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学生培育模式

时间:2022-10-01 09:11:01

金融保险学生培育模式

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整个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当前职业教育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岗位特点,构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关系分析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三大经济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区域之间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区域在全国分工中条件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经济特征。不同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对高职教育提出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因为高职教育是在社会现代化、工业化过程中内生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直以来被视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结合部,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它具有更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作用,呈现一种互生共振的关系。[1]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其次,地方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再次,地方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高职教育作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类型,一般从所在地区得到办学经费,生源大都来自本地区,学生毕业后也大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根据地方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专业设置,培养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可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区域的行业、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成为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依托,推动区域内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高职院校通过拥有的师资及先进的设备和图书资料,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为技术发展提供创造基地。[2]

二、安徽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发展现状

金融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国内金融业快速发展和国外金融机构大量进入的背景下,金融业人才成了“香饽饽”,无论是数量、结构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作为朝阳产业的保险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金融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一方面是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对中高端人才迫切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业务网络的扩展,对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增多,如银行业的柜台人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业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内勤人员等。

目前,皖江城市带金融业发展基础较好,我省“861”工程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必须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尽管在我省金融业迅速发展过程中金融从业人员总量持续增长,仍呈现出金融人才总量需求增长快于从业人员总量增长、人才结构变化速度快于人才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速度的现象,引起市场对高职院校培养的既有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这就给金融保险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我省除几所本科院校开设金融保险专业外,设置金融保险专业的高职院校也为数不多,在安徽省内属于小专业的地位,且各校招生规模均不大,学生数量较少。

但另一方面,我省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服务地方经济意识不足,与地方经济关联度差,与产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建立,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处于较浅层次、较低水平,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不尽一致,难以满足本地金融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是人才培养方向不明、职业性特色不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安徽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脱离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迎合发达地区的人才需要,追求“高、精、尖”,甚至以培养的毕业生能到“长三角”、“珠三角”就业为荣,造成本地人力资源的匮乏,地方经济难以形成自我“造血”功能。我们在充分研究安徽省一些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发现一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够明确,其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占相当大比重,专业核心课程面跨度较大,在大金融领域里反映不出专业的具体发展方向;甚至有的学校还开设了目前安徽金融业发展水平根本用不上的专业课。这虽然会给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就业面留有余地,可是知识的专业性不强,职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

二是忽视地方性的经济特征和行业发展需求。金融系统作为一国国民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各行业均有紧密联系,不仅直接反映经济的地方性特点,而且经济发展的地方性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地方化运行得以实现,所以金融运行和发展也呈现明显的地方性特征。我省部分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明可能是源于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时没有密切联系地方经济特征,忽略了安徽整个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大金融领域里保险业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人才缺口是最大的,而且保险业急需要大量专业人员来提升行业发展的内涵。另一方面,工作性质决定了银行、证券、投资业的企业很难与高职院校达成合作办学及提供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他们接受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门槛也较高,更加重视学历而非职业能力,从每年银行系统的招聘条件可见一斑,除农村信用合作社将招聘学历定位在大专,其他各商业银行的学历要求几乎都是本科及本科以上。从校企合作情况来看,银行业、证券业对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缺乏兴趣,只有保险企业更便于也有热情进行校企合作。事实上安徽乃至全国各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的对象也多为保险公司,这必然决定了安徽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倾向于保险业。可仍有相当多院校存在着在培养方向上更热衷于银行业,培养规格上倾向于投资理财,课程安排上金融基础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过大等等。学生考证也热衷于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导致就业时要么在本地难以进入银行系统,这些证书排不上用场,要么前往江浙沪就业,导致本地化就业率低。“本地培养、异地使用”、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长期“倒挂”,在某种意义上制约了安徽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是校企合作的机制有待完善,缺乏规范和保障机制。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是企业、院校在各自不同的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因二者所属系统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3]校企合作的深度、协议的规范性、发展的长效性均须双方在不断寻求利益平衡中得以实施。由于利益取向的差异和短期行为的存在,校企双方难以自觉地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具有良性循环的合作机制。安徽乃至全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发展远快于内涵的提升速度,在一些法规、制度建设上亟待加强,当前并没有出台专门的关于校企合作的法规、政策或法律条例,致使合作缺乏监督与约束机制。

四是政府、社会、学校缺乏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应属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共同行为,需要十分广泛的社会基础,单靠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难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目前在一些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基本上由学校单方面完成,可以说是职业学校教育。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教学大纲的制订、课程的设置到课堂教学的完成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都由学校决定,缺乏政府的参与、企业的合作、社会的支持和校际的交流。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各项功能虽不完善却也基本齐全,在这种教学体制下,学校虽能保证教学行为的基本完成,却难保证教学质量,更是背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义———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生共振。

首先,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作为地方政府虽然表现出对校企合作的高度重视,但并没有对地方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有实质性的推动、直接参与和利益协调,政府在立法、财政等多方面也未能予以支持和主导。其次,企业人为抬高就业准入门槛。由于企业对高职院校在办学上的经费支持、设备投入等无法在税前列支,影响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深层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还有一些企业从提高企业形象的角度出发,加上媒体对“知识经济”的过分炒作,也使一些企业觉得必须储备一些高层次人才,忽视职业证书制度,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才的“高消费”现象。[4]第三,社会参与度低,除浙江等发达省份外,安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大多为学校与企业间的点对点的合作,极少有行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参与进来,很难形成点对线、点对面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立足地方特色,构建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据此,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第一层级: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级:内容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级: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5]

当前职业教育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立足地方经济,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岗位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契合地方经济特色,确立高职教育发展战略

要树立“依托地方优势办教育,办好教育为地方”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使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及时对地方内行业企业人才情况和需求情况作调研,结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与高职教育相关的各界都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实施高职教育地方化发展战略,将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二)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实现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是高职院校“闭门造车”可以实现的,必须得到企业和行业的支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是解决职业教育的职业型和技能型这个特点的一个最大的手段或者是办法。[6]2010年9月13日,教育部在浙江杭州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结合金融保险专业的专业性强、实践性要求高的特点,我们在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利用学院单招资质,创新性地提出与保险公司签订“单招、订单式”培养协议,采取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单招学生、定向培养、“2+1”合作教育、双向选择就业的校企全程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围绕职业技能培养,以岗位实际要求为导向,改进文化课的教育方式,增加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根据企业需要,开设企业文化及相关特色课程以及针对性训练项目,使其具备初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第三年在中国人寿芜湖分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和实践,其中前一个学期以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和岗前培训为主,由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后一个学期为集中顶岗实习时间,由企业负责安排顶岗实习项目、内容和方式,双方共同负责学生管理工作。

(三)加大投入,推进教学改革,保障教育质量

一是夯实教育资源,保障教育质量。安徽省政府应加强高职教育的投入机制,改变高职不能享有与本地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相同的财政支持及与外省高职生均收费的差异,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高职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尤其是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改革有关人事政策,打破人才身份界限,疏通企业人员向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的渠道,促进企业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符合教师资格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任教师;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解决好兼职教师的管理、身份和待遇问题,鼓励职业学校面向行业、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招聘具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专业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加强职业学校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双师”素质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一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二要全面建立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7]

二是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加快推进教学制度改革、学分制改革,完善高职教育选修制、弹性学制和分层次组织教学,做到学习期限更加灵活,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内容更加实用,以适应企业对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的灵活需求(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振兴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设置课程;进行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实习实训效果的监督评价制度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与基础教学的交融性,并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营造政府统筹协调、行业企业责任共担、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环境

全社会关心、支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应该说,这是职业教育非常大的一个亮点。不仅要求由政府主导高职教育,通过制定及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合力,而且要求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地方规划、资源配置等统筹作用,采取地方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措施,同时要求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才能真正做到校企合作的双赢、共赢,也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维护职业教育的发展利益。

要调动全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优化学校发展外部环境;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努力营造政府部门积极投入、行业企业主动参与、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用人单位高度认可的社会氛围,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和社会吸引力。

上一篇:农业组织的金融保险问题 下一篇:谈外国金融保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