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才 断臂求生

时间:2022-10-01 10:34:59

人物:刘加才

职务:重钢集团董事长

领域:钢铁

事件:深陷巨亏泥潭出售海外矿山解困

曾经被称为钢铁行业“最划算、最优质资源的收购”项目――来自澳大利亚西澳洲的伊斯坦鑫山的铁矿,并没有按照计划源源不断地送进重庆钢铁的锅炉,而是被刘加才无奈出售。

到嘴的肥肉又要吐出来,并非刘加才所愿,而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重庆钢铁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急缺30亿美元开采资金。

6月27日,重庆市国资委推出市属国有重点企业110个项目和重庆市工商联下属的非公资本对接。重钢集团的伊斯坦鑫山铁矿以154.44亿元的单项投资成为最大的一个项目。刘加才此举震惊业界,因为这暴露出的是重庆钢铁深陷亏损困局的现状,在沉重的扭亏压力下,资产变现和巨额的政府补贴已经成为其解困的救命稻草。

2009年7月,重钢矿投以不超过2.58亿澳元(约17.5亿元)的对价投资,获得亚洲钢铁增发的60%股权。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的伊斯坦鑫山铁矿,是重钢矿投和亚洲钢铁合作开发的第一个项目。

资料显示,伊斯坦鑫山铁矿勘测资源量16.68亿吨,远期资源储量超50亿吨,原矿平均品位39.4%,选矿后的铁精矿品位可达68.5%。

然而,业界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如此优质的资源项目,却会让重钢陷入窘境。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该矿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劳动力成本对重钢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伊斯坦鑫山铁矿建设总投资需近30亿美元,而且,铁矿投产后摆在重钢面前另一个更头痛的现实问题是澳大利亚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还不仅仅如此,随着铁矿石价格下跌,银行对大型海外矿山项目越来越谨慎,而国开行对该项目贷款提出了更高要求,贷款迟迟未能批准。而且,重钢环保搬迁,加上钢铁行情节节走低,已让重钢背上200亿元的债务,重钢股份去年亏损额也高达20多亿元,从而导致自有资金不足,更无法对贷款进行担保。

随着整体上市,重庆钢铁产能由约300万吨提升到600万吨左右,其中中厚板材的营收占了一半以上。但与此同时,近两年受造船市场低迷影响,中厚板材成了国内主要钢材品种中亏损幅度最高的企业。

如果没有在2010年和2012年分别收到巨额财政补贴,2013年将是重庆钢铁连续第四年亏损。若2014年无法避免亏损,则根据上市规则,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ST”处理”。

很明显,扭亏是重庆钢铁今年的当务之急。可以肯定的是,刘加才的卖血求生只能起到暂缓的作用,如果不调整结构进行转型升级,重钢的窘境肯定不止这一次。

上一篇:祝义才 雨润“触电” 下一篇:梁建章 为梦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