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位整脊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时间:2022-10-01 02:40:20

仰卧位整脊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摘要: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后关节错缝,临床时有发生。我们采用仰卧位整脊手法治疗46例患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仰卧位整脊手法胸椎小关节紊乱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96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36-01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后关节错缝,临床时有发生。我们采用仰卧位整脊手法治疗46例患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法共计观察治疗46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在15-56岁之间;病程最长20天,最短1个小时。治疗次数多为1次而愈,最多5次治愈。

2临床表现

典型患者在发病时可闻及胸椎小关节突然错位时产生的“咯噔”声响,轻者表现错位节段局部明显疼痛和不适;重者可引起韧带撕裂、后关节错位,表现为“岔气”牵掣肩背痛,且感季肋部疼痛,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深吸气疼痛更甚,以及相应脊神经支配区域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3诊断要点

3.1有外伤或长期不良姿势病史。

3.2临床症状及体征:详见上述“临床表现”部分。

3.3错位节段胸椎棘突或棘旁有明显压痛、叩击痛或棘突偏歪。

3.4X线片:由于胸椎小关节紊乱属于解剖位置的细微变化,故X线片一般不易显示,但X线检查可除外胸椎结核、肿瘤、骨折等疾病。

4治疗

4.1治疗原则:舒筋活血,理筋整复。

4.2操作:

4.2.1松解手法:患者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按揉手法在胸椎两旁肌肉往返治疗3-5遍,然后轻摩背部肌肉3分钟。

4.2.2整脊手法:患者仰卧位,双上肢交叉环抱放于胸前,医者立于患者右侧,嘱患者抬头枕于医者左上肢,医者将患者抱起,右手触至患者胸椎错位节段,手掌平铺,掌心向上,掌心放于错位胸椎处,嘱患者呼吸,当呼气结束的一瞬间,突然发力下压,即可听到复位声。此法适用胸椎各段整复,尤其适合中段。

5疗效观察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42例,占91.3%。好转:症状基本消失,疼痛明显减轻3例,占6.5%。无效:所有症状同治疗前1例,占2.2%。

6典型病例

张某,女,36岁,公司职员,因抬重物不慎致背部疼痛,吸气痛甚,遂来我院就诊。查:第五胸椎棘突压痛明显,伴棘突左旁开1.5厘米处压痛,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采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症状完全消失,呼吸顺畅,活动自如,无复发。

7讨论

胸椎小关节即胸椎后关节突关节,由于胸椎后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冠状面,两侧有肋骨支撑,胸椎的稳定性相对于颈椎及腰椎为强。但是,当突然外力或变换不当,使后关节不能承受所分担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时,就会引起关节突关节错缝而发作本病。因此,治疗的核心为整复关节,使错缝的小关节复位,纠正偏歪的棘突,恢复脊柱的内外平衡,从而解除对周围神经的压迫或刺激,其他症状自然消除。我们采用的仰卧位整脊手法较之俯卧位整复患者更放松,使患者配合更好,更大地提高了疗效。在此向广大同行推荐,希望推而广之,造福人类。

上一篇:杞菊地黄丸对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