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时间:2022-10-01 02:17:57

摘要: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橡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橡胶需求更是不断增加,而我国适合种植橡胶的地方不多,海南是我国的橡胶生产的大基地,也是海南经济农作物之一。针对提高橡胶的产量提出病害防护是一项保证产量的有效措施。从自然病害、橡胶白粉病、炭疽病、根病、白蚁等方面,对橡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橡胶;病虫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9-0079-03

1 引言

天然橡胶是海南省农业生产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一个传统支柱产业,而橡胶树病害是橡胶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橡胶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5%。因此,橡胶树病害的研究和防治向来都受到植胶国的重视,并且在一些橡胶树主要病害的防治研究和开发推广上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过去的生产防治没有从整体上对橡胶病害进行综合治理,多数病害没有预测预报的方法和防治指标,防治带有盲目性,因而常常出现用药多、成本高、防效差,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都偏低等情况。胶树病害有叶面病害,茎、枝干病害,根病,虫害及动物危害,另外还有胶树的风害及寒害。本文主要对橡胶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希望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

2 自然条件的病害

2.1 风害树处理

中、重风害地区,从幼树开始合理修剪成均衡、疏朗的抗风树型可以最大可能减小台风带来的危害。风害树及时处理,淘淤、扶树、填洞、涂封锯口。适当选留萌生枝条,低部位萌生芽要围护。胶园防护林有降低风速、保护水土作用,是减轻风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2 防寒和寒害树处理

冬前因地制宜疏通林带,清除胶园高草、修除下垂枝、增施钾肥增加树的耐寒性。春季胶树萌芽后对寒害树进行调查,若发现冻伤等,应及时锯冻伤和干枯的枝干。用氯化钙溶液对拟防护部位刷洗,然后用膨胀倍数为75倍的聚氨酯发泡剂对拟防护部位进行喷涂,喷涂后对喷涂物进行外形整理。可以使橡胶树枝干在4℃及以上温度长时间免受低温冻伤,有效地保护橡胶树枝干,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因地制宜,做好浅松土、覆盖、淋灌水等防旱工作。另干旱季节注意防火。

3 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3.1 橡胶白粉病

白粉病是橡胶的主要病害之一,白粉病主要侵害嫩叶、嫩芽和花序,感病初期出现白色透明的菌斑,以后病斑上出现白粉,严重时菌侵染橡胶嫩叶,嫩梢和花序破坏组织正常生长,致使嫩叶绉缩、卷曲,严重时落叶、落花、树冠光秃,从而影响树木组织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为用硫磺粉、粉锈宁1 500~2 000倍,腈菌唑2 000~2 500倍,石硫合剂300~500倍,硫磺粉可用丰收-30喷粉机喷洒,其他药剂用压缩喷雾机喷雾,按比例兑水喷雾减少越冬菌源。其防效指标见表1。

3.2 绯腐病

橡胶绯腐病主要为害橡胶树枝条及茎干,通常发生在树干的第2、第3分枝处。感染病初期病部树皮表面出现蜘蛛状的银白色菌索,然后病部逐渐萎缩、下陷,显现灰黑色爆裂后流胶,最后显现出一层粉红色泥层状菌膜,树皮腐烂。一段时间后,粉红色菌膜变为灰白色,重病的枝干皮腐烂,露出本质部,病部上部的枝条枯死,叶片枯萎但不易脱落。绯腐病的防治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另外要加强胶园管理,雨季前砍除园中灌木、高草,疏通林带,增大通风透光度,降低胶园湿度。对于病部的处理可用利刀将病皮刮干净,然后将1:1的沥青柴油合剂涂抹伤口,以促进伤口愈合。绯腐病的防治药剂可用05%~10%的波尔多液,每15d喷1次,至病害停止扩展为止。

3.3 炭疽病

(1)症状。本病发生在叶片、嫩梢、胶果上。嫩叶感病后出现形状不规则、暗绿色的水渍状病斑,称为急性型病斑。病斑扩展很快,边缘常有黑色坏死线。严重时叶片皱缩干枯,很快税落。这种病斑在阴湿天气下较多。嫩梢、叶柄感病后,出现黑色下陷小点或黑色条斑。病斑初期黑褐色,扩大后整个嫩梢被病斑环绕,病部以上的嫩梢枯死,向下蔓延后,可使整株芽接苗死亡。

(2)防治方法。防治橡胶炭疽病的药剂很多,可用多菌灵800倍、百菌清800倍、福美双1 000倍、施保功3 000倍,兑水喷雾,均可防治橡胶炭疽病,但栽培上还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要措施。应加强抚管,增施肥料,排除积水,提高胶树和胶苗的抗病能力。及时开展化学防治,田间防治从30%抽叶开始,根据气象预报,如未来10d内有连续3d以上的阴雨天或大雾天气,就要在低温阴雨天来临前喷药防治。

3.4 根病

乌石分公司南方管理区的更新工作自1996年开始。在更新过程中,最突出的病害是橡胶树根病,它影响着新胶园橡胶树的生长和橡胶种植业的发展。根病与胶园共生,随着胶园年限的增长其为害越来越严重。据调查,第2代胶园5年累计最高发病率达5.6%,与第1胶园30年累计发病率5~7%相比较,其为害趋势将是更大。因此如不做好更新胶园的根病防治工作,第2代胶园存在着比第1代胶园更严重的根病为害。

3.4.1 根病的为害情况

根病是影响橡胶树生长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主要为害橡胶树根系,使胶树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阻碍,生长和产胶受抑制。另外,胶树遭根病为害后,根系支持能力减弱,在台风袭击时,大量病树断倒,林相结构被破坏,单位面积株数减少,亩产量降低。根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为害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主要通过根系的接触蔓延传播。在幼树阶段,只是单株受害,损失较小;随着树龄的增长,根系交错接触,病害因而传播蔓延。从而形成病区,胶园受害越来越严重。胶园根病主要的侵染来源是垦前林地已感病的树桩或者是各种灌木等寄主。消灭初侵染源是预防根病的关键。

3.4.2 老胶园与更新胶园根病的关系

过去生产力水平低,资金缺乏,在开垦植胶地时多是采用人工开垦。由于清芭不彻底,残留杂树桩及树头较多,有时还不烧芭,只清除植胶带,将砍下的树枝、木块堆积于萌生带或埋入土中,这为病菌的繁殖和生长创造了条件,因而根病发生较严重。

在胶园的更新过程中,第2代胶园的安全和健康将受到第1代胶园根病情况的影响。在橡胶种植过程中,根病的病原菌也经历了从原生林和次生林带病的杂树桩,到第1代胶园的胶树,再到第2代胶园的胶树的传播、蔓延和为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生物的积聚作用,根病的病原菌不断繁衍积累,到第2代胶园,根病的病原菌群体的数量,接种体潜势都将比第1代胶园更多更大,因而第2代胶园受到根病的为害将比第1代胶园严重。以此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第1代胶园和90年代的第2代胶园的根病发生情况作比较,结论是随着植胶历史的发展,胶园根病的发生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3.4.3 常见根病症状与防治

根病是为害橡胶根系的传染性病害,常见橡胶根病有红根病、褐根病、柴根病。橡胶感染根病后,不管是红根病或是褐根病或是柴根病,根系的吸收能力同样受到破坏,养分和水分不能正常吸,橡胶生长受阻,表现出树冠稀疏,叶片变黄无光泽,甚至卷缩落叶,枯枝多,顶部叶片变小,蓬距缩短。红根病、褐根病,根部表皮粘着一层泥沙,不易脱落,感病根腐烂发出蘑菇味。3种病害的区分在于红根病洗净病根后可见枣红色菌膜,感病木质部腐烂初期显淡褐色坚硬,后期显黄色、湿腐,松软似海绵状,病根的皮部和本质部之间有一层淡黄色“腐竹状”菌膜。

(1)红根病。一般表现为树冠稀疏,叶片变黄,无光泽,甚至卷缩脱落;枯枝多,顶端叶片变小;叶蓬蓬距短,有时会出现胶乳产量不稳定,忽高忽低,并有流胶出现。病根的皮部和本质部之间有一层淡黄色“腐竹状”菌膜,这是红根病的主要特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褐根病。橡胶树感染褐根病的初期,其地上部分变化不明显,后期则表现为叶片萎黄下垂脱落。表皮亦粘着泥沙或石砾,凹凸不平,不易脱落。病情严重时,在根皮下的木质表面也能看到褐色“之”字线纹。根病发生与垦前林地植被类型、土壤、环境条件、开垦方式和栽培管理措施等都有关系。

3.4.4 防治措施

定期检查与处理。橡胶树定植1年后,每年5~6月和7~9月进行检查。对查出的病株,要及时处理,防止蔓延扩大。处理办法要根据不同根病种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单位,应尽可能采用药剂处理,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防治效果。无条件的则采购用传统人工处理办法。即挖、追、砍、刮、晒、管。挖即先把病株周围1m以内的杂草除净,锄挖土,露出第一轮侧根。追即沿着露出来的侧根,追踪病源。砍即将已病死的根砍掉,砍时在离病死部分5cm的健康根处下刀,刀口斜切,不要劈裂,伤口涂上黑油防止再次受侵染。刮即用小刀刮去未死病根表面的菌膜。晒即病根经上述处理后,让阳光曝晒,以杀死病根上残存的病菌。管即病根晒过后,用表土回穴,结合施有机肥,回土后要加强管理。

3.4.5 白蚂蚁

白蚂蚁为白蚁科,白蚁属土木两栖害虫,主要是枝叶打苞和危害橡胶树皮,使之成为死皮,也是橡胶主要害虫之一。防治方法为药杀法,即通过在白蚁蛀食的对象中喷入白蚁药物,使白蚁的身体粘上白蚁药粉,白蚁每天都将食料运回蚁巢去喂食其它品级的白蚁,身体粘上药粉的白蚁回到巢里时,其它白蚁发现它身体粘上不干净的东西,它们会用口器等帮助清洁。这时药粉就会传递给其它白蚁,导致整巢白蚁都中毒死亡。白蚁药粉主要成份有亚砒酸,灭蚁灵等。都是慢性的药物,一般施药后7~30d白蚁才全部中毒死亡。药杀法是最简单有效的灭治方法。灯光诱杀主要是对付长翅繁殖的,白蚁有喜光的习性,傍晚繁殖飞蚁会扑向有灯光的地方,同时在灯光下面挖一个水池,水池中注满水,水能反射灯光,使白蚁扑向水池从而淹死。

4 结语

天然橡胶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益,同时也为工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原料。提高橡胶的产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我国天然橡胶栽培科学技术的建立与发展有力的佐证。

参考文献:

[1] 黄贵修.橡胶树主要病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王 涓,白建相. 2004年河口橡胶树白粉病防治工作[J].热带农业科技,2004(4):36~3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梨小食心虫对永仁县黄花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梨的种植对土地充分利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