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垦无悔的选择

时间:2022-10-02 12:22:54

付沛林是开发塔里木的老军垦。40多年前从四川来到新疆,见证了塔里木的发展历史。付沛林说:“进疆时我还是一个19岁的壮小伙儿,如今已两鬓斑白。目睹塔里木从万古荒原变成了绿洲,我无悔我的选择和付出。”

付沛林最初的愿望就是,到新疆去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正赶上和自然灾害,内地农村缺衣少食。付沛林的家乡四川省大邑县是山区,比平原地区更穷,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小学毕业后,付沛林在村里当会计,算是村里的文化人,听说新疆有馒头吃,有文化的人还可以当干部,付沛林便收拾行囊,踏上了西行之路。

那时,火车只通到甘肃尾亚,付沛林被设在那里的农一师办事处招工,分配到胜利16场(现13团)工作。

在去16场的路上,付沛林的心里七上八下,沿路都是荒漠,稀稀拉拉的几棵树,见不到房子,场里六七十人住一个地窝子,职工的主要工作就是开荒造田、人工平沙包、填洪沟。人们每天顶着晨星开工,迎着月亮收工,两头不见太阳,每天工作时间都长达十三四个小时,收工回到地窝子,累得脸都不想洗,躺下就睡着了。

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付沛林说,来塔里木垦荒的青年没有能吃苦的精神是呆不下去的。而他凭着一股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挺下来,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炼,不断成长。这就是兵团人,这就是塔里木精神。

因为表现优秀,付沛林半年后被推荐到政工员培训班学习,回来在9连当起了政工员。 付沛林决心定居新疆。他写信给相爱的姑娘郑素芳,向她描绘未来的发展蓝图,请她来疆成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塔里木气候变化无常,秋收季节可谓是“虎口”夺粮,刮大风、下冰雹是常有的事。丰收的粮食若不及时抢收,一场灾害就有可能颗粒无收。农场没有收割机,夏收、秋收全靠人工。付沛林不仅和职工们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地割麦子。还要协助领导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表彰先进来鼓舞士气。

1975年,付沛林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工程连指导员、连长。职工说他是位办实事的好干部;同事称他是拼命三郎;而妻子却说他是甩手掌柜,他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他鼓励职工积运农家肥种菜,把洪沟边、渠边能开垦出来的地都种上菜,并组织工会评比,谁家种出的菜好就奖励10公斤肥料,调动了职工种菜的积极性,解决了职工吃菜难的问题。

那时,职工都是用柴火烧饭,许多职工家柴火都不够用。工程连是建筑单位,每到冬季备料时,付沛林就带领职工伐木,备好工程用料,边角料全部扎成捆,拉到职工家。付沛林还从职工的长远利益考虑。提出并规划连队基础建设布局,合理划分菜地、果园、棚圈。他所在的工程连,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退休前,付沛林被调到团机关当老干科科长。上任那天,他从前任手中接过来一本厚厚的老干部花名册。多年来,他按时为离退休干部寄工资,老干部住院,他按政策及时寄报销的医药费。那些年,每年有成千封表达团党委关怀的信件从付沛林手中寄往全国各地。有一位老干部在回信中写道:“我虽然离开了塔里木,但时刻感受着党组织的关怀,兵团人真亲!”

如今,付沛林退休了,上百本红彤彤的荣誉证书,见证着他一生的奋斗轨迹。他仍关心着团场的发展,还在不断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出谋划策。

付沛林和老伴一直住在连队,守望着他们曾经付出青春和汗水的这片土地。

上一篇:1977: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 下一篇:民族团结是引领和谐新疆建设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