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陈冠希的反弹对那些唾弃他的人回敬一句:表砸!

时间:2022-10-01 02:54:58

事情是从VICE中国的纪录片《触手可及》起,主角是陈冠希,副题是“成为陈冠希”。2008年著名的“艳照门”事件扫荡整个娱乐圈,记得那时,年假才将要结束,大家正为下一年如何轰动娱乐圈发愁,“艳照门”简直像是送来了一场狂欢。事隔多年之后,借由《触手可及》这部纪录片盛大抢滩媒体版面,更准确地说社交媒体版面的陈冠希,俨然已经在过去7年的时间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潮人王。热爱他的粉丝不断地将他这个头衔升级扩张,潮人王、潮流之父,先是香港地区的,随着他的品牌店CLOT的增加,他又变成了中国的、亚洲的。如陈冠希团队,或者这部纪录片所期待的,这不是原来我们熟悉的那个叛逆少年陈冠希了。 2008年,那个穿着条纹衬衫的陈冠希

确实,回忆2008年早春的这个事件并不难,大多数人对陈冠希的认识定格在了那里。他就是那个“私生活很”的香港男明星。因为电脑中的私照外泄,连带着许多女明星受累,成为公众眼中的“不洁者”。尤其是钟欣桐,一向玉女风格,唱歌给少年儿童听的偶像,原来也有性生活?公众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钟欣桐也趁势把罪名一并扔给了陈冠希,一句“很傻很天真”,听起来陈冠希简直像少女的罪犯。声名狼藉在于它不是法律式的定罪,而是道德的讨伐。

在这之前,更早一些时候,陈冠希不断地与吴彦祖一起争坐“香港最帅男星”的各榜单。殖民风审美经年不变,香港娱乐圈还是更喜欢混血儿的样貌:既有西方的立体轮廓,又有东方人的精细线条。1999年,与陈冠希的父亲私交甚好的黎明要为一支广告片找一位男主角,要“阳光帅气大男孩,并会说一口流利英语”。陈冠希正因黎明这支广告片带出道,成为此后正式进入娱乐圈的“阳光帅气大男孩”。他拍完广告,马上拿到了娱乐公司的合约,父母显然认为如果他一直做明星,就可以一直赚大钱。但他开始的是一段他后来说“并不开心的”明星时期。

因为他不是“阳光帅气大男孩”,至少不是经纪公司给他定位的那种形象:穿着运动衫,反戴着棒球帽,跟同样青春玉女的张柏芝在沙滩上追打嬉闹的大男孩。他交待着他开始一系列的反抗,合约期的最后一张唱片按着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他创造出了卖座的专辑,以资证明娱乐行业,不必给观众听众当孙子才可以活下去。与此同时,他大概也意识到了他这个德性,跟娱乐行业多有出入,要不然受制于人,要不然就等哪天有事发生混不下去。他要给他未来的生活铺条后路。

2003年,他选择了做服装,潮牌,可以引进国外很酷的品牌,又可以自己设计创作,跟设计师、艺术家、品牌跨界合作。从挑选面料、设计,到与艺术家合作,制定合作方向,款式限量策略。他是HIP HOT风格,不是流行情歌款。从他后来能自主他自己的唱片制作之后,即使不是他创造至少也是开了香港地的饶舌音乐的锋头。跟他的生意,他的生活理念,他的潮流风格悄悄地合为一致。是为了成为里外一致的人,他破坏、反抗香港成熟的娱乐行业规则,努力成为一个生意人。他是成功的。

不过,2008年,娱乐行业还是抛弃了他,或者说,他被迫退出。因为舆论认为他不符合公众人物的一致性。退出声明现场,他特意穿上条纹衬衫,藏蓝色西装套装,没有打领带,英语声明。像一个政治人物,像个老于算计的商务人士,但不像娱乐圈的明星陈冠希。策略着装是成功的。 从一双拖鞋说起

一位年届35岁的男人,剃着朋克头,穿着蓝条纹T恤,卡其休闲裤,裤腿卷起来,脚上是一双标志性的NIKE拖鞋。他叫陈冠希,在很多能看见他的场合,你会发现这个男人喜欢把长裤腿卷起来,一高一低,而且总是爱穿一双那么样的拖鞋。据说,这么样一双拖鞋先是马克・扎克伯格穿着拖鞋走遍天下商务办公室之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马克・扎克伯格是一个巨有钱的理工男,他诠释不了这么一双拖鞋的潮流理念,在巨有钱的背景下,即使他偏执于保留他宅男的内向形象打扮,也依然是个孤本,只是成为了潮流的种子。但是阿迪达斯、NIKE这样的潮牌,把它解释为一种率性、真情和自我的时尚态度,批量生产,放之四海。

一双拖鞋走天涯,我们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脚掌会披上灰尘,也不符合诸多高级场所的礼仪。但是,潮流拥趸热爱它,假身以尝,正是因为它“啪啪啪”的出场气势,就是为破坏礼仪,破坏规则来的。来者不善。陈冠希跟这双拖鞋之间有一个无间的隐喻,虽然他开宗明义就说“我不是一个坏人”,但并不表示他会乖乖地遵守规矩,大人的规矩,性道德的规矩、生活的规矩、娱乐圈的规矩。

然而这穿着拖鞋准备登机到某地参加自己的演出的明星,在机场却因为规矩跟人争执不下,几至动手。一位乘客不排队,他挺身出来要求人家讲规矩。结果闹到警察出场,滞留机场若干小时。等他终于到达演出地的时候,这场他的个人演出已经结束,观众早已经散去。他可真是个不知轻重的人。这件事令很多人对陈冠希这个人又开始有一些新的认识。到了演出地那边的酒店,惶惶然连夜就走,怕停留下来不知会遭遇什么危险。他要去“能睡觉和吃饭的地方”,那地不知怎么变得危险了。这个神经质的外来者。

这个时候,他的潮流服装品牌生意看来进展顺利,2009年,在吉隆坡开了第一家海外分店。中国观众发现,那位宣告退出娱乐圈的陈冠希顶风在上海开了新店,那时,有人认为其店门可罗雀,也有人发现不少死忠粉在那里苦苦守候店老板的出现。2011年,在台湾,陈冠希与ATT 4 FUN 联手打造新概念店;与Kevin Poon、Disney等顶尖潮牌设计师联名作品;2012年与STUSSY携手,在台湾开创首家限定店“STUSSY Taiwan Pop-up Store”。与NIKE、PEPSI、Levi’s 等品牌更是密切合作,推出限量版。其设计和款式,已是深得潮人之心,把CLOT这个与陈冠希的名字息息相关的品牌,当成潮人装身必备。

要知道,潮这个时尚概念,于中国观众还是很陌生的,近年不断地在吸收国外信息而开始流行。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是通过像陈冠希这样的潮流明星开始认识了更多的国外品牌。有粉丝认为,陈冠希和他经营的CLOT是把日本潮牌文化带进中国的媒介。甚至直接将潮流归功于陈冠希:“可能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在这一点上都一致走向了陈冠希,所以就潮起来啦。” 是一个新的陈冠希吗?

《触手可及》中的陈冠希很诚实,至少他是想要表现得如此。就像他在道歉声明的会上所表现的,他可不是单纯地突然就想跟大家掏掏心窝子,说说心里话而已。如果没有别的线索,至少我们得听到他在“成为陈冠希”这部分,道出的心声:他的潮流生意年营业1000万美金,如果保持稳定的节奏发展,这些也不再成为问题。他也有他的娱乐公司给自己制作他深以为然的音乐产品,但是,演戏……他说这是“唯一的遗憾”。

确实不公平,他拿到好莱坞电影的合约之后,因为片中有“陈冠希”遭到审查钳制。西人当然不理解这是何道理,直问“你杀人了吗?”他不过是跟一些甘心情愿的女人发生了关系,并且被罪犯公之于众了。这里到底谁对谁错?舆论对他的惩罚太重了―这是这部纪录片的诉求。陈冠希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当代艺术收藏品、书籍、产品,还展示他内心其实很向往有一个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三五个孩子……他同时爱着纽约和中国,这些话语有时是在他工作间隙说的,有时是坐在专门给他准备的采访椅上说的,配着他那个朋克发型,变化不同图案的T恤,都是他公司的设计出品,一条沙滩裤,那双著名的拖鞋。他的话在这么些街头潮人的装束中,显得那么不真实,但又是那么可信。

“我将向你展示我的一切,除了FUCK”。与2008年相比,正是因为那么一件F开头的事毁了他演艺圈的发展,制造了他现在这个“唯一的”遗憾。一个人真的会因为做了大家都做的F开头的事,并被公之于众,而成为头上打着烙印的罪犯或某种道德权力的奴隶吗?这公平吗?

今年早春,与陈冠希相关的新闻是一条时尚界新闻,他跟著名的时尚博主SUSIE BUBBLE隔空对骂。Susie在自己的社交媒体点名了陈冠希把“巴黎变得奇怪了”……并且要粉丝去搜一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个什么人。这就是裸的戴罪论,于这个世界到处都存在,人们乐于捉住某个人犯下的某件事,并以此来断定他的一切。如果说这是歧视,陈冠希只有一个人。“艳照门”在欧美可是成名必杀技,到了华人的环境,就成了万劫不复的罪过。

陈冠希应该成为潮人王,不只是他设计的服饰特别潮,先锋,有料。而是他潜伏在他的人生低潮,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对那些唾弃他的人回敬一句:表砸!

上一篇:资本流入是补药还是泻药 下一篇:1212陪伴日,让家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