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课堂因你而精彩

时间:2022-10-01 04:09:27

“和合”课堂因你而精彩

摘 要:“一导三学”和合物理课堂,必须开展好物理实验教学,把握实验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前提、关键和保障,引导学生去实验、去探究、去发现、去提高,让“一导三学”和合物理课堂因实验活动有效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一导三学”;和合课堂;实验活动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重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特色。但在实施“一导三学”和合课堂过程中,导致物理教师在教及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易于被“三案”所束缚,导致物理教学中过多地读、说、记、听、写,过于关注学案、导案等文本,忽视实验教学,因而“一导三学”和合物理课堂对于实验教学有效性需要进一步优化。

一、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一导三学”是提高“和合”课堂实验活动有效性的基础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就决定了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内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实验活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一导三学”和合课堂模式是在“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项原则指导下,深入研究“教师、学生、教材、方法、时间、环境”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作用,科学制定“学案、导案、量案”,在教师的“导学”下根据“三案”组织学生开展“独学、群学、活学”学习活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二、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是提高“和合”课堂实验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传统的实验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被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把前人做成功的实验或把已有结论的实验再验证一遍,把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它重视的是知识和结果,它的教育理念仅仅落脚于灌输知识而已;而新课程实验教学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式学习,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增长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所以实验教学理念的改变必须使教师的观念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由指导、传授者转变成引导、参与者,所以教师的观念先要改变,要优化实验教学方法。

三、注重过程与方法、关注科学探究是提高“和合”课堂实验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1.实验活动目标要明确

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需认真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把握物理教材特色,悉心钻研《初中物理教学要求(苏科版)》(试用稿)。既要保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又不能随意提高教学要求,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应真正体现新教材的理念,重视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重视科学探究,关注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是教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的重要内容,但它不是教与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应该重视科学探究这样的教与学的方法,但不是每个问题都要以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教与学,一个学期能够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几个科学探究教学,能够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同时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果上课总是探究,真正的是学生到底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如何设计实验与验证,如何分析归纳寻找结论,这绝不是在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内就能有质有量地完成的,即使是科学家,也许要经过好多次实验才能寻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才能归纳到科学的分析结论。因而,科学探究模式在具体教学中不可求大、求全,否则教学时间不充裕,教学效果难保证。

3.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不是每节物理课都要实验

现实情况是实验仪器与教材建设不配套,相对滞后,因而老师们在实验室找不到配套的器材,而且即使有部分可以使用的仪器,其数目上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教与学的方向,但并不是每个实验都按分组进行,每个演示都要尽可能创造性地补充,应该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与补充实验。有时,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处理,有些实验可以把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有些实验可以改为学生的课前预习动手实验,有些实验可以改为学生的课后复习巩固的验证实验,这样,既能保证教学的说服力,又可避免本来已经任务繁重的老师将精力浪费在搜寻瓶瓶罐罐之中。

四、努力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实验指导是提高“和合”课堂实验活动有效性的保障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和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对物理的爱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理实验的诱惑力,所以要抓住青少年这一身心特征,大大增加课堂活动量,让课堂充满探究味,努力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物理,对物理学习投以极大的热情。

实施实验活动过程中还要适时指导。虽然老师的角色是组织者,但并不是对学生实验过程放手不管。学生知识、能力有限,独立去完成实验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老师必须做适当的指导。老师的适时指导,就是对那些实验活动困难小组采取“一带二帮三放手”的指导方法。“一带”是指实验材料不知何处有的,可以让学生或教师带他们去找。“二帮”是对制定计划或制作装置有困难的,可帮他们提供参考意见或分析原因,共同探讨、完善等。“三放手”是指:放手让学生做实验。

总之,在进行“一导三学”和合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开展好物理实验教学,让“实验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去实验、去探究、去发现、去提高,让“一导三学”和合物理课堂因实验教学有效而更加精彩。

上一篇:对舞蹈形体课中学生形态美意识培养的分析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怎样给学生精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