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特点初探

时间:2022-10-01 07:52:57

一、“内家拳”提法的来源

根据资料记载,“内家’之说最早见于明清之际朴学大师黄宗羲所著《南雷文集》之中的《王征南墓志铭》,王征南为明末清初浙江宁波一带的武当拳名家,从师单思南,也是黄宗羲之子黄百家的师傅,由王征南上溯七代为开山派祖师张三丰。《王征南墓志铭》中有一段话:“……有所谓内家拳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于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从黄宗羲“有所谓内家拳者”一词的使用,可见当时内家之说不但已被普遍使用,而且相沿甚久,但真正见诸文字记录的提法出现,恐怕黄宗羲为最早,随后才有其子黄百家专著《内家拳说》一书。

二、关于内家拳的六种说法

1、专指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种拳法,又称三大内功拳,此说以近代较为流行。

2、指托名张三丰所创的一种拳术,此说盛起于明末清初时学者黄宗羲所著《王征南墓志铭》。也有人将武当武术称为“内家拳”,将少林武术称为“外家拳”。

3、不确指某几种拳术。将突出强调练气、练神、练意、技术风格偏柔的拳术称为“内家拳”。将重点表现在练力、练筋骨皮,技术风格刚猛的拳术称为“外家拳”。

4、以佛、道相分。把少林拳称为外家,是因为少林寺是佛门,佛教从印度传来,印度是外国,故称外家。武当拳出自武当山,武当山是道教,道教是国教,是中国国内土生土长的教,故称武当拳为“内家拳”。

5、以动、静来区分。按黄宗羲所说:“……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静”者为“内”,“动”之犯者为“外”,这种以敌我对象双方的技击特征来确定区分是“内家”还是“外家”。

6、以刚、柔来区分。历史上少林僧人善以武技来表现自己,喜爱露形于外,所以称为“外家”。而武当道人们清心寡欲,恨山不高,恨林不密,归隐都来不及,从不露圭角,而且本领越高越是不让人知道,这种注重内在特征的拳术称为“内家拳”。

以上六说,我较倾向于第三种说法,以注重练内的精、气、神,还是以练外的筋、骨、皮来区分。但我个人认为,从中国整个武术体系来看,内家,外家拳法分类并不严格,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中国武术门类也都讲求内外兼修,既练精、气、神,又练筋、骨、皮,内外是中国武术的两个方面,而并非截然对立,外家拳练到高层次,也同样强调要苦练内功。

三、内家拳的拳架表现风格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定型者杨澄甫先生对内家拳曾经有过论述,我的先师赵斌先生对于“内家拳”和“外家拳”的拳架表现风格更有简单、明了的高度概括,先师赵斌在其《杨氏太极拳正宗》一书第四章中明确指出:“中华武术,分为武当少林两大派系。武当派亦称为‘内家拳’,为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圆’――动作走弧线,处处含圈;‘连’――势势衔接,连绵不断;‘慢’――练功以慢为本, 呼吸自然;‘内’――内练精、气、神为主;‘柔’――以柔克刚,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少林派亦称‘外家拳’。其特点为‘直’――动作走直线;‘断’――每势之间,劲断而不连;‘快’――练功以快为本,呼吸急促;‘外’――外练筋、骨、皮为主;‘刚’――主于搏人,以力取胜。另有峨眉派者,佛道兼修,内外并重,自成体系。”然而无论各家,艺臻上乘者,必以内外结合,刚柔相济为归宿。

对于“内家拳”的步法,有人曾对形意、八卦、太极三大内功拳按太极图形来分析,认为在太极图中,八卦掌走的圆边,形意拳走的直径,而太极拳处中,走的中土S线,太极拳为内家拳中最重要的拳种。

四、内家拳的主要特点

我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练习太极拳实践,又参阅了章乃器先生写的《科学的内功拳》,台湾郑曼青先生编著的《太极拳十三篇自修新法》和湖北武当杂志副总编谭大江先生编著的《武当内家派述秘》一书,反复研究、体悟,对于内家拳的基本特点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我认为内家拳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指导上,强调以道家理论为主。

道教在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根基是道教,鲁迅先生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文化的根基全在道教”。这是中国的国情。道家学说的核心是“道本论”,道家思想认为宇宙的形成源于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按其本意来解释就是由道这个绝对精神性实体产生了混沌自然的元气,元气又分阴阳二气。于是,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沉为地,天地之间阴阳相交,产生出冲气,在冲气的活动和组合中,产生了生命,进而演变出芸芸众生,这种道――元气――天地――世界的宇宙形成理论,实际是道教从《周易》的某些理论和阴阳家的宇宙理论中,吸取其有益的观点并加以发挥而形成的。这种天上、地下、人居中的天、地、人“三才”理论,在我国古代思想界占据了近两千年的主导地位。过去旧中国的小学生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就有“三才者,天、地、人”之说,那么内家也从这一“三才”理论中吸取了自己所需要的养分。

内家拳中的太极拳在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中,也采取了道教宇宙形成观的理论模式,吸收了《易经》中的两仪理论和道教的《道本论》思想,并将这些理论引用到人体之中,认为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就人体而言,从混沌寂然的无极状态,引发出内动感应的太极状态,这里的混沌寂然和内动感应,实际上都是指人的感觉和意识而言,我们知道,太极拳的每一个修练过程中,意识(即道教认为的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意识看来是主观的,其实质却是客观存在于每个人的感觉系统之内。太极拳的意识,本身也是个客观的精神性实体。太极拳的原理要点,正是“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阴阳开合即太极”。阴阳运转可以说是太极拳的原理和拳理所在,即人体内的阴阳,通过意识和运动的作用而运转和开合,产生了人体内的冲气,也叫气流,以达强身健体于内,克敌制胜于外的目的,这种气的运转和流动,形成周天,也就是太极拳的“气宜鼓荡”。

道家哲学的本体是“道”,认为天、地、人之间有一个永恒的“道”存在,它孕育演化万物,而又制约万物;它的存在是无形无象,无始无终;它的行为是处柔守雌,无为不争;它的表现是柔、静、虚、空、圆、中、正、和等,这些都可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概括表示。这些哲学原理用于指导内家拳法,与其它一些武术相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在练拳的宗旨上,强调以养生为主。

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对于练拳目的有明确的观点,他明确指出:

“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学”。张三丰祖师在《太极十三势歌》中再次强调:“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所以内家拳正是把养生健身、益寿延年作为练拳的根本宗旨,而把技击视为“不图之末学”。这与中国道教的基本教义有关。中国的道教尽管充满着许多神秘的色彩,但它的目的性却非常明确,那就是主张修今生,而不是佛教那样颇重因果报应的修来世。道教修炼的最基本原则是获得养生之益,主张修炼人体真元之气,重内而不重外,道教从来宣传的是和平的道,是“止戈”之武,主张以理服人,先理后兵,而不提倡以力服人,强争恶斗,强调养生而不伤生,养气而不伤气。道家的鼻祖老子就继承和创造了养生、修练真元之气的运动方法,后来逐步形成武当、太极、形意、八卦也包括各种器械在内的武当内家拳派体系,使它从养生本体上延伸出神奇的技击功能,但这种技击功能是在首先保证养生功能的前提下派生出来的副产品,比如武当内家拳,无论剑法、拳法,其一招一式都是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对人体生理、心理的有效调节,是否有利于舒筋活络,补血调气,滋养五脏,陶冶身心之妙益,即使在技击中也不违背养生的原则,尽量节省自己的力量,减少消耗,主张“四两拨千斤”。台湾郑曼青先生曾经说过:“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内家拳是以技养生”。外家拳把“意”用在身外,认为“用意”就是练拳之时,只想到每招每式的用法,如何对付身外的敌人;而内家拳则注重身内,认为“用意”就是在练拳之时,去落实太极拳所特具的内在运行规律,舍外求内,重点追求松、稳、静、圆、均,按照从外到内,由浅人深的原则,着意于炼体、炼气、炼神。所以,以技击为末学是由武当派的养生宗旨和道德观念决定的。但是,另一方面,道家为了“护道降魔”,除恶扬善,又强调勤学苦练,要练出高超本领,要有过人之处,虽“百年不一用”,但“不可一日忘”,正是由于道家“和为贵”、“上善若水”的道德观念,决定了武当拳法从来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招应招,于是便产生了“后发制人”这个重德重礼的出发点和“贵化不贵抗”的技击原则。又因为它始终不忘养生之根本,所以在战术上多讲求“虚心实腹”、“守柔处雌”、“崇下尚退”、“以静制动”、“舍己从人”,在技击中多是“借力打人”、“引进落空”,对方加给我多少力,我就还给对方多少力,借用对方之劲打对方,“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把自身的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而又能发挥最理想的技击效果。

第三,在锻炼的重点上,强调以“练意”为主。

“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几乎所有的外家拳都是强调“用力”的,相反,几乎所有的“内家拳”又都是强调“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强调以练意为主。太极拳谱中讲:“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神宜内敛”、“意气君来骨肉臣”、“势势存心揆用意”,这里的“揆”就是把用意作为一个“准则”来要求,其意就是内家拳必须以“练意”为主,这要作为一个准则。杨式太极拳还把“用意不用力”作为练拳的“十大要领”和身法的“十三条”基本要求的重点要求。

那么,“内家拳”为什么强调以练意为主,而不主张以练力为主。这需要从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原理来加以分析。生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肌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种矛盾的有机统一体。在神经系统上有兴奋和抑制的矛盾统一体;在循环系统上,有扩张和收缩的矛盾统一体;在消化系统上有吸收和排泄的矛盾统一体;在呼吸系统上有吸进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矛盾统一体,而在这四对矛盾中,神经系统的这对矛盾是占统治地位的,是最主要的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如果神经系统失调,就必然引起其它系统功能的紊乱,发生连锁反应,据科学家分析,人类疾病的50-80%是由于精神失调引起的,胃是心情反应最敏感的器官之一。精神愉快时,食欲就旺盛,消化和吸收都良好,反之,则食欲不振,全身乏力。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劳和痛苦”。内家拳正是锻炼以神经系统为重点的健身术。内家拳大都强调“调心、调身、调息”,特别是首重“调心”。这是因为人的肌肉、韧带、骨骼、神经等部分的放松,意念的入静十分有利于大脑的专一和恬静,而大脑的安静又反过来促进放松,人们日常总是处在紧张的生活环境中,从早到晚大脑皮层一直受到众多的刺激,容易引起肌肉、神经的过分紧张状态,使植物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经常处于一种不平衡的失调状态,这种不平衡,极不利于身体内脏的修养生息,因为人体植物神经的两个方面各自有着不同的分工。交感神经具有加强和加速心脏收缩、使眼睛瞳孔扩大,肠蠕动减弱等作用,而副交感神经则相反,它具有抑制和减缓心脏收缩,使瞳孔缩小,肠蠕动加快等作用,植物神经从人体延髓、中脑、脊髓,沿整个脊柱共有31对神经,联络五脏六腑,调节内脏器管的正常活动,如果人体神经系统经常处于不够协调的失衡兴奋状态,没有抑制休息时间,就会走向反面,严重影响正常运转,必然发生疾病。内家拳强调入静放松,意念集中,正是有利于减少这种不协调的失衡状态,保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始终处于平衡有序状态,维持人体的勃勃生机。一位老知识分子认为:太极拳之所以强调“用意不用力”,其基本含义就是说他是练意的,不是练力的,它是以神经系统为主的全面锻炼,整体调节,而不是局部锻炼,个别调节,像内家拳这样明确提出以神经系统作为锻炼重点的健身方法,中国的太极拳可能是唯一的了,所以有人把太极拳称为“气功拳”、“健脑操”、“意识操”。

第四,在身法要求上,强调以松柔为主。

内家拳对身法松柔要求特别高,而且在行拳走架中一再强调要大松大柔,大开大展,要松的干净,松的彻底。杨澄甫先生教授弟子练太极拳,讲得最多的也是松,他常说:“松、松、松,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也学不到”。他看弟子练拳有时半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一个“松”却要说十几次之多。为什么杨澄甫先师对于“放松”二字要每日重言十余次,这是因为“放松”确实至关重要,他认为真正全身内外都放松了,人体血液循环才能顺畅,不致阻滞不通,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澄甫先师深刻指出:“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这段精辟论述,既强调了放松的重要,又回答了为什么要放松的原因,还告诉了放松的办法――“用意不用力”,同时也谈到了放松的效果以及放松

与意、气、血三者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理解先师之教导,我阅读了有关人体生理学、中医经络学的资料,才豁然大悟,对先师如此强调“放松”才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了理解。人体生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空气对于人的生命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之所以能转化为能量,是依靠体内组织细胞发生氧化作用才能进行的,组织细胞将吸入体内的氧气、将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质分子进行氧化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对人体吸入氧气是否充足,不但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水平,对人的大脑更为重要,营养物质的转化、各个组织所需氧气的供应,都离不开“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在人体有六大功能,即:气体交换功能、营养功能、排泄功能、调节功能、体温调控功能、防御功能,那么这六大功能的发挥只有在血液循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血液循环又只有在人体内外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才会畅通无阻,周流不息,难怪杨澄甫先师把松柔看得如此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杨澄甫把松与不松,用意还是用力作为与外家拳相区别的重大分水岭。他认为“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杨澄甫之高足台湾郑曼青先生也强调:“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换打的架子”,“松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耳”。他认为只要能松净,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如何才能达到松净的要求,郑公说:“松,要全身筋络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若无骨,只有筋尔,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郑公已将放松之理讲得再透彻不过了。

第五,在呼吸的方法上,强调以腹式呼吸为主。

道家练功时,十分重视“调息”也就是调整呼吸的方法,道家练功强调“水升火降”、“阴阳易位”、“坎离颠倒”。道家的阴阳学说,将南方方位的“离卦”与人体五脏的心和五行中的火相对应,心属火,乃称“离火”,将北方方位“坎卦”与五脏中的肾和五行中的水相对应,肾属水,乃称“坎水”,人体健康与坎离相交,水火既济密切相关,所谓“坎离颠倒,阴阳易位”就是指的肾水升腾,心火下降,阳气温煦五脏,使之气机通畅,形成“水升火降”。中医理论以实为火,以虚为水,把胸实称为“心火过盛”,一般人都是胸实腹虚,心火在上而肾水在下为下虚上实,而学道之后变换为“上虚下实”腹实胸宽的相反状态,即“水升火降”。

由一般人的“胸式呼吸”转变到“内家拳”的腹式呼吸,这一呼吸方法的改变,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吸人,扩大肺活量都十分重要,这也是内家拳的一大特点。因为人的全身各个器官组织都需要血液和氧气的供应,特别是人的大脑供氧更为重要,人的大脑尽管只占体重的四十分之一,它却消耗全身血液和氧气总量的五分之一,比肌肉的耗氧量高15-20倍,血中缺氧大脑所受的影响最大,大脑缺氧那怕十几秒钟都可能产生使人致命的严重后果,而氧气的摄人量多少,与呼吸的方法关系较大,内家拳所采用的腹式呼吸方法,不但可以增加氧气吸入量,保护胸腔脏器,而且对于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都可以起到较好的疏通和加速循环的作用。一是对动脉血管的作用。人体的动脉血管担负着把心脏泵出的血液分送到肺脏和全身各个器管,内家拳的腹式呼吸能够大大促进和加速动脉血管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管的弹性,推迟减缓血管硬化,有利于心脏的收缩和扩张。二是对静脉血管血液回流的影响。内家拳的腹式呼吸对于人体下肢静脉血的回流有很大促进作用,因为在腹式呼吸时随着腹腔横膈肌的一升一降,腹腔压力的一张一弛,这种呼吸方式极有利于推动胸腹腔内动脉和静脉血液的输送和回流,尤其是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因为静脉压比动脉压要低得多,腰以下的静脉血回流又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所以静脉血回流,不仅靠血管内压力的推动,静脉瓣的调节,而且还要依靠血管外肌肉的一张一弛和腹部压力的一升一降来促使其回流。三是对毛细血管的影响。内家拳是一种在肢体内外完全放松情况下的全身运动,据解剖学家分析:人体肌肉一平方毫米的横切面上,就有2000多条毛细血管,总长度达1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转两圈半,在静止状态下只有5条有血流通过,仅占0.25%,运动时有200条打开使用,约占10%,比静止状态下高40倍,而这种毛细血管的搏动,好像给人体以几百万个心脏一样,非常有利于改善人体的微循环。

章乃器先生认为:人体的疲劳,有60%都是属于不应有的疲劳,而这种不应有的疲劳又是由胸部的紧张造成的,内家拳练功时保持腹实胸宽状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体不必要的紧张和疲劳,所以他也主张把人体的紧张点放在腹部而不是放在胸部,他的理由有四条:①人的腹部比较柔韧,且面积大,腹部的大肠和小肠耐挤压,比胸部的心、肝、脾、肺、胃要坚实得多,不像这些脏器脆弱而易致病,也不像心、肺那样需要肋骨来保护。②腹部主要是肌肉组织,弹性好、伸缩性大,即使遇到强烈压迫也不至于损伤,而胸部则不同,它受肋骨的限制,没有多大伸缩性。③设立腹部坚实点,腹部变得坚实而沉重,胸部变得轻盈宽松,上轻下重,上虚下实,符合重力原理。④腹部紧张才能加大腰部的维持力,大大缓解人体其它部位不必要的紧张,使之得到休养生息,从而减少疲劳,意味着延长寿命。这和道教的“坎离颠倒”是一致的。况且人的腰腹部位正是肾脏、命门的所处部位,按照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人身以水火为根基”、“肾乃命之本”、“修肾”就是“修命”,肾脏在人体脏腑中发挥着水液代谢,养骨生髓,养肝调气,强腰固本等重要作用,所以太极拳把练腰放在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第六,在技击上,强调以用反为主。

在方法论上,道教不主张强胜,而崇尚柔弱,老子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柔弱观是道家的方法论原则。道家思想总是将柔弱和生动活泼相结合,将刚强和僵化死板相联系,认为“物壮则老”、“兴极必衰”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老子则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柔弱的强者”和“不争的斗士”的辩证形象。老子极善于从反面为事物发展创造条件。而内家拳中的太极拳,也十分重视用道家理论指导技击,强调阴阳相济、以柔克刚的技击功能,其方法论基础就是道家文化的“用反论”,一幅阴阳鱼互抱的太极图就是道家“用反论”的典型图示,太极图阴阳鱼交互之间有一条S形曲线,它象征着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左旋右转的螺旋折叠动态,也就是老子所讲的“将欲合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这些思想都是太极拳技击技术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太极拳中最基本的劲力特点就是从反面人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收先放,欲发先合,欲吐先吞,欲进先引等无不体现一个“反”字。如太极拳中的“左云手”用法,就是先将对方击来之手向右引,引偏后再向左进击,就是“欲左先右”;“揽雀尾”和“如封似闭”的按掌都是“欲吐先吞”;“野马分鬃”一势又是“欲发先合”的技击技巧,所以说从反面入手的折叠动态是太极拳技击的基本方法。它那以弱对强,以柔克刚,以小制大,以静待动,以退为进,以顺避害的战略战术和随机就势,因应自然从反面着手,引进落空,借力打人,知其几神的操作方式,显明的体现了道家文化那种尚阴、贵柔、主静、用虚、崇退、守雌、处下、取后、为客、居弱、出奇、无为、不争的全部特征。太极拳的体用,讲究的就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太极前辈董英杰先生说:“太极之武外操柔软,内合坚刚,而求柔软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这几句话点出了太极拳的应敌宗旨,同时《太极拳论》中还强调:“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更是点明了临敌之际,随遇而变的技击要点,也就是像水那样灵活流动而善于应变,随方就圆。如何以弱胜强呢?《太极拳论》的后半部分讲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太极拳动作中处处走弧形,处处都是圆,就像滚动中的车轮一样,在不断的滚动中保持随遇平衡,时刻更新变换自己的着力点,从而以最适中的出击力,取对手的虚浮之处,达到取胜目的。太极推手中的听劲练习,实际上就是培养练拳者不断调整自身重心,改变自己出击点,以攻击对手虚浮点的敏感性,从而增强在实践中取胜对手的能力,特别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听劲能力。

以上所言,仅是个人对内家拳特点的粗浅认识,不一定正确,如有错误之处,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上一篇:全息养生谈 下一篇:武当道医膏药方治风湿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