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要赶早

时间:2022-10-01 09:06:55

一旦有了权威,管教的办法只须偶尔一用,更多的时候,一两句话,一个眼神就足够解决问题了。自信的家长往往有以下一些特质:

做明确的规定。他们提要求的时候,绝不兜圈子。不用任何托词、贿赂或恐吓。只是简单地、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

未雨绸缪。在孩子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提前做准备。比如,电视对4岁以下的孩子的语言发展很有好处,但是,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看电视多了会影响他们的阅读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对智力发展造成障碍的同时也对健康不利。因此,作为未雨绸缪的家长就会注意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限定电视时间。

要求一贯。丹丹上学以后,按时起床成了问题,于是丹丹的家长规定,如果不能按时起床,并做好一切上学的准备,放学后不但不准看电视,还要提前一小时上床睡觉。尽管如此,丹丹头一个星期只有一天按时起床,但等第二个星期结束的时候,丹丹在大人一贯的要求之下感到大人是认真的,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天天按时起床了。

老人们讲,3岁看大。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造就文明公民的重要方面。应该让全社会重视早期家庭教育,使文明之风蔚然于我们古老而现代的中华大地。

我们都知道,不去管教自己的孩子,一旦出了问题,再纠正就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了。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管教我们的孩子呢?如果我说从一出生就开始,你会觉得吃惊吗?

一天我和我的一个朋友带着她的一岁多的孩子到公园散步,我们边走边聊,突然,她的儿子像发现宝贝一样冲到一个垃圾桶前,伸手就去抓那些垃圾,我的朋友赶紧过去扔掉那些脏东西,孩子立刻哇哇大哭起来,我的朋友开始抱怨:“这孩子就是对脏东西感兴趣,越不让抓越抓。”

这样的情况恐怕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如何能够管住孩子又不破坏孩子自由探索的愿望,这不仅让孩子的家长伤脑筋,也让教育专家们深思。

其实,在孩子幼年阶段,家长就应注意强化孩子好的行为习惯,虽然这可能是一件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但从长远讲,会让孩子和家长都受益无穷。

从新生婴儿开始

设定限制,鼓励好的行为习惯,弱化不好的行为,这些都可以从孩子一出生就做起。

即使是婴儿,也要让他们知道什么行为是不受欢迎的,比如揪妈妈的头发。

由于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保持都很有限,所以改变孩子不好行为的一种办法是取代法,也就是用一种无害或者有益的行为代替他的不好的行为。下次孩子再拽你的头发的时候,你可以轻轻挪开他的手,亲一下他的脸蛋,然后给他一个真正有趣的玩具,比如一个摇铃。

改变孩子不好行为的另一种策略是采取不理睬的办法,当然,不是在孩子有危险的时候不去理睬他。要知道,孩子在幼儿时期是没有什么心计的,如果他做出什么让你心烦的事情,比如不断敲打他的扶手,那绝对不是故意和你过不去,你的责任是这时保持平静,如果你过度反映或表现出什么情绪,那么,孩子就会发现他的动作的因果关系,从而更强化他去和你做这个游戏。最近专家调查得到的结果是,39%的父母认为孩子不断按电视遥控器是在耍弄家长,很多家长对婴儿的这种行为十分烦恼。但是,不管你多么不悦,你最好的选择是保持平静,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8至12个月,管起来挺难

大约8个月的时候,宝宝渐渐可以自己爬了,一下子,他可以把一切搞得很糟,你最珍爱的茶杯变成了碎片,厕所的手纸被丢到水里……这时要准备给他设定一些限制。

在这个发展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想探索一切。好动手动脚的孩子,他的干知觉和其他智力因素发展得更快,正如老人们常说的:“淘小子,出好的,淘姑娘,出巧的。”所以,如果你不想让他碰什么东西,最好的办法是放到他够不着的地方。而那些专门给他设计的安全的东西,要放在他最方便拿到的地方。

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看到孩子做不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很自然的反映就是制止,但当我们说“不”的时候,宝宝可能还以为我们在说“我爱你”,他们对语言、对表情还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并且也没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来满足大人的要求。这时候可以想一些其他的办法来阻止孩子做不应当做的事情。比如,孩子要是喜欢接近那些垃圾类的东西,那么,当孩子往垃圾的方向走的时候,大人可以开玩笑似的发出惊讶的声音:“哎呀!”孩子会停下来看你。孩子转回去再走,大人再叫:“哎呀!”过一会儿,孩子可能会向垃圾走几步,回过头对大人说:“哎呀!”而不去关注垃圾了。

12到24个月,棘手的阶段

在这个发展阶段,孩子的沟通能力日新月异,这个时期,家长可以开始逐渐解释一些规则给他,同时家长在一些比较严重的情形下要明智地运用“不”这个词,但是不能用得过多,否则就不起作用了。

这个阶段的幼儿在生理技能方面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孩子开始想独立了,但是由于想做的和能做的还有很大一段差距,他这时也很容易产生受挫情绪。进入会发脾气的阶段后,虽然大人应当对孩子的发怒给予及时的回应,但是要认识到孩子的这种现象是成长的一部分,所以不用过分担心。

有些孩子发脾气后,大人很容易用分散他的注意力的办法让他很快安静下来,而有些则需要抱一抱。但如果孩子发脾气的时间过长,则需要带他离开,并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带他离开。比如,告诉他:“如果你还是继续叫唤的话,我们就不能呆在商店里了。”直到孩子安静下来为止。

当孩子不能有效的沟通的时候,孩子也会因为受挫而闹脾气,如乱打乱踢或尖叫等。对于这种情形,家长要简单快速地告诉孩子不可以,并用适当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你给宝宝换尿片干扰了他玩耍,他可能会打你,这时要说:“不可以打妈妈,疼。”并给他一个玩具让他在你换尿片的时候可以玩。

24到36个月,不管不行

在两岁到三岁这个年龄段,分享对于孩子来说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这时的孩子已经可以懂得一些简单的命令、暗示和因果关系。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概念来进行管教。举例来讲,如果你的孩子抢了其他孩子的蜡笔,你可以说:“我们不拿别人的东西,拿贝贝的蜡笔会让他难过的,”然后可以给孩子一支相似的蜡笔。

这个时期管教的秘诀是要给孩子以简单明确的命令,那些长篇大论对孩子是不起作用的。

同时,对于特别不听话的孩子,可以用“罚坐”的办法,也就是如果他有不良行为,根据年龄,罚他坐在椅子上或在自己的房间静静地呆一段时间,罚坐的时间等于1分钟乘以孩子的年龄,如果是3岁,就是3分钟。当你说罚坐结束后,孩子才可以站起来。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管教方法,但是,你的孩子分辨是非正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要求。

很多家长对管教子女都不是很自信的,其实家长的自信是成功管教的关键。家长、家长,一家之长,这个听起来似乎有些过时的说法正是管教的根本,也就是说,孩子按照家长的话去做,不应当是因为家长买新玩具的许诺,或者因为可以在墙上获得小红旗,或者因为怕打屁股,而应当是因为家长的权威。

权威的树立取决于家长的自信。没有自信和权威,管教就成了问题。任何技巧在这个时候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上一篇:风云文摘 第22期 下一篇:禅风道骨 画坛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