰落,西方进入中国的表也开始走下坡路。1850年以后,随着中国的国门打开,通商口岸的开放,大批的瑞士制表商涌人中国,纷纷推出各种表。除了中国市场表,很多其他廉价的怀表被中国人所购买,从上海这种开放通商的城市开始,钟表自此在民间普及。

到了民国以后,钟表作为大工业革命之后的产物已经很廉价了,艺术性的体现也逐渐弱化。民国乃至进入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的表进入中国市场变得困难。1955年,海鸥表的前身,中国第一只表在天津诞生,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手表制造业。后来又出现了北京牌、上海牌等手表。那个时候中国人戴上海牌、戴国产表成为一个主流,瑞士表、西方表和我们离得比较远。

但是到了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瑞士表又开始进入中国,不同品牌、不同历史的手表、怀表、钟都陆续进来了。近十年的发展最为蓬勃,西方的名表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没有门槛了,属于自由开放贸易的形态。除了以前仅知的“劳力士”等个别品牌,百达翡丽等很多品牌都来了。这些品牌确实在中国市场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有潜力可挖的市场。

名表的价值如何度量

钟表的收藏可以分为两种:古董钟表和现代名表。

基于中国人和钟表的四个多世纪的联系,古董钟表的收藏在民间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北京和江浙一代的历史名城都有古董钟表收藏的历史基础。我是山西人,山西在清代的时候非常富有,现在在山西就有很多历史积淀留存至今的怀表。

现代名表的收藏,相对来说比较普遍。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市场来分析,现代名表的收藏越来越成为一个潮流,而且越来越强大。这和现代人的思维有很大的关系,首先现代的名表本身是可以使用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它的品牌价值和其他的内涵来体现作为收藏品的价值。

名表的价值如何度量?我归纳为3C价值标准,即功能(Complica—tion)、工艺(Craftsmanship)和文化(Culture)。功能

中国人和钟表最早接触是在1582年,实际上16世纪后半期也是西方钟表制造业开始萌芽发展的时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18世纪中期,西方的钟表在技术的领域来讲已经达到了巅峰时期。当时对钟表的诉求非常单纯,就是要精准。因此,西方的表匠在钟表机芯的内部进行了很多的改良和改造,钟表的功能千变万化。虽然现在没有统计过历史上到底出现了多少种钟表功能,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几个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钟表的功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而且有一些功能至今依然在手表上被采用,并构成其价值的一部分。

功能是机械表作为一门科学的直接反映。在有限的空间中,将时间的计量从微观变成宏观,将时间的感知从视觉变成听觉,都是由各种复杂功能来实现的。例如体现日历、星期、月份、闰年等历法的万年历功能,还有通过声响报告时、刻、分的打簧报时功能,甚至最初只是希望用来抵抗地心引力却成为彰显制表工艺的陀飞轮等等,都是制表师的聪明智慧的体现,也是名表几个世纪以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陀飞轮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手表功能之一。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称特比龙),有“漩涡”之意,是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且能够转动,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旋转,使其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誉为“表中之王”。

上一篇:电力企业优质服务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下一篇:走近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