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个环节 做好德育工作

时间:2022-10-01 09:41:42

抓住三个环节 做好德育工作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本文在培养学生能力、育人方法和育人渠道方面对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 教育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明确落脚点、把握着力点、选准开掘点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

一、明确落脚点,培养四个能力

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做人的能力

如何做人,怎样活着,一直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也是青少年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德育工作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关系,不仅教给他们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而且教育他们怎样才能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

2.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没有适应能力是不行的。德育工作要教给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做社会前进的弄潮儿,而不被社会淘汰。

3.适应生产需要的能力

要适应生产的需要,不仅要教育学生学好目前的书本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适应环境,在生产的实践中锻炼成为骨干。

4.分辨事物和知识更新的能力

社会上的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如何辨别是非而不是跟着感觉走,如何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再学习,德育工作应在这些方面给学生以启迪和教育。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德育工作不仅要教育学生为什么、做什么,而且要教给他们怎么做、怎么做好,要在提高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上花气力。

二、把握着力点,采取六种措施

“六育人”是实施德育的六种形式,是开展德育工作中必须抓好的着力点。“六育人”具有联系教学紧、覆盖面广和教职工参与人数多等优点。

教书育人,在教书的过程中要赋予其育人的要素,将育人贯穿于教书之中,使传道与授业解惑融为一体,它是育人的很好时机和场所,而只教书不育人不是完整的教育;

管理育人,在良好的管理中起全面育人的作用,包括严明的纪律、严密的制度、严格的要求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习惯,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服务育人,在校的所有教职员工,凡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服务于学生的,都负有对学生的教育责任;

环境育人,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优美的校园环境、优雅的校园文化、优良的校园秩序和良好的校园风气定能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培育良好的思想修养。

形象育人,指以教师为主的全校职工的个人形象,包括言谈举止,行为作风,及至仪表着装,这些都是潜形的教育。有其师必有其徒,教师们的个人形象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实践育人,学生们不仅要参加教学实践,更要参加生产实践,这其中的影响和教育往往是十分重要十分深刻的。因此,对实践育人的形式应当引起德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三、选准开掘点,疏通六个渠道

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说“六育人”是面上的教育,那么选准开掘点,疏通各种渠道则是向深度的发展,它具体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课堂教育

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品德教育,即以往常用的报告式的正面灌输。

2.活动熏陶

通过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内容健康的第二课堂实施,如读书竞赛、演讲比赛、文体活动和典型报告等,让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3.管理渗透

通过对学生学习、实习和活动过程,对其进行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它既包括以学生科和班主任为主实施的日常管理教育,也包括校规、校纪、学籍管理方面宏观的教育,一句话,要将教育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

4.阵地传播

通过校园文化、板报广播、自办小报等宣传阵地,对学生实施引导教育。抑不正之风,扬先进之光,指人方向,教人上进,激人进取。

5.社会媒介影响

通过电影电视、幻灯广播、读书阅报等社会新闻媒介的作用,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分辨社会现象并了解社会发展,以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责任感和报国之志。

6.群体互教

通过指导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形式,例如读书小组、理发小组、兴趣小组等,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中互相影响、互相启迪,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职校班级德育工作探讨 下一篇:中职学校教学探索――莫以学习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