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腋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01 05:18:42

弹拨腋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颈椎病,神经根型 推拿治疗 弹拨腋下法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是颈椎及其附近软组织的病理改变而造成的颈神经根颈脊髓受压,而出现的头、颈、肩、肩背、上肢酸、麻、沉、痛等综合症状。颈椎病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传统医学中的推拿方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具有手法简便、患者痛苦小、效果显著等优点。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收录2007年10月。2008年3月在我院推拿科门诊治疗的颈椎病人132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43例;年龄33~72岁,平均45.8岁。平均病程11个月。

1.2纳入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确诊。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本组采用弹拨腋下法。在手法操作前,嘱患者取坐位,低头放松,医者站于患者身后,开始操作。

2.1.1以双手拇指指腹从风池穴开始沿颈棘突两侧向下至大椎按揉颈部肌肉10min以放松肌肉,以相同手法放松项韧带5min。

2.1.2一指禅手法弹拨颈棘突两侧肌肉和项韧带各2次。

2.1.3指揉冈上肌、冈下肌、肩胛内外缘。

2.1.4双手拇指挟于风池穴,其余四指放于下颌关节前下方,用力向上托住头部做牵引动作,持续1~2min。

2.1.5复位手法:以左侧为例,患者坐位,低头放松,双手放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医者站于患者身后,右手五指托住患者枕部,向上用力牵拉,左肘窝托住患者下颌部,向左后上方牵拉至最大角度,两手协调同时用力,此时往往可听到“喀哒”响声,手法完成。

2.1.6患者仰卧位,患肢平放于身体两侧,依次弹拨手太阴肺经,手少阳三焦经;患肢高举过头,头偏向健侧,从极泉穴开始沿手少阴心经走行至少海穴弹拨3次,以整个上肢产生麻木感为宜;患肢触摸健侧肩峰,弹拨手太阳小肠经。在有萎缩、结节、条索状痉挛的软组织部位做重点弹拨,使其松解为宜。运用该手法时尽量使局部及远端有症状的部位产生麻木、酸胀或温热感。

2.2对照组运用滚、揉、点、按、弹、拿等常规手法施术于颈肩及上肢,未做其它特殊处理。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关于颈椎病疗效的标准制定。治愈:自觉症状及阳性反应物全部消失,颈部活动自如,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好转:自觉症状减轻,阳性反应物略有改善。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阳性反应物仍存在。

3.2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治愈45例,占64.29%;好转24例,占34.29%;无效1例,占1.42%;总有效率98.58%。对照组中,治愈30例,占48.39%;好转23例,占37.10%;无效9例,占14.51%;总有效率85.49%,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下表。

4 典型病例

刘某,男,42岁,职员,因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僵硬,左肩酸痛伴左上肢及左小指、无名指麻木。无头晕头痛。检查:5~6及6~7颈椎棘突及左侧横突处压痛并向左肩胛骨区及上肢部放射痛,臂丛神经牵拉实验(+)、压头实验(+),颈椎MRI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5~6、6~7间盘左后突出,相应硬膜囊受压。经用上述方法治疗20天,痊愈。

5 讨论

颈椎病目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年龄呈逐年下降趋势。考虑与当前的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关。由于上述因素,致使颈部肌肉活动减少,血循不利,导致颈部肌肉僵硬痉挛,影响颈椎关节运动,诱发颈椎病。临床共分为四型,其中以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孔狭窄和椎体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发生无菌性炎症。临床症状主要为颈肩痛,并向肩胛区及上肢放射。从中医角度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因筋骨不坚,外邪侵袭,致使经脉痹阻所致,属“骨痹”范畴;瘀阻为其主要病理因素,古代《灵枢经・绎脉》中记载的中医经络走行手太阴肺经的所生病,“臂内前廉痛厥”;手阳明大肠经的所生病,“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手少阴心经的所生病,“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手太阳小肠经的所生病,“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手厥阴心包经的是动则病,“臂肘挛急”;手少阳三焦经的所生病;“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而现代研究成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出来的上肢症状多是由颈5至颈7神经受压迫而引起,两者有相通性。本研究的重点是弹拨腋下的极泉穴,极泉穴是心经的第一要穴,其位置在腋窝顶部,腋动脉搏动处,可就近调整人体气血之失衡状态,为治疗上肢麻木、肩臂疼痛的经验穴。弹拨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法,具有舒展肌筋、松弛挛缩、行气活血、消炎止痛、解除局部粘连、通经活络的作用。其要点是:力度由轻而重,频率均匀,作用力要渗透勿轻浮,但也不能太重,以防损伤肌筋膜。中医学认为“痛则不通”,应用弹拨推拿手法,能有效解除经络气血瘀积,使经络气血运行通畅;以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此外,经络气血运行旺盛,一方面营血挟营养精微使周围筋经能有效恢复;另一方面,身体抵御卫外能力增强,可以有效抵御外邪入侵,预防疾病再发。

上一篇:推拿结合颈椎松动术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探讨 下一篇:颈椎牵引加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