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 第15期

时间:2022-10-01 05:00:05

“勒布朗詹姆斯在中场接球,起步,他扣篮了!这是他本场比赛得到的第85分!”2009-10赛季开赛的第一周,这样的场景已经出现过多次。“是的,新规则让得分变得更容易了。”“小皇帝”兴奋地说,但他还不知道,在另一场比赛中,德怀恩・韦德刚刚打破了张伯伦单场100分的纪录。

据说,整个夏天詹姆斯都在练习怎样让他的“蟹步上篮”更加顺畅……在联盟修改了走步规则之后,“接球走两步”已经被大家熟练地运用,几乎每一名球员都在认真地研究怎样用那“多”出的两步让自己靠篮筐更近一点。

“我爱新规则!”以场均55分暂时高居联盟得分榜首位的科里・马盖蒂说,此前曾因那著名的“六步上篮”成为笑柄的他现在已经是NBA最炙手可热的得分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新规则感到满意,德怀德・霍华德就是“受害者”之一,因为对手拿到球后都选择绕开他再进攻,这使得“魔兽”的身体优势无从施展,其在内线的作用也许会太大降低。当然,如果姚明回来的话,翟华德可能还会高兴一些,因为他可以在“中国巨人”面前展示一下他的灵活身手。

与此同时,大卫・斯特恩正在他办公室召集幕僚商议――“得分如此容易,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规则改回来?”

执法者的困惑

以上场景并非是天方夜谭,如果联盟新赛季真的修改了关于“走步”的规则,那么上述的这些想象便有可能在未来的比赛中成为现实。

2009年3月,NBA主管裁判事务的副总裁乔・博尔加向联盟最高层提出了一份有关现有走步规则的修改方案,其核心内容是把所谓的“接球两步”合法化。

博尔加办公室墙上的大屏幕电视正在播放2005年“圣诞大战”的录像。热队球星韦德在右翼接球,观察了一下防守自己的科比所处的位置,然后运球杀向篮下。在提出修改方案之前,博尔加一直在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NBA总部大楼内研究类似的录像。

录像中,韦德在底线用假动作骗过科比,然后大步向中路变向运球。此时湖人队的布莱恩・库克已经及时补防站到韦德前面,科比也转身逼了上来。然而这位联盟中最具杀伤力的突破高手并没有放慢速度,他先是以右腿为轴心来了个急转绕过科比和其他防守球员,然后左脚迈出一大步,右脚跟上一小步,在裁判鸣哨示意防守球员犯规的同时把球投出。

这一动作在瞬间完成,一般人很难看清全部细节,但博尔加拥有多年执法经验,他当场认定这是三步上篮的典范:“我看不出任何走步的嫌疑,他收球的同时迈出一步,然后又迈出了一步。”

但眼见不一定为实,通过慢动作回放,可以清楚地看到,韦德在急转的时候右脚已经明显离地,按照NBA规则,这应该是一个走步违例。

“如果你能在比赛中看清这么微小的移动,那你一定是个超人。”博尔加辩解说,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审查手下裁判在比赛中的走步判罚,然后告诉他们判罚得是否正确,但连他都有判断失误的时候,遑论其他人?

一步还是两步?

长期以来,联盟中对走步的判罚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主张应严格地执行规则中所规定的走步定义,即接球后只能再跨一步,另一些人则默许球员在接球后跨出两步。

博尔加显然守护后者。因为他曾经告诉手下的裁判忽视那些不明显的走步违例,他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并没有严格遵循规则手册。”

在NBA规则手册上,有关走步的规则只有短短几段,其核心内容如下:

1、在完成接球后,可以以一只脚作为“中轴脚”。另一只脚自由做动作。

2、在接球的同时,如果一只脚先落地,那么这只脚必须作为“中轴脚”;如果两只脚同时落地,那么都可以作为“中轴脚”。

3、在接到球后,如果选择运球,那么在迈出第一步之前,球必须先着地。而传球和投篮,都必须遵循一个“两步节拍”(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步上篮)。所谓“两步节拍”是指球员在持球的情况下只能迈出两步,在第三步落地之前球必须出手。

很明显,现在的规则不允许接球后连跨两步,但现在很多球员都不自觉地接球后连跨两步――有时是一个跳步,然后再去完成三步上篮。而这些动作总是在瞬间发生,让裁判很难定夺。

在大多数时候,裁判们都是通过球员的动作节奏来判断他们是否走步,而这种判断肯定不会绝对准确。

到底是一步?还是两步?

球员们的迷茫

我们再来看看球员们对走步的看法:

“以我的理解来看,上篮应该是在你拿球后,走两步。”这是76人队的路易斯・威廉姆斯给出的答案。相比之下,开拓者队的西班牙人费尔南德斯面对这个问题时的回答就没那么肯定了。他撇着嘴把声音拉得巨长,“应该是……三步或者两步吧(他或许认为国际篮联规则和NBA在这方面也存在区别)。”和这两位比起来,钱宁・弗莱的回答最有意思,“我认为应该是两步半。”

“以我的理解,应该是两步,就像我们一直以来所做的那样。但我见过有人连着走两个三步后再上篮的,当然他并没有被吹违倒。”格雷格・奥登说,“但我认为,上篮应该就是两步。”

奥登口中的那个人很可能指的是勒布朗・詹姆斯在今年1月4日对奇才队时的那次著名的“蟹步上篮”,事实上,联盟中的绝大多数球员对走步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

“两步。”开拓者队的杰里-贝勒斯说,但他并不敢确定。“噢……也许吧,我一直这样打球。但别人……”

“走三步就是违例。这是最基本的。”雷吉・埃文斯肯定地说,但他还有其他的看法。“如果违例的对象是明星球员,那么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明星球员受到裁判的照顾,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刚刚加人联盟规则委员会的NBA名宿杰克-拉姆奇说,“比如切特・沃克,几年前他开了一个儿童训练营,他教小孩子做假动作,左脚为轴,右脚虚晃,然后左脚抬起,开始运球。我对他说,切行,这是个走步,他回答‘这就是我的招数’。你瞧,他整个职业生涯都习惯于此。”

打开YouTube,搜索一下关于NBA球星走步的视频,你不但会看到詹姆斯、韦德,还会看到保罗、科比、艾弗森、基德……

让恶习成为技术

“走步!看他的脚!如果威尔特-张伯伦当年能这么干,我敢肯定他平均每场比赛能拿下100分。”名人堂控卫、现尼克斯队现场解说员尔特・弗雷泽经常在转播席上如此大喊,在他看来,现在很多球员的运球无异于“瞬间移动”。“现在的球员在走步时做得越来越露骨。”弗雷泽说,“我无法想象他们怎么能不运球就跨越7米的距离。”

弗雷泽代表了绝大多数老球员的看法,但他们明显影响不了现役的裁判和球员们。

博尔加的亡父希德・博尔加是NBA最早的裁判之一,在联盟中执法20余年,一直做到裁判总监的位置。出身裁判世家的博尔加本该是篮球规则最坚定的捍卫者,但他却成为了勇于“吃螃蟹”的人。

“你可以带部微型摄像机去任何一场高中篮球赛。”博尔加说,“把比赛拍下来,回到家里用慢镜头回放一遍,我敢打赌你会看到许多走步的画面。接球后跨两步对许多球员而言已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动作,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走步,因为这已经是条件反射的肌肉动作。”

事实上,“接球走步”古来有之,不论是鲍勃・库西还是“魔术师”约翰逊,都有这种坏习惯,有大量的历史比赛录像为证。不同的是,以前的球员走步是在不经意间做出的,而现在的一些球员把这种违例的动作变成了一种技术,他们把多跨一步的杀伤力发挥到了最大。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有的球员甚至能不运一次球就从三分线附近持球移动到篮下,同时逃过裁判的哨音。

既然接球后跨两步已经成为全世界篮坛的一种共有现象。与其抗拒这种现象,不如索性接受它。基于这种想法,博尔加提出了他修改方案:“我希望把接球后走两步变成一种合法的动法,这样一来,裁判的工作会变得简单些,同时也杜绝了很多更出格的违例动作。”

不论一步还是两步,三步还是四步,只要大家都在同一规则下打球,而且比赛不失精彩,这就足够了。不是吗?

上一篇:榨干天才 第15期 下一篇:路西法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