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借书单?不自限

时间:2022-10-01 06:29:28

他中学一年级就失学,1935年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借助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他除了自己发奋读书之外,还留意那些来借书之人所借的书。一天,来了一位鼎鼎大名的教授,“他夹着布包,手拿一张纸向借书台上一放,一言不发。我接过一看,是些古书名,后面写着为校注某书需要,请某馆第准予借出。”借的全是善本、珍本。由于外借需有馆长批准,而馆长那天又刚好不在,这位老先生又一言不发地离去了。待这位先生走后,“我连忙抓张废纸,把书名默写出来,以后有了空隙,便照单到善本书库中一一查看。然后一本本去读,受益很大。”多年后,他感慨地说:“借书条成为索引,借书人成为导师,是他仅用一张书单,就给我上了一堂无言的课啊。”

这位图书管理员,就是靠自学成为著名学者的金克木,而那位“夹着布包”来借书的教授,就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

萤火小语: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好学者、善学者,总是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来给自己“充电”,让梦想飞扬。换句话说,如果缺乏金克木这样的向学之心,恐怕再好的书单也形同一张废纸。

文题延伸:一堂无言的课;乐学与善学;人生处处有导师……

(郝景田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在《联合报》读及一则消息,有热泪盈眶的感动。

一名前辈作家梅逊,十余年前因视网膜病变失明,但仍凭恃毅力而创作不辍。最近六年,他更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五易其稿的“幽咽的串场河”,在两位朋友的帮忙下,已于最近完成。

触人心弦的,是他自述的一番话:“眼睛看不见,在黑暗中摸索写作,有许多的不方便;但我们一生中,总会遭遇许多困难,必须设法克服,一个人只要不自限,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局限得了他。”

由梅逊,我想起了我国的失明作家庄欲。她亦是不自限的典型。对于双目失明这个残酷的事实,她坚强地接受。她没有终日躲在斗室里以泪洗脸地自艾自怨,反之,她积极地重拾笔杆,绘画、写作;在黑暗的世界中为自己另外铸造一个五彩璀璨的天地。

不自限,纵是失明,亦有能耐把黑暗无边的世界转成晶亮生光的生活。像梅逊、像庄欲,他们的脑中、心中、胸中,都有无限辽阔的大天地。

萤火小语: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陷。但如果我们只耿耿于怀自己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是我们的态度。无须抱怨命运的不济,不要看自己没有的,要多看看自己拥有的,就会接受和肯定自己,就会让人生柳暗花明。

文题延伸:人生不设限;心态变了,世界就变了;只看拥有的,不看没有的……

(生如夏花摘自《作文素材》2012年第9期)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的文化意识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