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的栽培技术及营养和药用价值

时间:2022-10-01 04:12:15

枣树的栽培技术及营养和药用价值

摘 要:枣原产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枣具有独待营养价值,被称为“维生素C丸”,并具有药用价值。枣的栽培技术应注意选地建园、土壤管理、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应防治枣疯病、枣绣病、枣炭疽病。

关键词: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营养价值

中图分类号:S662.9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8-0058-02

1 引言

枣果味美,营养丰富,含糖量居各类果品之首,鲜枣含糖20%以上,干枣含糖60%~80%。枣的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柑桔10倍,高于苹果80倍,是梨的100倍,维生素P的含量亦极为丰富。此外,枣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铁、钙、磷等身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把枣视为重要的滋补品和中药,民间有“天天吃三枣、 一辈子不见老”、 “五谷加红枣,胜过灵之草”的谚语,高度颂扬枣的食补和药用功效。

枣原产我国,已有5000余年的栽培历史。虽然日本、美国等国也有零星栽植,但都未进行商品栽培、唯有我国进行广泛栽培,并作为重要的特产果树。

2 枣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2.1枣的营养价值

鲜枣营养丰富,含有比一般水果高1倍多的糖分及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铁、磷、钙等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能。

枣是中国特有的果品,富含营养和药用物质,含有诸多营养物质、多种微量元素和保健成分,具有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鲜枣的发热量为107kcal/100g、蛋白质1.2%、脂肪0.2%、粗纤维素1.6%,含糖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达10%~40%,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更是水果中的佼佼者,是橘子的13倍,苹果、葡萄、香蕉的60~80倍。因此,枣果被人们称为“维生素C丸”。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故枣又有“天然维生素”的美誉,是天然的美容食品,还可益气健脾,促进气血生化循环和抗衰老及缓解药物的毒烈之性。

枣亦果亦药,历来深受人们的钟爱,被列为“五果之王”。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大枣列为上品。大枣之所以为“五果之王”,是因为它丰富的营养成分。每百克鲜枣中含维生素C380~600mg,有人称之为“鲜活的维生素C丸”,且鲜枣的维生素P的含量在水果中也不逊色。维生素P能健全人体的毛细血管,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大有好处。枣除含有上述成分外还含蛋白质、脂肪、有机酸及人体所需的铁、钙、磷等微量元素。

2.2 枣的药用价值

枣不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蛋白质、脂肪、糖、抗环血酸、钙、铁、维生素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载:“大枣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随居园饮食谱》中载红枣“鲜者甘凉。刮肠胃,助湿热。干者甘温补脾养胃,滋营充液,润肺,食之耐饥。......以北产大而坚实肉厚者,补力最胜。”枣仁可作兴奋剂,炒黄后又可作镇静剂,有安静、养心、敛汗、健胃、消食等功效,树叶、树皮、树根也可以入药,枣常被中医作为药引来用,有“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枣”、“每日吃三枣,七十不显老”之说。

3 枣的栽培技术

3.1选地建园

枣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不论砾质土、沙质土或粘质土,酸性土或碱性土都可栽培。由于枣的根系伸展范围宽,建园时仍以沙质土或砾质土,能避风向阳、日照充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土壤建园为好。适度密植,苗木栽前要挖宽、深各0.8m的栽植沟,表土与心土分放,坑底铺15cm厚的秸秆,株施农家肥20~30kg,与表土混匀覆于秸秆之上,最后盖心土、拍实,选用生长较好苗木栽植。早春栽植或晚秋栽。

3.2土壤管理

从栽后第一年起,每年秋在枣树落叶后深翻一次园地,每株施有机肥10~15kg、磷肥1.0~1.5kg,深翻深度控制在25~30cm。以免伤过多根系。栽植第2年,在3月中旬,7月上旬每株穴施尿素0.2kg,以后随树龄增长增加施肥量。幼树进入结果后,从花蕾形成到果实膨大期,每隔7~10d叶面交替喷洒1次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和微肥水溶液。

3.3整形修剪

栽植后可定干于30~40crn,对2次枝轻短截,及时抹除基部萌生的幼嫩枝芽。按主干疏散分层形整枝,树高控制在2.5m以下,留6个主枝,基部3个、中部2个、上部1个。干高40cm,层间距50cm。基部3主枝的第2个距地面30~40cm左右,各主枝间距30cm左右。第2层与第1层间距50cm左右,主枝间距35cm左右。第3层与第2层间距400cm左右。基部每1主枝上选留3个侧枝。第2、3层主枝各留2个侧枝。对幼树的修剪时应少疏枝,轻剪枣头发育枝,重点培养主、侧枝,尽量保留2次枝,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

3.4花果管理

在头年冬或来年春整形修剪的基础上,对主干和2次枝枝上萌发的枣头随发生随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座果。当枣吊长至20~25cm时摘心,花期进行环割,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时,在08:00~10:00或17:00后对树冠喷10~15mg/L的赤霉素或30mg/L的防落素,可以提高座果率。

4 枣的病虫害防治

4.1 枣疯病

一般于开花后出现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造成枝叶丛生现象。该病主要通过嫁接传染,蝉类也是传播媒介。

防治措施:①彻底挖除重病树及其病根和病根孽,修除病枝并集中烧掉。对轻病树落叶前剪去病枝,萌发前在分枝基部进行环剥,防止病菌原体随树体养分运行并用四环素、土霉素(1000万单位)等注射或灌根。②培育无菌苗木。③选用抗病品种和砧木。④育苗时接穗和嫁接工具用1000mg/L盐酸四环素浸泡30min消毒。⑤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体抗病力。

4.2枣锈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背散出淡绿色小点,渐变淡灰褐色,以后病斑突起呈黄褐色,即为病菌的夏孢子堆,在与夏孢子堆相应的叶表边缘发生不规则绿色小点,使叶面成花叶状,渐失光泽,最后干枯脱落,常在每年多雨季节的6~8月发病。防治措施:①冬季彻底清除落叶,集中烧掉或深埋,以消灭菌源。②7月上旬-8月上旬发病高峰期各喷1次1∶1200倍波尔多液,以控制病害发生。发病期亦可喷1000倍粉锈宁。

4.3枣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枣吊(结果枝)、叶片等绿色器官。果实染病后,果面最初出现淡黄色小渍状斑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中间凹陷,后期病斑进一步扩大连成片,造成果实早落。叶片受害后变成黄色而早落,有的呈枯焦状悬挂枝头。初侵染从花后幼果开始,白熟期至成熟期高温高湿引起大发生。

防治措施:①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枯枝老枣吊的残果等,以减少病源。②在枣果进入白熟期,喷75%百菌清800倍液2~3次(10d1次),也可结合防治早锈病、枣锈病,喷1∶2∶200倍波尔多液。

5 结语

枣果是我国独产果品,中国的大枣生产居世界领先行业,新品种的大枣以果个大、品质佳、产量高,已慢慢得到国人的认可,人们注重饮食文化的同时,更看重了大枣的独特营养价值。市场上供不应求(1998~2002年,新品种大枣市场价格在每kg30~80元),并开始出口国外。中国加入WTO,为大枣的出口创汇创造了条件,也会给果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大力发展枣业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大枣生产极俱潜力。

参考文献:

[1]周俊文.石家庄市枣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作业历[N].河北科技报,2006,6.

上一篇: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现象探讨 下一篇:生态设计理念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