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杏新品种济源白蜜杏及栽培技术要点

时间:2022-10-01 08:58:41

早熟杏新品种济源白蜜杏及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济源白蜜杏为实生选育新品种,2013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68.3 g,果实黄白色,果肉白色,肉细,汁多,香味可口,鲜食品质极上,杏仁甜,平均单仁重0.8 g,出仁率30%,品质上。该品种生长势强,适应性强,山区、平原均可种植。在济源,5月底至6月初成熟。

关键词:济源白蜜杏;甜仁;鲜食;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3002002 中图分类号:S662.2 文献标识码:B

济源白蜜杏为实生选育,果实成熟早,味甜,个大,在收麦前后成熟,群众叫麦白杏。2013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济源白蜜杏,良种编号为豫S-SV-AV-017-2013。

1 主要性状

1.1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果实扁圆形,横径与侧径均为5.91 cm,纵径5.23 cm,平均单果重68.3 g,最大重125 g。果实呈黄白色,向阳面微红,果顶平,梗洼浅,果柄0.2~0.3 cm,缝合线浅。果肉白色,汁液多,纤维少,充分成熟后极甜。可溶性总糖含量8.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可滴定酸含量14.57 g/kg;杏仁含蛋白质23.77%、粗脂肪43.86%。可食率96.3%,常温下可贮藏7 d。离核,核表面平滑、短圆,平均单核重2 g;杏仁饱满、甜香,平均单仁重0.8 g,出仁率30%,品质上乘。(表1)

1.2 生长结果特性

生长势强,在河南省济源市21年生自然生长树,主干成疏散分层形,冠幅4.3 m×4.7 m,干径17.1 cm,树高2.98 m,干高61 cm,主枝数11,主枝间距30~75 cm。以短枝结果为主。雌蕊退化率6%,坐果率60%,早果性强,较对照品种凯特杏丰产稳产,定植后3年见果,4年丰产,每667 m2产量1 850 kg,最高株产33.3 kg;第6年进入盛果期,每667 m2产量达2 777 kg(凯特为2 430 kg), 平均单株产量为37.5 kg(凯特为34.2 kg)。

1.3 物候期及适应性

在济源市3月上旬开花,花期1周,3月中旬展叶;5月底6月初果实成熟,落叶于9月底开始,10月中旬全部落完。

济源白蜜杏适应性强,在山区、平原皆可栽植,以土层深厚的地块为佳。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建园

选择坡度小、土层深厚、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壤土建园为好。如立地条件较差,可通过改良后建园。栽植密度,山区、丘陵区以3 m×5 m,平原地区以4 m×4 m或4 m×5 m为宜。济源白蜜杏自花授粉坐果率高,也可按8U1比例配置凯特杏作授粉树。

2.2 土、肥、水管理

结合施用农家肥深翻,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秋季翻深10~15 cm。山地杏园,要逐年扩树盘。生长季节要进行中耕除草,也可用百草枯3 kg/hm2,定向喷雾。在杏果采收后至落叶前施基肥,施肥量为60 t/hm2,可全园撒施,也可环状沟施或放射状法施入。追肥应在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期进行,盛果期树可追施NUPUK为20U10U10的复合肥3~5 kg,结合喷药叶面喷0.3%~0.5%尿素、磷酸二氢钾。全年注意灌好封冻水,浇好萌芽前水。进入汛期后排水不良的杏园要挖好排水沟或用水泵排水。

2.3 整形修剪

树形采用主干分层形,重点是扶直培养主干,在主干上螺旋向上排列结果枝,主干与结果枝粗度比控制在(6~8)U1。重在加强夏管,把结果枝拉成90°~95°,缓放促花,以果压冠。该树形适宜高密度栽培,扶干与及时更新结果枝是其关键。

2.4 花果管理

为保证丰产稳产,应合理疏花疏果。可结合花前复剪,剪去过多的花枝;疏花在开花初期或现蕾期进行。第1次疏果在花后20 d,第2次疏果在花后30 d进行,将畸形果、病虫果、小果疏去,双果保留1个。一般长果枝保留3~4个果,中果枝保留2~3个果,短果枝保留1~2个果,花束状果枝保留1个果。

另外,还应注意防治病虫害,在杏芽开始膨大时喷5 °Be石硫合剂进行预防。桃蚜主要为害杏树叶和新梢,以4-5月最严重,可在发生初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g兑水15 kg喷施防治。

上一篇:晋北地区露地葡萄幼苗定植操作要点 下一篇:关于县级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