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出游谨防“四种病”

时间:2022-10-01 09:17:04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举家外出踏青、轻松旅游的好时机。然而,晕动(车、船、飞机等)、过敏、旅行性腹泻、感冒、传染病等给许多人外出旅游带来痛苦经历。为减少旅行途中的这些问题,特介绍一些方法进行预防。

防晕动

在阳光明媚的春季外出旅行,晕动是令很多人烦恼的事。晕动反应多发生在汽车启动后0.5~1小时,通常表现为恶心、反胃、食欲下降、出冷汗、面色苍白,最后发生呕吐,甚至频繁呕吐。晕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通常在饥饿、疲劳、失眠、衰弱等情况下反应较大。

平时有晕动症状的朋友们,建议:

1.对于易发生晕动的人,平时应有意识地加强前庭(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在人的内耳中)锻炼,且须持之以恒。在家里练习做前(后)滚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首先,向前翻,按身体适应程度安排次数,不要操之过急,锻炼时间循序渐进,如能顺畅地连续做10次,就可以改做后滚翻,再连续做10次;另一种方法就是按低头、仰头两种方式闭目原地转圈,练习到能平稳地分别完成5圈。

2.如乘车者已经2个小时没有吃东西,乘车前应让他吃点东西,这会缓解饥饿,减轻症状。注意让晕车者坐在靠窗的位置,乘车时保持镇静,闭目养神,坐位时头部靠在固定靠背或物体上,环境要安静,保证良好通风。可看窗外的景色,不要看书。即使晕车者发生呕吐,一般无需医疗处理,除非是发生脱水症。

3.药物预防,在旅行乘车前1~1.5小时服用抗晕药物,如乘晕宁20~25毫克,或异丙嗪25毫克,呕吐可服用胃复安10~20毫克,可减轻晕动病发作。

防过敏

在野外或风景区内游玩难免接触多种花花草草,不少人因此患上荨麻疹(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患者表现为全身皮肤长出许多红色或淡红色的“风团”, 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奇痒。

建议:立即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并可同时使用降低皮肤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和大剂量维生素C等。对重症荨麻疹,应加用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亦可静滴地塞米松数天,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此外,在旅行途中常会见到一些陌生食品,虽然这些新奇的食物很诱人,但最好不要让孩子品尝,以免发生食物过敏。

防腹泻

旅游者在旅游景点发生腹泻情况也较为多见,但这并非是“水土不服”。腹泻感染对象主要是短期旅游人群。究其原因主要是饮用污染的水源或食用污染的食品、乳类、饮料而感染发病。患者症状表现为腹泻、大便呈水样,一日4~10次不等,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少数人可有发烧。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全身脱水和酸中毒,此时必须到附近医院打点滴,这样既耽误患者旅游时间,又影响了旅游心情。

在此,提醒外出观光旅游的市民和游客要重视旅行卫生,预防旅游者腹泻的发生。

1.外出旅游前,带一些常用止泻药,如诺氟沙星(氟哌酸)、黄连素片、蒙脱石散剂(思密达)等,以备应急。

2.从信誉好的大超市购买卫生合格的食品,新鲜瓜果一定要洗净或去皮吃。别给年老体弱者吃冷热不均的食物,否则易致食物细菌感染或中毒。饥饿时不能随便在路边摊购买食品,必须到有卫生保证的餐馆就餐。

3.购买的熟食在常温下保存时间不要超过2~3小时。进食前先洗净双手,必要时可以带上酒精棉球和湿纸巾,以便在无法洗手时擦净双手。

4.注意多补充水分。喝开水或淡盐开水、喝清洁饮料,少量多次,每次100~250毫升为宜。必须饮用煮沸的水,或带上一些瓶装饮用水。少吃冷饮,避免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胃痛。

防感冒传染病

出游者需注意收看当地天气预报,根据气温及时调整衣着。到与居住地气候差异较大的地区,要注意增减衣服防感冒。对小孩子来说,最好能穿一些穿脱方便的衣服,如毛衣开衫外面加上外套,热了就脱去外套,解开毛衣,冷了赶紧套上;衣服质地以全棉、羊毛等自然轻巧的织物为佳。虽然说旅行途中难免拥挤,但人来人往的地方也是各种病原菌最多的地方,必须到人群中去时可以戴上口罩。选用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不要让孩子坐在正在咳嗽的人旁边,以免被感染。外出前及时接种各种疫苗,如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疫苗等,可以有效保护孩子免受疾病侵袭。

上一篇:孩子爱看动画片 长期过度惹病缠 下一篇:板梁桥景观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