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探讨

时间:2022-10-01 02:40:16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37例行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4.7%与对照组的9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疼痛6例,其他症状2例,对照组术后疼痛18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症状性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a)-0057-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可达20%~40%,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肌瘤较大的患者还可触及腹部有包块,压迫症状,并伴有腹痛、腰痛、下坠感等情况。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近几年得到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它避免传统手术创伤大,痛苦大,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并在临床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该研究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观察了该院收治的37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情况,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37例行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0.3±5.9)岁;患者全部为已婚女性,且经相应的妇科、B超检查确诊。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经血增多、经期延长、贫血、痛经等;全部患者病史3个月~7年,平均病史(3.1±1.6)年;其中单发肌瘤21例,多发肌瘤16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8例,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对该治疗均有知情权,并同意应用对应术式。做好常规术前准备,手术于患者月经干净后4~7 d左右进行;术前全部患者均给予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等检查,备皮,禁食。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治开腹治疗,硬膜麻醉下,术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国药准字H31020501),阿托品(国药准字H32021060),入室后监测ECG、HR等指标,行硬膜外穿刺,头端置管,给予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90271),出现麻醉平面后全麻诱导,行常规开腹入腹腔于子宫体部注入6 U垂体后叶素,于肌瘤突出处切开子宫肌层,切除肌瘤;给予观察组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操作方法如下:局麻,穿刺针穿刺股动脉;下入5F导鞘,采用导管分别选择性进行左、右髂内动脉造影,观察患者子宫动脉分支、肌瘤血供情况;确定栓塞方案,一般给予阻断一侧优势供血明显,另一侧栓塞70%左右,减少并发症;如两侧均优势供血,可栓塞达子宫螺旋动脉不显影;导管进入子宫动脉,注意避开宫颈-阴道分支,输尿管、膀胱支等,注入8~15 mL超液态碘油(法国Guerbet公司)+8 mg平阳酶素(争光霉素A5国药准字H23021807)混合后的乳剂栓塞瘤体,将混合了庆大霉素的明胶海绵剪成小块,栓塞子宫动脉近端,明胶海绵(1 mm×1 mm×1 mm)10粒左右,至血流缓慢为止;然后行造影检查,确认供血区无血供后,手术完毕。

影像学检查采用飞利浦Philip iu22超声诊断仪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 Syngo Axiom-Arti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高压注射器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器材选择18G穿刺针、5F动脉鞘,5F猪尾导管,5F cobra导管,5F子宫动脉专用导管,美国COOK公司生产;0.035i超滑导丝,日本泰尔茂株式会社生产。造影剂用量与碘油配制按1∶1。

术后给予全部患者加压包扎,嘱患者平卧休息24 h,给予抗感染、止痛、利尿、补液等治疗。

手术前、后分别行B超检查,测量患者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

于术后3个月内全部患者到院复查B超及CT检查,复查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肌瘤大小,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与术前情况进行对比。

1.3 疗效及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3个月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减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在50%以上,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肌瘤体积缩小20%~50%,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无效,以上改善皆无[1]。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该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例发生术后难忍性疼痛症状;对照组全部出现术后难忍性疼痛,给予对症治疗后全部得到缓解;对照组患者另有4例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其中1例合并肠梗阻,2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行II期缝合,观察组患者2例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排便困难,1例尿潴留,全部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症状性子宫肌瘤是依赖于雌激素生长的,是育龄女性最为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20%~50%。由于肿痛压迫等因素造成患者月经异常、直肠压迫,甚至会引起不孕[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国内的热点[5],在采用这种术式对患者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血供情况进行观察,一般给予一侧阻断,另一侧阻断70%左右,可减少并发症发生[6];在栓塞剂的选择上,临床较为常用的是聚乙烯醇颗粒,作为永久性栓塞剂,且生物相容性较好,该组研究中,采用超液化碘油平阳酶素混合后的乳剂栓塞,碘油作为液体栓塞剂,易于流动,但栓塞导管应避开宫颈-阴道分支、膀胱支等,且注入时应缓慢,让碘油流入瘤体,所以在栓塞进应注意其流向,采用超液化碘油,平阳酶素混合后的乳剂,其疗效与采用聚乙烯醇颗粒较为相同,且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较轻,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有效率(9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说明采用碘油、平阳酶素混合的乳剂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具有有效性与安全性,该组研究与传统术式进行比较,未对栓塞剂使用进行对比,此项有待进一步研究[7]。

该组研究中,通过对分别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组)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后,对全部患者进行复诊发现,患者瘤体及子宫体积均得到明显缩小,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8]。但是在术后疼痛耐受性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近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与文献基本一致[9-10]。

该组研究仅观察3个月的时间,且受条件所限,患者数量相对较少,对于子宫动脉栓塞术的远期疗效及临床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黎菲,陈青.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综述[J].当代医学,2011,17(35):34-35.

[2] 史俊霞.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分析[J.]当代医生.2012,6(1):56-57.

[3] 牛守信.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8):553-554.

[4] 张国福,韩志刚,胡培安等.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症状性子宫肌瘤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2(19):951-952.

[5] 杨继,张慧,张顺仓等. 多发性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治疗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6):831-832.

[6] 吕静.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6(10):569-570.

[7] 王新,李丽伟.碘油-平阳霉素乳剂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103.

[8] 廖东林,樊志勇,黄汝宁.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报告[J].微创医学,2012,7(3):256-257.

[9] 刘颂辉.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50例[J].医学信息,2010,23(2):63-64.

[10] 冯丽霞,刘冬萍,熊宁,等.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0(11):896-897.

(收稿日期:2014-01-19)

上一篇:美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4―氨基水杨酸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