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效、常态的小学语文课堂

时间:2022-10-01 01:37:10

追求高效、常态的小学语文课堂

摘 要: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新课程 小语教学 高效 常态 策略

新课程改革正蓬勃开展,高效课堂达标活动让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教学有没有效率,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语文课堂教学关系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切实保证常态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充分准备,让每一分钟都行之有效。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发挥每一分钟的作用,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提高常态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事先都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进行充分的准备,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1.潜心与文本对话。教师要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揣摩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单元教材,要掌握其重点、难点;对于一篇篇课文,更是要潜心研究,确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只有教师与教材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心对话。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读懂教材。

2.充分解读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活生生的力量,要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有效性,必须仔细揣摩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境,删繁就简,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

二、以学定教,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切实有效。

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师安排的无用环节太多,如一篇课文,学生明明在课前预习时已读了四、五遍,有的老师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先整体感知的教学步骤,安排学生再一次地读课文,要求思考该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想再读的学生无奈只好又读课文。试想,为了了解课文内容,同一层次的读五遍与读六遍有什么区别?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讲主要内容,我想效果是一样的,这就白白地浪费了三、四分钟。再如不顾实际需要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演一演、画一画等,其实际效用在哪里?无非是歪曲了新课程理念的一些“作秀”而已。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些无用的环节上花费了不少时间,真正属于学生的有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因此,课前了解好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情定教法,剔除对学生学习无用的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简洁明了,让每一句教学语言都发挥效用。

1.精心预设提问语。相同的一个问题,如果提问的方法不够恰当,既会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也会影响学生答题的速度,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我去年在教学《献你一束花》时,打算从课文揭示的道理入手,设计了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学生回答的领域较广,针对一篇课文来说,答案是多种的,学生天马行空地说了很多,就是没有说读课文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我只好追问:“读懂了什么道理?”学生才说出了这个答案。今年再次教学这篇课文,我直接问:这篇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一下子就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节省了不少时间,后来的教学据此展开,精彩纷呈。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预设好问题,可以使课堂教学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压缩锤炼讲授语。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不要传统的教师讲授,讲授法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问题是作为老师该如何让讲授的语言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精讲、少讲,挤出时间让学生讲。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力争使教学语言简洁、不罗嗦,能课前设计的先设计好;其次,要转变教学思想,尽量压缩讲授时间,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四、关注发展,让每一次教学指导都卓有成效。

一堂课离开不了教师的指导,但不少老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光注重指导的过程,而忽视了指导的结果,指导了半天,看不见学生有什么进步,这类现象多发生在朗读指导上。朗读教学的有效程度如何,就是要看你指导的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没有提高。我们承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两课就能看出效果的,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有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朗读实践。但是,就一篇课文的朗读指导来说,教师安排了若干次的朗读训练,教师对一遍又一遍朗读的要求是不是逐渐提高了呢?学生的朗读质量是不是一遍比一遍有所提高呢?公开课上是很难看到这种提高的,因为学生第一遍朗读时的水平就已经很高,再想提高就很困难了,上公开课的老师也懒得去关注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只要能图个“书声琅琅”就心满意足了,听课者也不愿与之计较。不去关注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你为什么又要进行朗读指导呢?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积极开展和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的探索 下一篇:创设问题情境,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