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及改革举措

时间:2022-10-01 12:49:03

论高校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及改革举措

【摘 要】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剖析了当前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症结,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秩序的维护和师资培训等角度提出改革高校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举措。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举措

当前在我国高校的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位、唯知取向仍占据主宰,导致了诸多教学症结的出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最大限度激发课堂教学的效能,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高校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存在误区

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在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单向度传输为主,缺乏启发式教学”、“侧重知识传授,忽略人格教育”、“侧重教学形式,偏离教学实质”等几方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能的充分发挥。

1、单向度传输为主,缺乏启发式教学

在当前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机械依循教材内容,照本宣科,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教师成了知识传输器,学生成了接收器,削弱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2、侧重知识传授,忽略人格教育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在目前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以逻辑性和理性遮蔽了教学内容中应有的情意成分,遗失了人文内涵,不能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和道德品格的培育与提高。据相关资料统计,当今不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心理状况都存在一定缺陷,如诚信缺失、心理承受力薄弱等,这与高校教学“侧重知识传授,忽略人格教育”的欠缺有一定关系。

3、侧重教学形式,偏离教学实质

部分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的精力主要放在教学形式的多变。例如把课件制作得极富感染力,大量使用游戏教学法、电影教学法、讲故事等方法,过于追求趣味性和观赏性,虽然表面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实质上并未与本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未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不利于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论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

在当前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存在着与时代脱节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的调整与更新。但目前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依旧因循旧版教材,多年使用同一本讲义,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脱节。部分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参与的兴趣,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考试只注重知识点的考核,不重视操作技能和创造能力的考察。“背记教材”的考试方式消泯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此外,“重科研,轻教学”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在制度方面的症结之一。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重视科研,将教学置于次要地位。由于科研课题往往能得到国家更多的财政支持,有利于教师的和职称晋升,教师常为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攻关而奔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专业前沿讯息,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教学内容兼具基础性与开放性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更新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才能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依据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与当前的社会需求进行适时的调整与更新,做到基础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所谓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指的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涵括的的知识点进行授课,不能脱离这一基本教学内容随意发挥。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为学生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一方面是指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同时结合学生对课程的接受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将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需密切关注本专业的发展动态,透彻了解当前教学形势,将经过实践验证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教学与科研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此外,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课程的消化程度,依据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得到潜能的充分发掘。

教学内容开放性的另一重含义是指教学内容应具备全球化视野和超前意识,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教学内容应具备全球化视野,使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世界范围内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从而能够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观察和解决问题。此外,教学内容应具备面向未来的超前意识。教师应通过社会实例将本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和不足之处告知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调动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独立见解和创造性解决方法。卡尔・罗杰斯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他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方法。罗杰斯认为,人在自我实现力量的推动下,隐藏的创造潜能就会充分释放出来。以罗杰斯这一观点为启发,高校的教学内容应紧随社会实践和时展,将教材知识定位在透视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上,从社会实践中提炼典型案例,促进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多种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方法的互补与整合

1、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协同互补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本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潜心探索教学规律,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有效利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例如近年来在高校教学中逐渐普及的的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与系统,大大减轻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重荷,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的知识与信息接收平台,有益于学生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激发。需要指出的是,在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亦不可偏废。板书、模型、幻灯、挂图等传统教学媒介在当今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仍能发挥积极作用。例如理工专业的数理推导,教师可通过板书形式将推导步骤和思路逐一展示出来,并能及时修改补充,可弥补多媒体课件灵活性不足的缺点。

2、建构互动型教学情境

互动型教学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平等对话,课堂教学从而真正成为师生之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较之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模式,互动型教学具有开放、平等、立体等优长,更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完整人格的塑造。具体而言,互动型教学情境应具备以下特点:

(1)启发性。教师应联系社会生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求异与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可就某一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提出不成熟的意见,以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辩证思维的发展。

(2)开放性。高校教学的传统授课方式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削弱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之相比,互动型教学情境将教学过程变封闭为开放。教师从现实生活中精心选取与教学内容异质同构的话题,让更多前沿信息进入课堂,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趣性。相对中学而言,高校的课堂情境更富有逻辑性与探索性,但同样离不开形象性与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对话内容应与大学生求新求异、崇尚理性与反思的心理需求相适应。教师应从社会现实中提炼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实例,以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在教学用语的使用中,教师应注重书面语与生活化用语等多种语体的交错使用,以引发学生课堂交流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人格建构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使学生不断超越现有生存状态、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师生对话层次的优劣制约着大学生人格形态的生成。因此,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内容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认知能力和价值系统相契合,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人格层次的提升。

(三)维持宽严相济的教学秩序

与中学相比,高校课堂氛围具有民主开放的特点,有益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激活。但与此同时,教师应把握好课堂民主开放的程度,既要防止宽而无边,又要避免严而无度,切实营造既组织有序又舒畅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教管并举,既及时制止扰乱课堂秩序的言行,同时又要兼顾高校教学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教育为主、批评为辅,在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时,不能太过严厉生硬,以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对大学生而言,亦应提高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创造性学习,自觉抵制功利主义与浮躁思想的侵扰,珍惜课堂学习时间,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

(四)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培训侧重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少高校教师除了在岗前培训中短暂接触过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外,大多数时间与教育科学技术的积累是脱节的。也正因此,一些高校教师虽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但其基本教学能力却达不到高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缺乏“传道”之“传”的能力。与中学阶段相比,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有其特殊规律,高校教师须娴熟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原理与方法,潜心探索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收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校方应加强对高校教师教育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其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再有,各院系还可以学科为核心组建学习型团队,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专家为教师授课。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个案分析,既能提升和强化科研氛围,又可强化教师的教改意识。督促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进而提高教学能力。

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动态概念,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对我国高校而言,若要弥补当前课堂教学的不足,须在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秩序的维护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改革举措,以切实提高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适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丘林.高校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 [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9年第4期第30卷.

[3]殷文.从微观层面看全面质量教育的可操作性[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8月第13卷第4期.

[4]张新.关于运用创新教育进行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研教改,2009年第06期.

[5]赵智.大学生思维特点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J].周末文汇学术导刊,2006年第1期.

上一篇:影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命题不是词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