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Haus苦寒地冷暖自供

时间:2022-10-01 05:16:06

125 Hans是一套三居室的现代建筑,其中还设有工作室。它的名称来源于它所处的街道地址:125园景广场,在德文中,Hans是“家”的意思,建筑师J·rgRugemer的家乡就在德国。

而对于美国来说,125Hans更像是一个个案试验。它于2011年10月完工,紧接着开始为期两年的后期居住监测期,对建筑的施工、节能潜力、成本效益,以及投资回报率进行评估。如果可行,它日后将成为犹他州甚至其他高寒地区的节能住宅的新型模式。125 Hans采用的是整体规划的方法,基于德国自供给式住宅的标准进行设计,并将达到LEED绿色环保建筑的黄金级认证或者铂金级认证的要求。

125 Hans的每平方英尺的建筑成本只有106美元(即约每平方米1140美元);建设的整体成本只有25.4万美元。考虑到它的所在地是高端度假地帕克市,如果是在盐湖城,建筑成本要高大约15%-20%,这种价钱并不算昂贵。

就像J·rg Rugemer所说,住宅建筑的节能在美国如此重要,有其大背景。2009年建筑行业消耗了美国所产电力的2/3,并产生了美国将近一半的碳排量。这个挑战同时催生了巨大的潜力:近来奥巴马提出建筑优质建筑的倡议,称建筑节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美国拥有超过1亿户的家庭,在未来30年里,预计将兴建7000万个新的单位,节约的能量占总节能量的45%到30%。125Hans呼应了这一背景。

它在设计阶段应用了EnergyPlus的和PHPP自供给式住宅规划组合能耗模型,比起依据IECC 2006建筑规范落成的楼房,将节约约90%以上的能源。在极度寒冷的夜晚,建筑的供暖依靠的是采暖系统(HRV),另有一部应急的热水加热器和一个直排式燃气壁炉充当后备系统。在夏季,灵动的夜间制冷系统通过开放的窗户,可提供所需的冷气。

Q&A

什么是自供给式住宅?

125Haus的建筑师兼工程组长J·rg Rugemer是犹他州州立大学建筑学院的可持续性建筑教授,也是ITAC的共同创始人和主管。他曾参与过类似的项目,包括帕克市雪溪项目的后期居住能耗监测、由美国能源部的美国建筑计划资助的13个单元的节能平价住房项目。他曾在德国从事可持续性现代建筑的专业设计,把这栋建筑的成功与否看得比什么都重。

BT:我们知道,在德国、英国还有日本也有一些自供给式住宅。对于自供给式住宅的定义,这些国家的标准相同吗?

J·rg Rugemer(以下简称J):我们设计125 Haus所采用的自供给式住宅的标准,跟德国现行的标准是一样的。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市场上采用的都是这个德国标准,因此实施起来会相对容易些。但仍存在一些严峻的挑战,例如德国对窗户的计量和定义节能的方式则有别于美国的做法。这样在使用美国产品时,就需要作出调整了。

BT:在美国,人们是怎么看待自供给式住宅的?你认为他们会给自己建设节能型住宅吗?

J: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攀升,美国有越来越多人对自供给式住宅的建筑标准产生了兴趣。在美国,常规性节能住宅的建设,普遍是通过昂贵的技术(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地热)来实现的,相较之下,自供给式住宅的建设标准,其中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提高了室内的空气质量(采暖系统、高质量的室内空气、极低的空气渗透率)。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此地加热和冷却能源所需的成本极低,这使得其投资回报率的投资周期,比起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要长得多。最重要的是,美国人仍不愿多花一点钱来建设更好和更高质量的住宅,因为他们没有全盘地考虑问题。

BT:这栋房子差不多花了你一年的时间。对于这类节能建筑来说,这样的设计和建造时间算长吗?

J:整个设计过程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因为我们应用了一体化的设计流程,把所有重要的各方(建筑师、建造师、工程师、建设部门)都囊括其中。为了确保有效节能、成本受控以及品质卓越,我每周至少与工作小组会面一次,将所有的细节、零部件、成本项目等都过一遍。

BT:在这栋建筑里,运用了哪些技术和设备来实现供暖同时节能?

J:该建筑的节能效果基于其设计流程,建筑根据其特定的场地条件设计,冬天时利用太阳能来给公寓供暖。所有的施工方法均是常规的施工法:墙身采用15英寸(38厘米)的吹制玻璃纤维绝缘双层棍木框架,屋顶是20英寸的木桁架隔离板;混凝土地下室的地板下铺有10英寸的刚性绝缘材料。

所有的设备、洗手间、水龙头均是德国的高效节能产品(在美国都可以买到);还设有采暖系统,不断提供来自于系统内的新鲜空气;寒冷的冬季没有太阳,所以送人的空气会另外通过应急的热水器加热,这也为地下室混凝土地面里的发热采暖线圈提供了能量。直排式燃气壁炉也加建在客厅中,起到了美观舒适的作用。在非常寒冷(温度下降到-20℃)的冬夜里,燃气壁炉可充当后备系统。

BT:125 Haus是按照自供给式住宅的标准设计的,但由于一些技术问题,它却无法取得认证。请问这些技术性问题是什么?

J:在2100米的海拔上建造自供给式住宅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将成本控制在预算内,我们施工的规格只取90%的自供给式住宅的标准。也就是说,自供给式住宅标准的年需求量是4.75kBtu/SF,而125Haus的空间供暖年需求量是5.08kBtu/SF。为了达到那些差值,房子将多耗资约2万美元(主要是购置德国的高性能窗户)。

BT:你说,主卫生间在项目完成后,气温会比预计的要冷。找到解决方法了吗?

J:这个问题是由安在卫生间中不良的窗户产品引起的。窗户的气密性不足,保温度差,这是用热成像摄像机所观察到的。窗户的质量不行无法解决问题,因此窗户(总共四扇窗)暂时被封起来了,明年夏天会进行更换。此外,主卫生间里还加了一个可调控的温热毛巾架。在上午开大约75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

BT:建筑现在还处在监控阶段,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J:举个例子,我们刚刚获悉,在阳光明媚的24小时周期里,夜间温度仅稍低于0℃的话,我们是完全不需要给建筑物供暖的。我们还了解到,两辆装有热发动机的车子,晚上停放在车库的话,可以促进房屋的整体供暖平衡,因为发动机的热量会通过墙壁和车库的天花板进行传导开去。

特选经济客舱国泰性价比之选

尽管飞机乘客都渴望自己的座位有一天能从飞机的中后部移到飞机前舱,但商务舱与经济舱间相差至少3-4倍的价钱,令有预算限制的商旅客只能望商务舱而兴叹。自上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一些西方航空公司便声言市场已经改变,推出了介乎经济舱与商务舱间的超级经济舱座位,以性价比来吸引差旅预算削减的公司。

身处商务市场强劲的香港,国泰航空却一直没有推出类似产品,直到最近,无法舍弃国泰机舱娱乐系统CX Sudio与国泰机舱服务员甜美笑容、却又渴求更高性价比出行体验的乘客,终于能在国泰部分长途航班上体验名为“特选经济客舱”的新座位。

近日,国泰宣布已接收首架配备“特选经济客舱”及新长途经济座椅的新飞机,其机型为波音777-300ER延程客机。至今年年底国泰机队将有48架设有特选经济客舱的飞机,预计到2013年年底,其长途机队中将有87架飞机完成安装。

完成改装的飞机将设有26至34个特选经济客舱座位,设计较目前经济舱更具空间感,环境更幽静。座位与前座间距为38英寸(约0.97米),较经济舱多6英寸(约合0.15米),座椅从原本的17.45-18.5英寸加宽至19.5英寸(约合0.5米),椅背也可更大幅度地调低。配备包括宽阔的主餐桌、鸡尾酒桌、脚踏、10.6英寸私人电视屏幕及供电插座、多端口连接器以方便个人装置(USB及iPod、iPhone端口能让乘客把个人流动装置的影像传输至座椅的电视屏幕),并备有额外储物空间。

此外,预订该舱位的乘客在机场也可使用国泰的特别柜位值机,并优先于经济舱乘客登机,并可获得额外5公斤的机舱行李配额,于登机后也可享用果汁或香槟等迎宾饮料,餐膳水平亦相对提升,除获赠瓶装水外,亦享有鲜果、健康食品及甜品等更多小食选择。

国泰这一新产品的竞争力,除了性价比,更体现在其颇花心思地参考了不少源自商务舱座椅的设计元素。例如将储藏柜设于两个座位之间,另一边扶手亦加阔以提升舒适度,同时主餐桌藏于扶手位置储藏柜内。这解决了经济舱座椅简单地将储物袋和主餐桌均置于前方座椅带来的座位间间距缩减问题。而且特选经济客舱的首排座椅设有腿垫及脚踏,一般座椅则设有脚踏(脚踏设有三种高度,乘客可根据个人身高自行调校),这些设计最大程度地排解了长途航班上经济舱座椅造成的不适感。

头文字D

上一篇:给母亲的脸来针“肉毒杆菌” 下一篇:未来机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