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肉,不是核桃炒肉

时间:2022-10-01 01:10:43

核桃肉,不是核桃炒肉

核桃肉在《金瓶梅》中,是一道下饭菜,“用羊角葱‘火川’炒”。“火川”在各种词典里均未得见,我疑心是“汆”的通假字。

核桃肉和核桃有什么关系吗?我曾经吃过一家颇有名气的小馆子,菜牌上亦有“核桃肉”一味。当时饥肠辘辘,便点了来送饭。结果一上桌,奴家傻眼了――

乃是一盘炸过的核桃炒肉丝。

和我一样遭遇的还有梁实秋。他吃到的是“一盘炸腰花,拌上一些炸核桃仁”。这道菜想来不会好吃,梁实秋说得很诚恳:“软炸腰花当然是很好吃的一样菜,如果炸的火候合适。炸核桃仁当然也很好吃,即使不是甜的也很可口。但是核桃仁与腰花杂放在一个盘子里则似很勉强。一软一脆,颇不调和。”

所谓核桃,实际乃是一种花纹。所谓“核桃花刀”是也。我曾和大厨大董聊天,他刚入行时,跟着师傅学刀工,天天切腰花:麦穗花刀、梳子花刀、竹子花刀、核桃花刀、蜈蚣花刀……核桃花刀也称钉字花刀,切法是先用直刀剞上一条条平行的刀纹,再用直刀交叉成直角,剞上一条条平行的刀纹,不可切断,这样食物加热后,四角卷曲,颇似核桃。大董说,要练好这些刀法,没有别的诀窍,只是熟能生巧。那时候,小徒弟们都暗暗较劲,买20斤腰子,大家都抢着切,谁都想多练一下。

腰花是下水,属于贱物,陈寅恪读书时,把钱都拿去买书,日日吃炒腰花度日,苦不堪言。我觉得这大约因为北地餐馆不善制腰花,我在北京吃的核桃腰,总是过火而干硬,味同嚼蜡,还是江浙本地馆子做得好,嫩到极点,吃到嘴里却是没有腥气的。在四川吃过一味炝腰花,更是绝品,算是腰花里的异数了。

李娇儿生日吃的核桃肉,和腰花没什么关系,而是用核桃花刀处理的肉入水汆熟,然后与羊角葱爆炒。来北京之前,我从未见过羊角葱,出差去济南时,于路边店吃过一次,昏黄灯光下,见了点点嫩绿,有种喜上眉梢的暖,入口却是辣,伴着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倒很相宜。

后来才知道,羊角葱春天才有。在深秋时,人们将大葱捆好。一排排码放在屋檐下。当寒风刮来的时候,用草帘子盖上,一入冬就可以食用了。到了春天,老葱生芽,嫩绿的青葱弯弯的,好似羊角,这便是羊角葱。

羊角葱味道不算出色,却留下了一句著名的北方歇后语:“羊角葱靠南墙──越发老辣”。《金瓶梅》里,这句歇后语居然出现了三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乃是西门庆因为吴月娘雪夜祷告,夫妻重归于好。孟玉楼、潘金莲和李瓶儿凑了银子买了金华酒,“在后厅明间内,设锦帐围屏,放下梅花暖帘,炉安兽炭,摆列酒席”。好面子的西门庆看见“李娇儿把盏,孟玉楼执壶,潘金莲捧菜,李瓶儿陪跪”,非常开心:“我儿,多有起动,孝顺我老人家常礼儿罢!”金莲心里有气,于是嘴快插嘴道:“羊角葱靠南墙──越发老辣!若不是大姐姐带携你,俺们今日与你磕头?”

不独西门庆爱,这样聪明的金莲,我也喜欢。

上一篇:基于人为因素的安全管理人才选拔对策研究 下一篇:松开握紧拳头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