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飞行的经济地理思考

时间:2022-10-01 02:05:52

环球飞行的经济地理思考

摘 要:30多年前,中美两国地理学家克服外交上的重重障碍,实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访美与学术交流,此行被称之为“破冰之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考察过程中,代表团成员注重从历史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视角上看城市、看农场、看设施、看环境、看细节,研判美国城乡现代化建设的面貌与那些美中不足的问题,比较中美两国城镇化、现代化和研究领域的异同。并结合国情,对此次考察作了深刻的经济地理思考,为如何借鉴他山之石发展我国的地理科学起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破冰之旅;经济地理;过度郊区化;精明增长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8-04(4)

时光流逝,岁月如梦,历史事件,追忆如初。中国科学院地理代表团访问美国虽然已过去了30年,但有关当时的背景、机缘、印记和探究却是令人有极高价值的回顾和追寻的,也是令后人感到兴趣浓浓的。

1 背景——令人惊喜的岁月

30多年前,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在世界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国,还没有正式建交。但是,在两国地理学家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外交上的重重障碍与困难,实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访问美国与学术交流。陆大道院士和马润潮教授都称之为“破冰之旅”,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1977年8月,美国地理学家一行10人,多次写信给中国科学院和外交部获得同意后,第一次访问中国,受到了我国地理学界的领导和学者的热情欢迎,他们深深感到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与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美方访问中国后深深感动,他们回国后得到很多大学和基金会的赞许,又热情邀请中国地理学家10人,第二年即1978年秋天回访了美国,并得到美方的全额资助,中国地理学代表团在美国考察了40天,访问了20多个城市和许多大学及科研单位。

美国地理学家和美国朋友们,为了中国地理代表团访问美国,精心策划,专门安排了一次环球飞行的访问考察路线。1978年9月中旬,代表团从北京,飞经法国巴黎,停留两天后飞往华盛顿,在美国各地度过了将近40天的宝贵时光,又从美丽的夏威夷州的檀香山市飞抵日本东京,逗留两天后方回到北京,行程两万多公里。对于中国地理学家来说,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每个人当时那种兴奋的心情,内心的喜悦和高兴的情感自不待言。因为中美两国,由于当时的美国政府敌视我国,50~70年代国际风云变化中,两国关系没有正常化,扑朔迷离的黑夜一直延伸到改革个开放之初。后来由于小平同志的英明果断,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美国政府终于在1979年元月1日承认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我国正式建交了。因此,在建交前夕的1978年,中美两国的地理学家实现了互访,这种胜利果实真是来之不易啊!正如朝霞万道的旭日一同照亮了太平洋东西两岸的伟大国家,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正如长江和密西西比河河水永流不断!

2 印象——城市发展的内涵

虽然我们地理代表团在美国访问考察的时间仅有40天,但我们每到一处都得到很多美国地理学家和美籍华人的热情接待与介绍,在专业知识方面所获甚丰。同时由于各地美国朋友与我们的友好相处,我们在整个考察过程中,更注重从历史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视角上看城市、看农场、看设施、看环境、看细节,研判美国城乡现代化建设的面貌与那些美中不足的问题,比较中美两国城镇化、现代化和研究领域的异同。在1978秋的40天访问考察中,特别是城市发展内涵上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2.1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塑造

美国建国时间不长(从1976年美国独立以来),仅有230多年的历史,但美国工业化、城市化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进入了成熟期,现代化水平与环境卫生等方面却领先全球。没有去美国之前,总认为美国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就是摩天大楼、花园广场、繁华马路、豪华别墅等;其实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但并不是全部,也不是美国城市现代化的真正内涵。

美国在世界上还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以欧洲文明为起点,在一张白纸上画上了美丽的彩画!就城市发展而言,比较合理地界定城市功能定位,突出城市个性,不盲目追求着城市发展规模。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功能单一、分工合理,就是政治性的首都,城市人口仅70多万,50年内增加不到6万人,不像我国的北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交通、文化科学的中心,功能越来越多,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用地不集约化,城市建筑比较单调,城市不断向四面八方蔓延扩张,已经无法控制了?!

纽约市为美国最大的城市和国际性城市,是全球金融、贸易港口和文化信息的中心,集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但纽约州首府不设于此,仿佛经济就是要远离政治。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是一个人口不到四万人的古镇,拥有古老而知名的美国海军学院。其实美国很多州的州政府都设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不像我国大多数的省会城市新的领导都在“做大做强”,人口100万以上,远没有个底?而且“城市病”(交通、环境污染与噪声)越来越严重。

2.2 过度郊区化,但郊区成了有钱人家的“天堂”

美国城市化在80年前完成后,城市中心区日益衰退,往往成为穷人、黑人、年青人集中的地方,也是美国城市犯罪率最高的地方。30年前我们代表团访问底特律、芝加哥、洛杉矶时,美国朋友常常提醒我们。例如底特律和芝加哥,黑人总数占城市中心区的60%,由于美国“白人”优待的政策、种族歧视,黑人和其他民族失业率最高,导致社会安全问题也与黑人青年人有关。因此,中产阶级大部分有钱人都迁往离市区约30~40公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区居住了,郊区又成了有钱人家的“天堂”。这样有不少大中城市沿着公路、高速路两侧无节制地低密度蔓延,当然也靠近森林草地,许多比较豪华的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大多数也布局在郊外,加剧了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由此带来土地、能源、交通成本、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美国也称之为“车轮子上的国家”。如今,美国总人口有3.1亿人,小汽车总量超过2.1亿多辆,平均每户人家都有2辆小汽车,因此,上、下班时小汽车拥挤、堵塞现象常常发生。

2.3 美国人“精明增长”的理念

我们对现代化和大城市里的现代建筑总是以豪华、气派、超前与新奇为标准,注重闹市区建造豪华的宾馆、政府大楼和室内外超标准的装修、装饰。而美国人却注重建筑质量,建筑功能和城市空间的关系。美国朋友经常对我们说,建筑是现代城市的象征,历史的见证,建筑质量是第一位的,许多大型建筑物都是百年大计。不象我国每个城市都在大拆大建,每年都在“老城改造”没个完,建筑质量也不断出问题,到处都是工地,城里找不到几处安静、洁美,引人之处。

美国人对城市用地、饮水资源与历史文化遗迹,非常注意保护。“精明增长”常常深入人心,尤其是城市决策者与规划师们。对于城市郊区的土地、好地严格控制管理、土地混合使用,集约化利用;城市饮水源地、古迹附近,旅游区是绝对不允许建工厂的,水质污染是犯罪性质的。很少见到我国每个城镇的开发区、工业区盲目扩展、用地失控,也见不到中国的大学城、新校区浪费了那么多耕地、好地。美国很多大学占地1000亩的校园,就有3~4万学生;而我国相同规模的大学则占地三、四千亩地。难道我们的领导不知道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吗?就是城里的建筑,除了纪念性、公共性建筑(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少数豪宅外,一般民用建筑、政府大楼没有奢华装修,没有豪华大堂,看上去简洁明了,实用面积大;城乡居民住宅大多结构简单、相对紧凑,经久耐用,甚至原生态的形式。

2.4 环境优美的中小城镇

美国的大城市、超大城市(人口>50万人的)的生态环境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大多数的中小城镇和乡村社区,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是相当优美的。我们自1978年访问美国后,又多次在美国访问讲学,无论是东海岸还是西海岸,也在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参观访问过40多个中小城镇,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大部分地方是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大树草坪、河水洁净、公厕清洁,各类动物与人和谐相处,还可逗乐,特别是校园中的松鼠与水塘中的野鸭、天鹅等等。30年前我们去过科罗拉多大学(在丹佛市北面30公里处的波尔德小城)、阿利桑那大学、乔治亚大学、密执根州立大学等等,虽然是深秋季节,但在那些大学校园和小城镇是丝毫没有秋日的萧条。秋风吹红了枫叶、甚至满地落叶,蓝天明月,空气清爽,加上常绿的古树大树,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秋日景象。由于空气的洁净度高,每天不同的朝霞与落日成为美妙的景色,夜晚,皓月当空、星光灿烂、秋虫吟唱,好像又置身于闹市中的乡间村野,很有情调,很有诗意,很有魅力。

3 探究——地理学研究的前沿

中国地理代表团在黄秉维团长和吴传钧副团长的带领下,1978年秋我们在美国考察了24个城市,16个大学和一些实验室。共40天的紧张而又愉快的访问活动中,我们重点了解美国地理工作情况包括组织机构、专业人员培养和当时地理学研究的前沿等等。

美国的地理工作分散在大学、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三大部门,其中以大学为主,它不仅是文教中心,也是科研的基地。美国全国有1500多所大专院校和职业学院,约有920多所大专学校有地理系或专修科的,美国各大学的教师一般兼职做研究工作。他们的专业兴趣较为广泛,出版各类地理专著非常多。如:华盛顿国民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该会创立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出版通俗而又专业的《国家地理》月刊,派往世界各地的编辑记者有600多人,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一种地理杂志。每期发行达1000万册以上,为普及地理科学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美国地理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全国地理代表大会(称之为AAG),参加人数均有3000多人;中国地理学家近10多年来到美国参会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中2007~2009年每年均有50-60人参加美国的AAG大会。

美国地理学工作者大多集中在:联邦政府的国务院、海军部、空军部、城房建设部、农业部、商业部、内政部、交通部和各州政府、大学中工作。大多数从事外国区域地理、军事地理、城市和区域规划,水、土资源利用和环境等部门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在中、小学和其他专业学校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

美国的地理环境是相当优越的,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国土面积有936万km2,其中20%是耕地,27%是改良草场,33%是林地,9.5%是城镇建筑与交通用地;其余为高原荒漠山地。(而我国的耕地没有美国那么多,中国人均耕地1.2亩,而美国人均29亩之多;中国的沙漠高原冻土的不毛之地却占了26%,美国仅占8.2%,而且美国中西部的高原高山也不完全是不毛之地的荒漠)。因此,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研究的前沿有:①自然地理学对各种地质地理现象,水土资源、海洋极地、气象气候与地理环境的机理、结构、形成规律及其各种模拟、模式研究甚多,而且研究的广度深度也很深入的。②人文地理学研究结合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问题,如:人口、工业、交通、资源、环境、社会、城市、旅游、农业地理等等,近30年来对疾病地理、犯罪地理和军事地理学等也有不少的研究。其中区域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与旅游地理学比较活跃,研究的项目、人员也较多。③遥测遥感、地图编制、地理信息系统也是美国地理学家研究的重点领域,近30年来也发展很快。同时,美国一些大学对国外地理学与政治地理学的研究也十分活跃。

4 借鉴——结合国情思考

30年前,中国科学院地理代表团,访问了美国,虽是“破冰之旅”,但为后来的中美学术交流与互访开辟了新的道路,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是十分明显的。

回国后,我们每一位代表团成员在全国各地(各个大学与研究所)作了全面介绍,展示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特别是我们代表团成员结合国情,对于这一次环球飞行作了深刻的经济地理思考,如何借鉴他山之石发展我国的地理科学起了积极作用。

当然,任何一个成功的经验都不能照搬照抄或去“克隆”!古人云:“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何况,中美两国不仅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不同,而且国土、人口、环境与人均占有资源也有极大差异。美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走过来的路子,有很多好的经验方法,也有惨痛的教训。在地理学发展方面,主要的借鉴好的方面不少,诸如基础研究、实验方法、应用技术与培养人才方法手段等;但也有不好的方面,如:纯理论方法研究较多,结合实际真正为国家建设与地方服务的项目不多,往往研究出来的一些理论方法是束之高阁,闭户造车形式的也不少。

在地理学空间发展方面,美国学者当时已普遍应用计算机和遥感遥测信息科学技术,同时注重野外实地考察,广泛应用定位自动检测记录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这些方面都比我国先进得多。在区域发展的理论方法上常常应用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与生态环境的分析比较方法、比较系统、比较综合的分析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有关中心地学说、区位学说、轴线发展与节点研究,应用不同尺度、时空观念和计量地理学方法,对美国的城市发展、区域建设和环境保护均做了大量的研究、科学积累,资料知识库、发表的论文、专著也较多,也是美国在教学研究中比较活跃的特征状况。总之,我们在美国短短的40多天访问中,要学习、要研究的问题较多,但由于当时我们的英语不够熟练,计算机技术水平也较为短缺,所以能看到学到的亦较为有限。

(姚士谋、黄锡畴、唐邦兴、刘昌明均为1978年中国科学院访美地理代表团成员。本文执笔由姚士谋完成,他是1978年中科院地理代表团访美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

参考文献:

[1] 吴传钧.回忆中美两国地理界交往的开端[Z]//见中美学术交流纪念册,2007.

[2] 中国地理学会.中美学术交流30周年纪念册(地理学)[Z].南京,2007.

[3] 姚士谋,黄锡畴,唐邦兴.美国地理见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 姚士谋.让中美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N].人民日报,1979-01-01.

[5] 马润潮.中美地理学交流三十年回忆纪实[Z]//中美学术交流纪念册,2007.

[6] 姚士谋.美国风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

上一篇:白酒检测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