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有尽而意无穷

时间:2022-10-01 12:47:22

前人评说诗文,有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余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论,原本说的是文章“言”与“意”的关系,但同样也可以用来说文章的结尾。一篇文章的优劣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意蕴。结尾,正是体现文章意蕴的集中之笔。倘能真正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即使是一篇言辞简短的文章,也会有“一篇终了,令人惘惘依依”的效果。

能使结尾产生这种表达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适当选择:

心灵留白式 在记叙文或散文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用心理活动作为文章的结尾。比如,在一篇名为《五两饭票》的文章中,作者是这样收尾的:“我捧着这五张湿漉漉的饭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直想掉泪。”又如,在一篇写父爱的习作里,作者这样写道:“看着父亲已经略显佝偻的背影,我的心里酸酸的。以前,我总以为父亲不爱我,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心灵的留白,可以用自己的感动去感动他人。

景物渲染式 我们在电影的结尾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镜头渐渐拉远,人物渐渐淡去,留在镜头里的,往往是一片蔚蓝的天、一片绿色的草,或是铺满落叶的树林。于是,观众的泪水悄悄地落下来了,感情也得了宣泄。我们在作文中同样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例如,一篇名为《让心灵的天空放晴》的作文是这样结尾的:“泰戈尔说过:‘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回首天边,是一轮灿烂的红日,一群飞鸟正悠然地划过天际,我感到自己心灵的天空已经放晴了。”这不是一种意犹未尽、情犹未了的感动吗?

以上两种结尾更多地适用于记叙类的文章。而在议论之中,我们更需要的是有力的“豹尾”。如何能使“豹尾”有力,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

类比概括式 请看下面这个结尾:“鱼离开了水就会死去,花离开了大地就会枯萎,生命失去了灵魂就没有了意义;那么同理,一篇文章没有了精神的支撑就会暗淡无光、索然无味。所以要成文,必须先成人!”用一组类比构成排比或对偶作为文章的结尾,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

引用总结式 引用的文字大多精彩而凝练,用引文来收束全文,既可以增强文章的文采,又可以增强文章的哲理性。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推开另一扇门,就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天空。”有了引用的篇章,文章是不是精彩了许多?

问答启发式 在一问一答中,推出文章的点睛之笔。例如:“我们难道不应该做生活中的浪花吗?不,年轻人都要做,这样才能显出生命的本色。做一朵勇敢搏击的浪花,让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呼吁号召式 这是我们用得最多也是最顺手的一种方式。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篇文章写下来,不是为了空谈,而是要有一定的社会教化意义。所以,议论文的结尾应当多联系实际,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某种现实问题发表意见,发出呼吁。比如:“为世界奉献一点爱吧,世界会因为你的奉献而更美丽!”“朋友,让我们克服自卑,放下自负,以自强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呼吁号召式的结尾,更有语言上的延伸力。

总之,好的结尾就应当像两个标点符号:其一是惊叹号,铿锵有力、戛然而止,为文章的结尾奏响一个震撼人心的音符;其二是省略号,意蕴深远、含意隽永,此情绵绵无绝期。无论是哪一种,都能在读者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催人警醒、促人深思,让人体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上一篇:不学诗,无以言 下一篇:点击大师 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