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圣德:“创一代”电商转型

时间:2022-10-01 03:32:17

胡圣德:“创一代”电商转型

“我是真正的第一代自己创业的,其他的我认为都是假的。”胡圣德26岁开始创业,到今天整整20年时间。在他看来,真正的创业第一代都是自己这个年龄,再年长一些的,多数是乡镇企业、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原本就有基础,不算真正的“白手起家”。

与上世纪90年代下海的创业者一样,从事传统制造业的胡圣德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凭借着为Hello Kitty、迪士尼代工制作梳刷产品成长起来的他,计划将自己1万多平米的厂区改造成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产业园区,向第三方服务机构转型。

电商情结

胡圣德最开始对电子商务产生兴趣,源于几次出国时的消费经历。

在国外,经常能看到非常实用、精致而且不贵的生活用品。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中国制造的,但在国内,却反而很难买到。这其中固然有消费习惯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在销售环节中的一些障碍限制了外贸制造企业对国内消费者的供应。

胡圣德的一个朋友,如果在国内的家乐福开直营店,每年预计有两千万的收益,但思索再三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便是因为中间环节费用不可控等问题。

而电子商务则给外贸企业产品内销提供了新的机会,这是许多外贸企业开始纷纷转型的原因,也是胡圣德电子商务感兴趣的契机。

因此,得知有两家电子商务企业想要租场地的时候,原本不太愿意出租厂房的他欣然将两人请进办公室,并在其后经常找这两位电商企业家聊天,以增加自己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当时的胡圣德只是想自己做电商,让自己企业生产的梳刷产品能够直接到达国内消费者的手中。

而去年“双十一”电子商务的巨大斩获,让他沉思了一个月。最后他想明白了,电子商务是转型的必然方向,任何企业都无法逃避。

在和圈子里的老板们交流的时候,胡圣德发现如今传统企业的老总大多都意识到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转型,很多人并不清楚。针对电子商务的培训则是良莠不齐,传统企业的老总往往无法在培训中学到真正需要的东西。

因此,他兴起了转型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念头:“这种时候,打造一个电子商务的集聚地,引入成功的模式,让企业家们看到更多成功的案例,这很重要。”

打造电商样板区

胡圣德做了一个三期的计划,第一期项目的体量三万多平方米,预计五月份开园。第二期在2014年年底,第三期则会在三到五年之后启动。

他计划将一期打造成一个精品工程,并且重点以跨境电商作为园区的定位。一方面,针对转型的传统外贸企业,引导他们做电子商务;另一方面,引进一些创新型的电商企业,做出一些样板项目,来吸引潜在的客户。上海飞马旅的“星驹企业”之一的大嘴外教网,在了解了胡圣德的规划后,已经决定将总部设在跨境电商园区里。

而一些缺乏长期打算和品牌意识的电商企业,则被胡圣德挡在了门外。比如有一家做电商却不打算去工商局注册的企业。“第一期还是需要让别人看到榜样作用的。”他如此解释道。

一期的园区预计入驻五十到七十家企业,在没有任何招商和推广的情况下,已有十二家以上的企业确定入驻。

随着去年9月宁波成为全国第四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宁波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路线愈发清晰起来。一系列针对电子商务的优惠政策也非常诱人,这使得宁波的电商氛围变得愈发浓厚。

一方面,政府希望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支持,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电商企业需要第三方服务与良好的氛围,形成聚合效应。许多以电子商务为主题的产业园应运而生,成为孵化电子商务企业的重要推动力。

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主题的产业园并不鲜见。在杭州建立的首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拥有一体化的便捷服务,园内的企业可以享受贯穿于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等之间的一整套服务。

相比于这些政府主导的大项目,胡圣德的产业园则更偏重于服务平台的建设。在争取政策优惠的同时,通过引进专业的服务机构,来为园区内的电商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是高新区第一个提出要做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的,当时也有很多人跟我竞争,但领导听了他们的想法后说:不对呀,你的想法跟胡总差远了!”在胡圣德看来,自己做电子商务的服务平台,优势就在于已经完全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因此,平台和起点会比其他人更高。

相比政府主导的产业园,“创一代”出身的胡圣德更了解企业家真实的需求,能够把服务做到极致。对于自己对电商的认识,他充满了自信。

做李开复、袁岳的事

而服务机构的引进,胡圣德主要通过与一些专业的电商服务供应者的合作来实现。比如即将入园的曹欢,便拥有电商一体化的服务团队,在培训及投资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方面,在园区落地的企业可以交给曹欢来代运营、培训和咨询;另一方面,后者也可以通过在电商培训业务中的推广,将自己的学员介绍到跨境电商园区内。

此外,胡圣德多次来到上海的E3131电子商务创意园区“取经”,并与飞马旅等机构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希望将上海已经较为成熟的一套服务模式引入到宁波,为传统外贸企业转型提供良好的支持。

“即使你没有什么经验,到这里来创业,我也会提供配套的服务,让你能够把电商做起来。”在胡圣德看来,他最大的优势在于20年创业经验。这些长期积累的经验,使得他做出的跨境产业园区绝不只是一个办公的地点。

一个商谈入园事宜的年轻创业者已经得到了胡圣德的创业指导。在与这位创业者交流后,胡圣德迅速发现了这个创业计划中的问题――给工程师和销售的股份太少(分别是20%与5%),从长远看来存在着不稳定的隐患。

“交流之后,他很认可我的观点。帮他解决了问题,那么这事儿一定会成。”胡圣德自信地说道。

另外一个案例是一位老板替自己儿子寻找创业的地方。胡圣德向这位来访者承诺,自己可以帮助他儿子做大。凭借这个,他顺利谈下了这位客户。

“我觉得,李开复能做的事情,袁岳能做的事情,一部分我也能做。而且有些事情我做起来,会比他们更有经验。” 胡圣德的信心来自于他二十多年工厂的经验。在他看来,做过工厂的人,经历过各式各样的考验,只要有了决心和思路,做什么都是不怕的。

他经常参加一些年轻的创业者组织的创业聚,分享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经验,一方面扩大了园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帮助了创业道路上的后来者。

另一个吸引胡圣德参与这类活动的原因是,他希望多跟年轻人在一起。“互联网的思维是年轻人才有的,因此,这次做园区的团队,几乎全是年轻人。”

保持年轻的秘诀

“年轻人取代老一代的人是必然的,自己的经验藏着掖着不和年轻人交流,他们也一样会超过你。”胡圣德认为,自己有的一些好的东西,一定要和年轻人分享与交流,通过交流,别人进步了,自己会进步得更快。

他也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年轻人不会仅仅因为你的阅历而尊敬你。要想保持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自己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才能分享给别人。

他认为,许多成功企业家的通病就是形成了固有的生活模式,平时就聊聊天,打打牌,吃吃饭,搓搓麻将,最多锻炼锻炼身体。日子过着挺好,就不怎么有动力去学习,也不想去吸收新的东西。

胡圣德相信稻盛和夫的话:一个企业家从始到终一直保持创业阶段的工作激情,保持这种积极的态度,企业一定会做强。

在他看来,自己年纪还算轻,和国外打交道也比较多,生活态度和习惯都比较好。

尝试新的事物,带领企业转型,其实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创新自然会有困难,但在胡圣德看来,困难本来就是不断出现的,指望解决了某个大困难,之后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困难是一定可以解决的,面对困难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敢拼、爱拼的甬商精神是传承在胡圣德的血脉之中的。胡圣德的父亲13岁时,拿着家里给的1块钱出去做生意,第一件事就是分出其中2毛,先买了些东西吃了个饱,剩下的用来做生意。

而胡圣德的外公在他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对他说,不用怕竞争,一条街上都卖和你一样的,你也照样做就好了。

胡圣德喜欢开车,一辆奔驰开得又快又稳。偶尔坐司机开的车,也常常“越俎代庖”,指点和批评司机的车技。前几年创业的时候,胡圣德经常对朋友说,就算创业失败,大不了去开出租车:“哪怕我现在什么都没了,去开一辈子出租,生活也会很开心。”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胡圣德这二十多年的经验带来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呢?他自己认为,别的什么都没有,就是悟透了一些道理。在他看来,把道理悟透,把事情想清楚了,就一定能做好。

这个道理说出来很简单,那就是重视口碑,着眼于长期的利益。

“进了产业园,我先让别人赚钱,别人赚了钱我再赚,我赚多少他们说了算。”据胡圣德所说,以目前的租金,园区是没有盈利的,只能做到收支打平。他的想法是,如果园区内的客户享受到了政府的优惠政策,那么园区方再向客户额外收取一笔费用,保证入园的电商企业能够有所收获。

再过半年,园区附近的地铁一号线将会开通,步行至地铁站需要20分钟左右。胡圣德计划买个面包车作为穿梭巴士,在园区和地铁站间来回运人。算上司机的薪水和折旧的费用,这样的服务每年大约花费十万元左右。是否通过收费坐车来打平一些成本,胡圣德还没有想好,他更倾向于将这项服务免费提供给园区内的企业。

“有些园区,快递公司到园区做生意,也要问别人收钱。我觉得这样不好,虽然快递公司会愿意出钱,但这样园区的口碑就坏了,这对园区内的企业并不是什么好事。”他认为, 自己这样做短期虽然看不到利益,但长远的利益是惊人的。所以,首要的是把服务做好,服务做到位了,利益自然会上门来。

这种想法,与“将产品做到极致,之后再考虑盈利模式”的互联网思维如出一辙。而胡圣德表示,他在悟透这个道理前,并没有去看马云、看那些互联网巨头的观点。这些关于互联网的道理,他完全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互联网里的商业可能性是个无底洞。因为它不是一个产业,而是对人整个生活习惯的颠覆和改变。”

这些“服务”,不仅仅是针对客户的,员工同样也需要“服务”好。

胡圣德在做制造业的时候,经常与员工进行交流。在他看来,带团队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定要经常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吃饭,喝咖啡,聊聊天,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核心人员则要一个月单独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借此可以了解到这些核心成员目前的状态。

“如果手下人能力很强,到了可以自立门户的时候,你不让他看到希望,那就违背了人性,他是一定会走的。”胡圣德表示,他对团队的承诺是,只要手下人能够独当一面了,就出钱开公司让他来当老总,而且把主要的股权让给对方。

在胡圣德的规划中,他的园区将会有绿化、健身、餐厅、公共会议室、咖啡吧,还会有电商非常需要的摄影取景地。这将是一个连接政府、电商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平台,能够在宁波电商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因此,胡圣德将原有中发制刷有限公司的传统制造业务统统交给了弟弟打理,全力投入到园区的建设当中。

“电商的问题,我已经想得非常清楚。做不好,是不可能的事。”尽管园区还只有雏形,但胡圣德对于未来的前景,非常乐观。

上一篇:梁建章:重掌携程周年纪 下一篇:车来了:“公交神器”玩转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