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基础,创思维,在实践中拓展语文教学方法

时间:2022-10-01 06:40:24

打基础,创思维,在实践中拓展语文教学方法

摘 要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学会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质量,帮助学生牢固打好语文基础。

关键词 创新拓展 语文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掌握知识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技能,是传承知识的桥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苏步青也谈到:“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啦”。

为了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笔者密切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并不断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创新思维努力拓展语文教学新方法,并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积累运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课程标准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来设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这“三重”之一的位置。这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把视角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课堂上给他们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

如教授《养花》一课,通过组织学生论辩,进行正、反思维,使学生将课本中养花的喜、忧、哀、乐等理解得相当深刻,并结合实际谈到环境美化、陶冶情操。这样,让教师真正从“口授”变“引导”,把课堂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使教师把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快速阅读的方法、背诵方法、积累方法,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即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习方法指导上来。

2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营造创新学习氛围。引起兴趣,是激发学生创造的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孩子都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一旦设置了疑点,他们常常会渴盼得到结论,会认真、积极地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抓住中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氛围,并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意见,使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教师还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自始自终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激发拓展思维宽度。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发散性思维训练,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类型,一种方法,一个结局,是范例,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冲破课本的框架,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驰骋,激发思维的广度,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如在教授传统篇目《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摒弃了“课文中‘亲人’指的是谁”,先讲读第一个事例,然后学生自学第二、三个事例等传统套路,而是从“亲人”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一基本外延生发开去,通过学生反复地品读、体会、感悟,得出这里指的是“战争年代有‘血肉关系的亲人’,也包括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和平年代有深厚情谊的人”,延伸了“亲人”的外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讨论中学生认为现在他的亲人有动物、植物、甚至地球,这种博爱思想更是及时、充分地给予肯定,这是学生的创新,是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体验的结晶。无疑这就达到了激发浅能,引发创新之目的。

培植活跃想象能力。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代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利用教材有利因素进行锻炼,教师加以点拨,努力培植。如《穷人》结尾的补叙《桑娜拉开帐子后》,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学《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可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思考想象:当时的战斗形式是如何的激烈;战士们的处境如何艰难;大娘一行是怎样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来到阵地的;阵地上的情景怎样?战士们是如何被感动的……然后,以《硝烟中》为题,练习想象性扩写。

3理解消化,关注学生学习质量

知识的理解、内化、运用有其过程。语文教学在注重以上过程中,不应停留在本身的完整性,而应体现诵读、积累、迁移,实现语文教学引路的目的。

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是学生阅读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阅读期待视野,利用其阅读期待提高教学质量,更应根据学生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呈现阅读内容,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审美认同能力。

学生有了一定阅读能力,才有兴趣延伸课堂阅读量。例如学了《少年闰土》,通过教师的阅读提示,去阅读《故乡》,达到语文教学抛砖引玉的作用;反之学生读了相关资料,搜集了有关信息,课堂教学也会如沐春风,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施中汲取营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并在工作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和提高自己,在激励学生的成长中也促进自己的成长。

上一篇:新型科研成果转换为实践教学内容的研究 下一篇:情感渲染教学在语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