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读书路

时间:2022-10-01 08:13:25

一言难尽读书路

五六岁时,没人给我讲故事,于是,我只好天天翻着字典读艰深的《安徒生童话》。童话里说有一个前妻的女儿扶起了一位跌倒的老人,结果撞了大运,那老人居然是上帝。上帝说可以满足她三个愿望。其他两个我忘了,只有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女孩儿要一个装满零钱且永远拿不完的钱包。读到那一段的时候我就想,不就是要无限多的钱吗,何必这么麻烦,要是换我,我就要一个装满百元大钞的钱包。结果到了故事结尾,后妈生的女儿就是这么向上帝许愿的,可上帝却给了她一包臭大粪。

十岁的时候,第一次读了《哈利・波特》,从此便眼巴巴地盼望着十二岁的来临。可是直到我十三岁,仍然没有猫头鹰送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给我,从此,我只好心灰意冷地接受我是一个“麻瓜”的现实,并且带着欢喜、羡慕、嫉妒、遗憾等各种复杂的情感年复一年地继续追着看《哈利・波特》。直到现在,我早已成为了一个大龄文艺女青年,而《哈利・波特》依然被摆在儿童读物的书架上,甚至哈利・波特也有了三个孩子。

我在初二的暑假第一次读了《红楼梦》,大以为好,遂以一日十八章的速度一气读完。看到后四十回时,纳闷为何前后文笔相差如此之大,以为家中藏书乃是盗版,于是乎倾尽存钱罐里的钱来购买精装《红楼梦》一部,结果却发现后四十回一字不差,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后来,为了表达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崇敬,我决定冒着被暴打的风险在风声鹤唳的初三把这本父母眼中的 “闲书”再读一遍。于是夜夜三点起床披衣夜读,以致接下来的月考频频亮红灯。

高二时,我忙里偷闲读了一阵子余秋雨,从此作文水平大幅提高,十分符合了考试的规范,甚至有一次我的“秋雨体”被老师大大打了个满分,并在班里当众宣读,我心里当时那个得瑟!从此便认余秋雨为救命恩人,每读其文,必双目含泪。谁知,后来余秋雨他老人家越老越多愁善感,也学我含起泪来。而我惯写的“秋雨体”在期末考试中因泛滥成灾而被嗤之以鼻,甚至有老师宣布凡是遇见此类文章皆以矫情、做作计分。从此,再也不敢和人说自己文章写得怎样好,甚至还得过满分等。

上了大学,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时,当我想要把四年来读过的书放回到书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买的书实在是太多了。我从来没有在四年内看过这么多书,而这么多书,全部都只是告诉我,读书实在是一件伤心的事。就像我在大二时重新看了一遍《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当读到邓布利多死的时候,我居然对着这本早在十二岁就让我饱尝失望滋味的儿童读物又一次泣不成声。而前段时间读《黄金时代》,常有击节叫好想要与人探讨的冲动,可每每把那些让我笑得死去活来的章节念给室友听,却只有不明所以的沉默,实在尴尬得很。特别是看到某些句子一下子写到我的心坎上,引王小波为知音时,却转念一想,哎,他已经死去了……那时候,真仿佛是一位挚友死去了。

后来我想,普通的生活本来就是欢乐的,只有写书的都是伤心人,他们凭着自己的想象创造过许多个不曾存在却又确实存在的世界,不是为了让我们笑,却原来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到不能言说的悲伤。

上一篇:对游戏“长江·黄河”的“加工” 下一篇:浅谈小班幼儿入园适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