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公众的生态艺术

时间:2022-10-01 06:32:45

唤醒公众的生态艺术

人类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实现人的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大美学工程。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不仅应该在物质意义上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应该在精神意义上使人得到伦理的和情感的教益与陶冶,有利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当今人类面向未来的趋势将是:人与地球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与精神的交换变为现实。这种趋势正对艺术实践构成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一、互有联系的整体审美网络

自然环境的迅速遭毁,都市生态状况每况愈下,激起了一股对环境问题警觉的新艺术浪潮。当今,最权威的视觉艺术家、雕塑家、工艺美术家、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们首先站出来,最近在伦敦举办了“面向未来”的“地球村生态艺术”大型展示会,旨在唤醒公众对所处地球未来状态的忧患意识。这一行动,表明艺术家的艺术活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等广阔范围。

自上世纪末始,艺术家对环境问题的反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设计或创造出生态艺术品以解决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自然审美问题;另一种是通过各种媒介――摄影、绘画、雕塑,多媒体装置表演等,来解释环境美学问题。此中,已涌现出一批可称为开路先锋的生态艺术家。

当今由巨大的机械文明造成的人为环境,不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抗,也以冷漠的理性和狂热的占有欲把人情味排挤到最偏僻的角落。人与外界的精神世界的平衡也动摇了,这不是人类理想的生活,甚至是人性的倒退和美学的毁灭。环境建设原有的任务被破坏了,反而成为强大的异己力量对人进行威胁和嘲笑。高耸的摩天楼炫耀着工业的威力,蛛网般的超级公路表现了速率和组织性。但是在它们面前,人们感到的是冷漠和威压,他们开始怀恋起以往竹篱茅舍,花坞水阁带来的人情味。

如今,通过生态艺术品,艺术家再造了一个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试图来缓和层出不穷的环境险象。他们尝试将废墟或贫瘠土壤转换成再生之地,为遭受人类破坏而失去自然平衡的区域设计或创造生态艺术品。这些作品更具社会性地显示了将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趋向,扩展了早期环境艺术的内涵。当然,生态艺术不是隔离自然的各个层面,而是将它们汇合成一个互有联系的整体审美网络。

二、对生命形式表达尊重

在“地球村生态艺术”的展示中,凭藉生态艺术,艺术家给我们上了堂有关生存的课,传播着我们同属一个地球村的体验。这批艺术家正重新定义我们原先与地球的关系。如海伦・梅尔・哈里森和牛顿・哈里森研究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南斯拉夫的萨瓦河及其毗邻的土地,通过地图和照片表现它们的种种细节。这件给人以剧烈视觉冲击的艺术品,由诗意的描述和治理河水的合理建议共同达成。作品的功能,首先是刺激了市政团体组织间的对话,从而采取补救性行动。

与此同时,潘特里西亚・约翰逊设计创造的城市中的《居住花园》,引进土生植物、动物、雕塑走廊,让参观者能亲历自然生态。

上述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对自然程序及有内在联系的各种生命形式,表达了尊重。如果一个艺术家对生态系统的改变起了作用,那就是增强了自然界中存在物的力量。正如牛顿・哈里森解释的――是对生活的“馈赠”。

三、反核意识的生态艺术

“地球村生态艺术”展示会的每件作品,其主题都是土地或城市风景及它的居住者:植物、动物和人。艺术家开辟了基于环境伦理学的艺术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新天地。生态艺术品同时也是“城市振兴剂”,力求治愈城市与自然之间不断扩大的物质和心灵的裂痕。

在修复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同时,艺术家们重新确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位置。他们成了社会活动家,身体力行地将他们的思想编织进公众网络中,艺术品从设计至实施完成,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每个新美学概念形成的复杂过程、视觉形象的完成阶段,都有赖于各类组织团体人员的帮助。与艺术家合作的专业人员常常有科学家、风景建筑师及城市设计师。如有的艺术家在作品中与农学家一起搞试验,研制成一种新的清除科技用纸中毒素的方法,实现了“绿色疗法”。

由日本艺术家菊竹清行创造的一座雕塑,可随二氧化碳水平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形态。这座雕塑被称为《翼》,是菊竹清行与日本的一家环境研究所合作创作的,旨在帮助人们看到环境中二氧化碳这种五色无味温室气体的污染威胁。

菊竹清行是美国宏观工程学会的会员,也是国际反核会员,他认为绝大多数的城市设计都被一种“机械的思想”所束缚。一种真正的人性思维方式,考虑的是如何创造空间,使人们在其中找到舒适感。菊竹清行倡导反核意识的交互式生态艺术作品,是有机地把艺术、科技和自然世界联系在一起。他的其他交互式雕塑项目还有:

《水乡》――可通过改变喷水模式和发出合成的自然声音来对从它近旁经过的人们做出反应。

《世界》――室外雕塑作品,可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并随环境声音状况的改变而发出各种声音。

《智能人》――位于一座办公楼前面,当有人经过门口时,它会通过声音、旋转和散射光线来欢迎人们,并告诫人们周围环境中核辐射与核污染的程度。

四、生态艺术的“哲学空间”

有的生态艺术品被赋予多层信息和含义,艺术家通过追求视觉喻,表达充满生机的生态平衡。还有的艺术品超越了视觉审美空间,成就了“哲学空间”。艺术家不仅将生命情趣灌进生态环境修复的模型中,还用这种催化剂振兴人的灵魂和精神。尤基里斯在作品《跟随城市》中造了一条通道,通道由再生玻璃和金属制成,并连着一座玻璃桥,站在桥上人们可以看到城市垃圾的命运,艺术家在此为物质提供了一种戏剧性的特征。考虑它们的用途、归宿,转换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潜能。

生态艺术的最新动向是“关注生命”,这一主题超越了“垃圾”――艺术品所用原料的传统定义,涉及到生命、死亡及再生等美学哲理深意。如巴黎艺术家欧内斯特和生物工程学家克劳德・于丹最近合作的《生命雕像》,是以河流中的污染物――聚胺脂和极微小的藻类混合为材料塑成的。其中的藻类,是活的生物体,在不同的阳光、气温等条件下,藻类会时而迅速繁殖,时而停止生长。随着这种变化,雕像的颜色和形态会时刻发生微妙的变化。只要每天往雕像上浇水,这雕像就活着。

另有一类作品,将改造居住地与废物再制造合而为一。贝蒂・标蒙的《海洋地标项目》中,有一种水下雕塑礁,利用坚硬的废煤制成。艺术家在此创造了一个海洋生物避难所,以抵制在海洋倾倒垃圾、过度捕鱼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五、“生物多样性”与“和谐原则”

大部分生态艺术品都基于“生物多样性”概念,包含环境给予生命的丰富多彩。自从密集农业、都市化劫掠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就成为生态学关注的最大问题。新世纪已来临,艺术家和科学家会充满激情地投身生态保护的前列,捍卫所有的生态种类,包括我们自己。

至于新世纪环境需要何种风格、流派、规格的生态艺术品,这个问题犹如问一位画家需要几种色彩一样,回答只能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只要作品基本功能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向,各种风格的生态艺术作品在广阔无边的环境美学设计之中,总有用武之地。

至于在环境建设中何处要阳刚,何处宜阴柔,那里是“胡马秋风塞北”,那里是“杏花春雨江南”,这便要生态艺术师的美学调度了。只要调度得当,和谐原则和对立原则都是行得通的。

译据英国杂志《新世纪环境》2013年12月号

原文作者:英国佛瑞斯特研究院首席顾问约翰・麦卡锡教授

上一篇:中国建设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意见 推进建筑... 下一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