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人”为核心的特色课程建设

时间:2022-10-01 09:53:07

以“立人”为核心的特色课程建设

“将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将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将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2012年秋,浙江省普通高中全面施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三权”下放,给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学校的特色创建需要多种元素组成,显性的事物和隐性的理念,外延的拓展和内涵的挖掘等,这些元素围绕主题和谐统一,特色也就自然而成。若要保持特色经久不衰,课程改革、课程设置是一种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以“立人”为核心的选修课程体系

以“鲁迅”命名的我校,酣畅淋漓地沐浴了博大精深的鲁迅文化。我们从《摩罗诗力说》中提炼出校训“抱诚守真”(“诚”和“真”涵盖了做人和做学问两大方面),从《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中提取了教风“开拓新流,诲人不倦”,从《读书杂谈》中提取了学风“独立思索,锲而不舍”,所有这一切的核心就是“立人”。在鲁迅思想的引领下,我校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以尊重个性张扬精神为宗旨,以求实求新注重创造为风格,以整体优化重点培养为途径,以面向未来和谐发展为归宿。这些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指导着学校健康前行。

2002年、2004年,我校黄中海老师先后编写了《走近鲁迅》和《留住鲁迅》两本书,每届新生入学“讲鲁迅”是第一课。去年下半年,经过初步的梳理,在实施《方案》指导的“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类选修课的同时,又开设了“立人”类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立人”类选修课程分“立德、立智、立能、立艺”四个方面内容,从四个不同的维度,最终实现学生“做好人、做好事”的目的。

1.立德课程

修身课程:有专门的校本教材《修身》,已被列为浙江省首批精品课程。课程主要由修身教育、励志教育、文明践行等内容组成,多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

鲁迅文化课程:包括鲁迅校本课程(《走近鲁迅》《留住鲁迅》)、鲁迅知识讲座、鲁迅作品选读、鲁迅文化节、“祭鲁”特色活动。

健心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全员德育导师制等课程。尤其是学生团体、个体心理辅导课程,做好“四导”工作,即学科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人格引导。

2.立智课程

学科拓展课程:基于优质生源较为集中的特点,学校既有体现“整体优化”办学目标而面向全体学生的知识拓展类课程,又有体现“重点培养”办学目标而面向资优学生的学科竞赛、自主招生辅导类课程。

人文特色课程:包括传统文化传承、绍兴地方文化、人文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发挥学校的文科优势和挖掘学校的人文资源,建设人文特色课程。

英语特长课程:以鲁迅“洞达世界”“开放办学”的思想为出发点,加之学校英语课程建设的较好基础,开设如“走进西澳”、英语口语、畅游英语世界、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等课程。

3.立能课程

人生规划课程:高一新生开设以“规划人生、演绎精彩”为主题的课程,确定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设计高中三年的具体方案,落实实现理想的条件;高三毕业生开设“志愿填报”、“职业选择”辅导等课程。

实践探究课程:既有参观“绍兴名贤馆”、廉政文化基地等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拥抱自然的“兰亭烧烤”、“环瓜渚湖踏青”活动,让学生“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与实践对话,与青春对话,与文化对话”。

生活技能课程:主要涉及一技之长、实用技能、美化生活、关注生活等相关内容的课程,让学生接触生活、关注生活、学会生活、提升生活。

4.立艺课程

“2+1+1”课程:是指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技能、一项素养(硬笔书法)。凡是鲁中学子都必须通过“2+1+1”的课程考试。体育技能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技能与书法技能保证学生的人文素质。

音美兴趣课程:在开设音乐、美术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另外开发若干旨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音美兴趣课程,包括由部分有音美特长学生参加的音美特长课程。

体育特长课程:学校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阳光体育”活动、趣味运动会等群体体育活动课程,又有面向体育特长生的重点训练课程。

特色课程设置与开发的思考

课程改革为我校建设以鲁迅“立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特色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要体现普惠性。学校的特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特色”,同时要考虑到覆盖面以及预期的目的。鲁迅文化的光泽应该洒向每一个学生,“立人”是我校这一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特色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要呈现立体性。一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现行教材和过去的相比,鲁迅的作品大幅削减,作为以“鲁迅”命名的学校,我们选编了《鲁迅作品选读》,让学生走近鲁迅,了解鲁迅。二是可以和其他四类选修课部分交叉——对一些有兴趣特长的学生,组成了朝花摄影社、轩辕书画社、鲁迅文学社等;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考察鲁迅的外婆家皇甫庄安桥头。三是尽可能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分层的要求,整体安排,逐步推进——如《修身》课,高一侧重于“志向、公德”,高二侧重于“协作、创新”,高三侧重于“人格、潜能”;即便是“人生规则”,高一制订时可以是抽象的、浪漫的,高二、高三根据各人发展的情况均可作出适度的修改和调整。

特色课程的运营和管理要顾及操作性。学生网上选课,每门课的开设至少20人。对学生的评价,突出过程表现,如考勤、创意、作业、获奖等都要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并以等级显示,将成绩分成ABCDE五个等级,其中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中等,D为及格,E为不及格。对教师的评价,倾向过程管理,建立抽查、定期检查、学生反馈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未来,我校要把绍兴鲁迅中学建设成全国最优质的“鲁迅”学校。尽管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在行动。

上一篇:学会借别人的鞋子穿 下一篇:新授课的练习设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