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教学之管见

时间:2022-10-01 10:09:45

审题教学之管见

摘 要:当前作文教学处于低谷时期,其中原因之一是教师指导不利或者说根本就不会指导。作文课让学生自己随意去写,导致学生出现“提起作文没开头,提起笔来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的现象,即使是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层次不清,思路混乱,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文不切题,胡言乱语。这样发展下去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写出中心突出、层次清楚、语句流畅、紧扣文题的文章来。下面引以拙见,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作文;提高;作用

怎样才能审好题呢?

首先,应明确所规定的取材范围和内容重点。文题一般都由独立的词、词组或句子构成。审题时可先用分析的方法,把构成题目的每个词分解出来,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要注意把握题目内在的深层含义。有的题目比较含蓄,审题时不能停留在字面上,必须通过一定的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把握题目的内蕴意义。

第三,有的命题仅提供了写作的主要线索,习作时一定要紧紧抓住并围绕它来确定文章的范围和重点。

第四,有的文题往往只提供一些具体材料,要求作者根据它自拟作文题目。这叫半命题作文。在此情况下,理解、把握所提供的材料,弄清它的意图,中心和线索,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侧重于记事的文题浅谈如下。关于记事的文题,审题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记一件事还是记几件事。如《一件难忘的事》《我们班里新事多》,前者是写一件事,后者要求至少写两件事。

2.记什么时候的事。如《一个夏天的晚上》要求写晚上的事,《记寒假的一件事》要求写发生在寒假里的一件事,不是假前,也不是开学后,更不是写暑假中的事。

3.记什么地方的事。如,《放学路上》要求写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或自己做的事。《教室里的趣事》,要求记叙的事必须是发生在教室里,而不是发生在走廊或操场里。

4.记什么样的事。如《记一件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要求写的事必须表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思想、新道德。

5.记“我”做的事,还是“他”做的事。如,《我亲眼看到的一件事》虽然题目中有“我”字,但只能写“我”所看到的,不能写我和哥哥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一件事,也可以通过几件事来反映;可以写我做事时弟弟的态度,也可以写弟弟做事时我的态度,总之,既要写“我”,也要写“弟弟”。

那么,对于侧重于写人的记叙文,审题时要从如下几点去考虑:

1.主要写一个人,还是写几个人。如《我的爸爸》和《我和爸爸》前者要求只写爸爸一个人,后者要求既要写“爸爸”又要写“我”。

2.写什么样的人。《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各自要求写出不同身份的人。

3.写一个人的哪一方面。如《记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是写学习方面的事。《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要求写这个同学助人为乐方面的事。

总之,要写好一篇文章,审题是关键,愿学生认真审题,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

(作者单位 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关于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分... 下一篇: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