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10-01 04:48:25

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

摘 要 本文以50名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27名,女运动员2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损伤现状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给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 业余跳高运动员 运动损伤

一、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损伤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运动损伤发生率

由表1可以看出在对平阴县50名业余跳高运动员的受伤情况调查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有48人,占调查人数的96%,从未发生过运动损伤的只有两人,占调查人数的4%。由此看出在平阴县业余跳高运动员中绝大部分运动员发生过运动损伤,情况不容乐观。由表2可以看出,48名发生过运动损伤的运动员中,损伤过1次的有18人,占受伤人数的37.5%,损伤过2次的运动员有21人,占受伤总人数的43.75%,损伤过3次的运动员有6人,占损伤总人数的29.17,损伤过4次及以上的运动员有3人,占受伤总人数的6.3%。由此看出伤病情况在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身上发生的频率比较高,需要引起教练和运动员的高度重视。

(二)运动损伤的类型

从表3调查结果的看,发生肌肉、韧带拉伤的运动员有9人,占总人数的18.75%,发生肌肉劳损的人数有11人,占受伤总人数的22.92%,发生关节挫伤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14.58%,发生关节劳损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12.50%,发生骨折的有1人,占总人数的2.1%,发生脱臼的有2人占受伤总人数的2.1%,发生骨膜、滑膜等炎症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16.67%,发生软骨挫伤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8.33。 由此看出发生损伤教多的是肌肉、韧带拉伤,肌肉劳损,关节挫伤,关节劳损和骨膜、滑膜等炎症,除了肌肉韧带拉伤和关节挫伤其余都是慢性损伤,慢性损伤占到全部损伤的52.09%,说明运动员所受损伤大部分是慢性损伤,造成这些损伤的原因可能是平时训练强度过大,准备活动不充分,过度训练造成的。

(三)运动损伤的程度

通过调查分析,在发生损伤的运动员中有3人是重度损伤,占总人数的6.25%,发生中度损伤的有18人,占总人数的37.5%,发生轻度损伤的人数是27人,占总人数的56.25%。由此看出,运动员发生的损伤大部分是中度跟轻度损伤,只有6.25%的运动员是重度损伤。由此看来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还不是很严重,虽然损伤的发生率比较高,但是损伤的程度不是很重。

(四)运动损伤的部位

由表4可以看出在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损伤的部位中,损伤最多的是大腿损伤,有13人,占总人数的27.08,其次是膝关节,有11人,占总人数的22.92%,再次是小腿,有7人,占总数的14.58%,踝关节损伤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12.5%,颈肩部和足部损伤各3人,各占总人数的6.25%。可以看出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在下肢,尤其是大腿和膝关节出现损伤的概率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着重做好下肢的保护。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一)准备活动不充分

如表5所示,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诸项导致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损伤的原因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31.25%。这说明,准备活动应该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高度重视,确保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因为运动员的不重视,导致做准备活动成为训练和赛前的一个程序而已,甚至有的运动员仅仅是敷衍了事,往往准备活动做完了,机体还没有达到良好的训练或比赛水平,导致了比赛或训练中的损伤。

(二)心理素质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由于心理素质差导致的运动损伤占16.67%,运动员心理素质差主要是因为比赛经验少、缺乏心理训练、思想准备不足、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在背越式跳高技术中,助跑、起跳、过杆、落垫这几个环节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助跑中稍有紧张就会影响步长和节奏而导致起跳点不准,从而影响过杆和落垫,这其中就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尤其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运动员的心理刺紧张程度越高,过于强烈的心理刺激会影响运动员技术的发挥,也会加大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三)运动量安排不合理

调查发现,在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损伤中,22.9%的是由于运动量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运动量安排不合理已经成为运动损伤的第二大原因。这说明,在平日的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没有合理安排运动时间与强度,没有处理好运动负荷与恢复的关系。与此同时,也反映出训练中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反馈机制,教练员不能掌握运动员的机体运动及疲劳水平,盲目训练 ,进而导致了由于运动量安排不合理造成运动损伤的产生。

(四)技术环节运用不合理

背越式跳高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垫四个技术过程,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弧线助跑身体内倾过大、助跑最后一步停顿过猛过大、起跳时臀部下坐和摆动腿支撑无力、过杆时有多余动作、落垫时过大屈膝或屈髋都有可能造成脚、踝、腰、腿、颈等部位的肌肉和韧带拉伤与扭伤。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因技术运用不当而产生的各种运动损伤占18.75%。合理运用技术对运动员顺利过杆,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发挥着关键作用。

(五)场地、器材和其他原因

体育比赛离不开运动场地和器材,运动场地和器材符不符合比赛需要,运动护具全不全都是造成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作为运动员、教练员和比赛举办方都应该特别注意场地器材的检查,做到这一点就可以避免许多运动损伤的发生。此外,其他原因导致运动损伤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教练员除运动训练之外也要严格管理运动员,根据训练和比赛任务,对运动员的生活习惯提出新的要求,加强教育,尤其安全教育,提高运动员的防患意识,防止意外损伤,确保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中绝大部分运动员都有过运动损伤,且大部分运动员受伤次数在3次及以下。

2.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受伤类型最多的是肌肉劳损,慢性损伤要比急性损伤多。

3.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损伤程度绝大部分运动员的损伤程度是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其中轻度损伤最多。

4.平阴县青少年业余跳高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大部分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大腿和膝关节最为严重。

(二)建议

1.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前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使运动员的兴奋状态达到比赛或训练的适宜程度,并按严格要求进行练习,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在准备活动的动作编排上,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设计动作并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准备活动的有效性。

2.加强心理训练。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不可忽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成绩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要根据每个运动员自身的心理、性格特点采取适宜的心理训练方法,培养运动员顽强拼搏、勇敢自信的心理品质,使心理训练与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3.要有预见性。根据训练任务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重视运动后的放松与恢复训练。同时加强反馈和监控机制,对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提前准备解决方案,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4.根据身体结构的特点和运动时生物力学原理,合理运用各技术环节,考虑个人技术风格,形成合理的技术动作。

5.合理安排场地与器材,优化对运动员的管理,包括运动员的平时生活方面的管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防止意外损伤。

上一篇:浅谈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下一篇:安全教育与协调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