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设计浅析

时间:2022-10-01 10:19:31

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民航的迅速发展,为了维护民航运输的安全和发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逐渐得到应用和进步,系统随着民航的发展逐渐得到优化。本文从民航通信导航系统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系统设计优化的方案。

【关键词】航空通信导航 民航安全 通信系统设计

一、引言

民航运输,肩负着我国日益增长的居民出行运输重任,民航的空中安全管理成为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然,利用通信导航系统晚上安全航行,提升安全预警机制,不仅仅关系着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也与地面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借助精确的民航和及时通信导航系统杜绝空难事故的出现,是民航安全管理局的首要任务。如何优化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使用操作,传输精确的数据,实现预警空中事故的发生,对于建设安全民航空中运输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概念

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是包括通信联络、组织调度、协调作业指挥控制等。导航主要是引导航班的近进引导、进场着陆等,导航有地面、空中、机载涉及的区域。主要的操作是运用有线、无线通信设备,时时传递数据信息,保障沟通顺畅,飞行过程中能按照塔台及控制中心的调度指示完成安全航行,并且保障地地通信、地空通信的安全畅通运行。

三、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

3.1航空通信受到干扰影响安全运行

我国地面卫星发射塔台、地面基站的数量逐渐增多,会出现相互干扰、带外干扰和同频干扰等,影响民航的航空运输。尤其是无线电设备、飞无线电设备的电磁波影响,会给民航运输中正常数据的分析和传播带来影响,造成传播的偏差,导致民航空难事故的发生。

3.2运输流量大影响实时监测数据传输

民航运输的迅速发展,全国同一时段不同航线飞行的航班越来越多,地面枢纽终端主要是通过雷达来管制流量较大的机场、区域。我国大部分高空、中低空管制区配备了二次或一、二次雷达检测实时数据。在航行的情报上,自动化的航行情报系统,在面临航行高峰期时段,仍然不能满足中控枢纽终端雷达的实时数据传输,造成部分民航行航班因为调度不当而延误,甚至造成航行路线冲突,引发空中交通事故。

四、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的优化设计

4.1完善机身干扰系统检测和升级

无线电对航行的干扰危害重大,在硬件上需要对机身四周采取加强机载无线电设备抗干扰系统的安装和定期升级。针对民航运输的特殊性,调整塔台及导航监视系统对航行途中的飞机实时监测的信号源识别,选择特有的航空通信接受频率,保证民航运输接收调度信息的频率独特性。利用航空电信网让AOS、GNSS与各种通信系统结合,实现各空中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对同属于民航运输的空中航信信息,自动识别并传输,方便飞行员自身可以操控空中较近领域的航行班机,距离较近的班机以强烈信号频率发出预警,频率达到一定赫兹则会传导飞行员最优的避开路线,保证飞行安全。

4.2提升预警系统及管理软件科技含量

民航空中交通的预警管理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合作管理,建立以民航局运行管理中心、区域管理中心和机场管理塔台三线合一的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在系统管理上与国外先进的预警系统合作,形成连点成片的内外部沟通协调机制,能及时根据实际航空安全近况做出预警和应急策略。提高安全监测、预警的软件科技含量是完成安全预警管理的技术保障。例如,引进国外先进航空预警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加快预警数据传输的硬件开发及合作,建立VHF数据库、ACARS系统。加快空中交通管理计算机网络化及自动化,建立自动的ACC数据管理系统。利用国际空间站卫星、机载电子设备、地面预警管理的时时联系和综合应用,完善民航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方案,提升GPS和GLONASS的发展。如使用INMARSAT-Ⅲ改变其实时定位精度,增强民航导航的可靠性,使用GNSS,机就可直线飞行,缩短飞机间隔,还能省时省油,提高安全性、准点率与空间利用率,并且还能以此为基础作自动相关监视。

总结:民航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信及导航系统的优化完善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借助国际先进技术,发挥我国民航通信及导航系统特色,建成具有数据链通信、卫星导航、空中交通管制和服务自动化处理等特点的管理系统,形成与国际接轨又相对独立,满足我国军民航需要的安全、规范、有效的空中民航交通管理,保障我国民航运输安全、顺畅运行和发展。

上一篇:TD―LTE典型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WLAN技术在地铁通信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