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击破,全面提升

时间:2022-10-01 04:33:52

摘 要:最近几年,国内的素质教育发展很快并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要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还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实现学生对问题的多方面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小学的数学解题为研究对象,对其方法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题

研究资料显示,解决问题经常使用下面两种方法:第一种,算法策略,这种方法从刚开始解题到最后计算出答案,整个步骤都是特定的;第二种,启发式策略,这种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解题经验,解题者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最终计算出正确答案。当前推行的新教育模式就是以启发式解题策略为主,现在很多小学也都在提倡和推广这种解题方法,不仅能够启发学生,开阔其视野,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一、启发引导,学生在自我提问中掌握解题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提问的能力,数学教育也是如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例如“你怎么看这道题?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还没有其他的方式?你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还能不能找出更好的方法来解答这道题……”老师通过多个反问,提醒学生要进行反思,通过提问和分析找出数学问题的答案,这个策略就是“自我提问”,该方式能够在认知和探究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一个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服装共500件,甲每天生产6件,乙每天生产8件,如果甲、乙同时生产几天可以完这批服装?请列出综合算式。分析解答:通读题目要求后,学生列出500÷6+500÷8与500÷(6+8)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呢?如果学生认为两个都是正确的,老师也不要给出评价,可以先让学生计算出两种算式的结果,然后再相互比较。进行小组交流和全班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出两个算式结果不同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会明白500÷6+500÷8是不正确的,而且搞清楚了500÷6+500÷8与500÷(6+8)之间是不可利用分配率互相转化的。分析该教学案例,我们会意识到,如果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的错误是无意的,老师也不要简单地指出来,或者要求学生进行改正,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检查和判断,发现答案不一致后,老师还要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多个角度出发,最终找到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

二、一脉相通,学生在知识关联中明白解题方法

作为自然科学之一,数学对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要求都非常高,

表面上看,每一个知识点都不相同,实际上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在课堂教学时,有的知识点用语言表述则难以清晰地描述,这时老师可以利用以前教的知识,把问题分开,使其变得简单,方便学生理解,有助于学生接受和计算答案。

举例说明,在分数乘法意义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设计了一道题目“一瓶水的重量是400克,4瓶水加起来的重量是多少?”学生很快就计算出4瓶水的重量是1600克,他们的解题思路就是400的4倍,接下来我又出了一道题目“一瓶水的重量是400克,半瓶水的重量是多少?”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半瓶水的重量是200克,计算方法是400的二分之一。我继续出题“一瓶水的重量是400克,四分之五瓶水的重量是多少?”有了刚才的两道题目的练习,学生意识到应该是400克的四分之五,也就是400的一倍再加上0.25倍,最终计算出答案是500克,原本看似困难的问题,这样一拆分就简单多了,学生的思路也清晰了,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把复杂问题变简单的解题新方法。

三、深入剖析,学生在纠正错误下领悟解题精髓

加强训练,提高学生对错误的反省能力是解题的重要步骤。习题计算出答案之后,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对结果进行分析,反省整个学习过程,目的是“强化成功,纠正错误”。作业每天都要做,但计算出的答案却是不同的,所以,每天对作业进行反省也是学习的重点,而作业反省主要是“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你能否自己纠正错误”。

在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思路和方法直接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解题,学生能够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而且任课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题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让学生面对复杂的题目也能保持头脑清晰,认真分析题目的含义,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为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敏,吴宝莹.数学解题策略的探索与研究:话说“艺高人胆大”在解题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研究,2012.

[2]王曙升.4~6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学生数学应用题阅读理解特点及眼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

上一篇: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