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范对策

时间:2022-10-01 01:09:11

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范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混凝土结构成为建筑工程项目主要的结构。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配合比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具有价格低廉、原料丰富和生产工艺简单的优点,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受混凝土材料本身性质以及施工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比较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的裂缝类型进行了认识,并在分析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防范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裂缝;成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不仅具有价格低廉和原料丰富的优点,混凝土结构还具有强度等级范围宽、耐久性好以及抗压强度高的优点,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受混凝土材料本身性质以及施工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比较容易出现裂缝,包括沉降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和徐变裂缝等。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裂缝严重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要规范设计和施工流程,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材料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材料主要是由水泥、外加剂、骨料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性质。混凝土原材料含泥量超标、骨料的粒径过大以及水泥用量的增多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增加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机会,严重时还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爆裂性裂缝,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收缩造成的裂缝。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现场施工,施工流程大致上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混凝土输送和灌注以及混凝土养护等。混凝土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混凝土才能完全的硬化成型。但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较快,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较大,混凝土就比较容易出现横向收缩裂缝和竖向的收缩裂缝,在裂缝不能协调一致时,混凝土就比较容易出现收缩裂缝。

3、温度裂缝。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在秋冬和早春等比较寒冷的季节比较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这些裂缝主要是由温差造成的。混凝土的典型特点是热胀冷缩,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受到外部温度的影响,在外部温度变化时,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很容易发生形变,当外部附加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的自身抗拉能力时,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温度裂缝。此外,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性质也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4、荷载造成的裂缝。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中人口数量的增多带动了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高层建筑本身的荷载较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来进行。但是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很多裂缝都是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的。混凝土结构需要一定时间的硬化成型,在混凝土结构达到施工要求的强度之后才能拆除模板,但是拆模操作不当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过早荷载,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裂缝。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1、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裂缝有干缩裂缝、塑性裂缝、沉陷裂缝以及温度裂缝,混凝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施工人员要在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的指导下选择收缩性较小的、中热或者是低热的水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施工人员要注意混凝土搅拌的均匀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搅拌完成,混凝土要进行分层的振捣,振捣间距在30cm左右。

2、合成纤维的掺加。施工人员可以在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中掺加合成纤维,减少裂缝的产生。合成纤维不仅可以预防早期性的裂缝,还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之后使混凝土结构仍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和延性能力,降低混凝土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整体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

3、混凝土浇筑的控制。混凝土灌注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多是进行现场的浇筑,混凝土通过搅拌运输机以及料斗和皮带运输机运送到现场,混凝土浇筑包括了推移式连续浇筑和分层连续浇筑。在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缩短混凝土灌注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要和初凝时间大致相同。此外,混凝土摊铺厚度要根据混凝土和易性以及振捣器作用深度来确定,泵送混凝土的厚度在600mm以下,而非泵送的混凝土摊铺厚度要在400mm以内,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

4、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是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规范和规定的养护时间来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创造混凝土硬化的湿度和温度条件,养护方法包括了蒸汽养护、自然养护、蒸压养护以及干湿热养护等,混凝土养护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的降温工作,在混凝土浇捣成型以后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使用湿麻袋和薄膜等进行养护,防止裂缝的产生。

三、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1、表面修补法。受施工和混凝土性质的限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加强预防措施之后还要对已出现的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避免裂缝向严重的方向发展。表面修补法式一种常见的比较简单的修补办法,可以进行深进裂缝以及对结构的承载力没有影响的裂缝的处理。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裂缝处的表面涂抹沥青、油漆、环氧胶泥或者是水泥浆等防腐材料,避免混凝土材料的继续开裂。

2、结构加固法。在混凝土裂缝的深度和宽度比较大,混凝土的裂缝已经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施工人员就要使用结构加固的办法来进行处理。结构加固的办法有多种,包括加大截面面积、进行预应力加固、增设支点、构件角部添加包型钢以及喷射混凝土等,可以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此外,施工人员也可以使用灌浆封堵法来进行混凝土裂缝处理,将胶结材料压入裂缝,起到封堵裂缝的目的。施工中常用的胶结材料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甲基丙烯酸脂和水泥浆等。

4、混凝土置换法。混凝土裂缝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此时,施工人员要使用混凝土置换办法来进行混凝土的置换,剔除已损坏的混凝土,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普通混凝土或者是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来代替原有的混凝土结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整体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中还存在钻孔嵌塞法、自闭合法、附加钢筋法、粘贴法以及柔性密封法等多种裂缝处理措施,施工人员可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来选择合适的裂缝处理措施,提高裂缝处理的效果,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混凝土结构成为建筑工程项目主要的结构。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配合比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具有价格低廉、原料丰富和生产工艺简单的优点,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受混凝土材料本身性质以及施工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比较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要规范设计和施工流程,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广锋,赵丽梅,谢彦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17)

[2]徐晓辉,范颖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6)

[3]车福星.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4)

[4] 王清泉,张凤林,姜桂平.浅述外墙外保温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3)

上一篇:陕北某煤矿工业场地黄土高边坡FLAC3D模拟分析 下一篇:浅议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给农业灌溉带来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