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防自动气体灭火系统安全性解析

时间:2022-10-01 12:45:55

关于消防自动气体灭火系统安全性解析

摘要:系统的介绍了气体灭火系统设置安全部件的目的、设置要求等,确保在需要灭火时能立即施放灭火剂设施安全高效的灭火。

关键词:气体灭火;设置功能;安全部件

一、概述

气体灭火系统除了良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之外,设置安全部件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气体灭火系统不但要求其本身达到安全要求,而且要求其所处的环境达到与之相应的安全条件。

二、气体灭火系统自身的安全部件说明

1、火灾声光报警器

火灾声光报警器是一种设置在现场的火灾报警信号设备。安装在现场的火灾报警信号器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启动,发出强烈的火灾报警信号,提醒防护区的人员迅速撤离防护区。

气体灭火系统喷放灭火剂之间一般有20~30s的时间间隔,这给防护区内的人员提供了撤离的时间。防护区内部和外部场所,均设置火灾声光报警器。

2、放气指示灯

防护区入口设置气体灭火剂喷放批示灯,目的在于提醒人员注意防护区内已喷放气体灭火剂不要进入里面去,以免受到火灾或灭火剂的危害。提醒防护区的人员迅速撤离防护区。

3、预防慢性泄漏误动作装置

预防慢性泄漏误动作装置是用来消除慢性泄漏而产生气体灭火系统误动作的装置。慢性泄漏会带来压力的积累而导致误动作。

为消除气体灭火系统误动作的可能,在气体灭火剂储瓶容器阀下游的封闭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安装预防慢性泄漏误动作装置,其配置数量与启动气体储瓶的数量相等。在启动气体储瓶容器阀下游的封闭启动管路应安装预防慢性泄漏误动作装置。

4、安全隔离装置

安全隔离装置由安全隔离按钮和安全转换开关两部分组成,安全隔离按钮与紧急启停按钮安装在一起,安全转换开关可以安装在气体灭火控制盘或瓶组间内。

气体灭火系统在手动控制启动方式时,火灾自动报警器、气体灭火控制盘和安全转换开关都处于手动。当防护区发生火灾时,应同时按下此防护区的安全隔离按钮和紧急启停按钮。气体灭火系统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火灾自动报警器、气体灭火控制盘和安全转换开关都处于自动。

气体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的安全隔离装置可以防止系统的误动作。误以为手动报警按钮或其他情况下意外操作紧急启停按钮,系统不会启动;受到雷击等引起的脉冲电流,系统不会启动。

5、防护标志

为了提醒进出防护区的非专业人员对气体灭火系统的注意及促使其了解气体灭火系统所应注意的安全措施,设置警告标牌。

6、气笛

气笛安装在气体灭火输送管路上,当灭火剂喷放时,利用气体灭火剂的流动发出声响提醒人们注意。

7、加臭装置

加臭装置安装在灭火剂输送管路上,当气体灭火剂喷放时加臭装置受压而释放出某种特殊的气味,与灭火剂一起进入保护区或其它灭火剂容易聚集的场所引起人员的警觉。

8、检漏装置

检漏装置的设置是为了检查气体灭火剂储瓶和启动气体储瓶的泄漏情况,避免因泄漏过多的气体灭火剂在火灾发生时影响灭火效果和泄漏过多的启动气体而无法启动气体灭火系统导致灭火失败。

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

⑴称重装置称重装置用于对利用自身蒸气压来喷放液态灭火剂的气体灭火系统上。如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三氟甲烷(HFC-23)灭火系统等。

⑵压力显示器 根据降压力降来判断灭火剂是否泄漏。压力显示器用于利用加压动力气体来喷放的气体灭火系统和以气态储存的气体灭火系统上。前者如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等;后者如混合气体(IG-541)灭火系统,氮气(IG-100)灭火系统等。此外,启动气体储瓶也是利用压力显示器检测启动气体是否泄漏。

⑶液位计用于气体灭火剂在储存容器的液位随储存温度变化不明显,利用加压动力气体来喷放的气体灭火系统和以液态储存的气体灭火系统上。如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等。

9、安全泄压装置

安全泄压装置安装在气体灭火剂储瓶容器阀、启动气体储瓶容器阀和集流管上。在非正常升压情况下释放气体灭火剂或启动气体以确保灭火剂储瓶、启动气体储瓶和集流管的安全。由于安全泄压装置的存在,杜绝了灭火剂储存容器、启动气体储瓶和集流管产生物理爆炸的可能。

10、控制方式的转换装置

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最高浓度(NOAEL)的防护区或采用二氧化碳灭火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气体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三、气体灭火系统应用场所的安全说明

1、泄压口

泄压口是指设在防护区外墙用以泄放防护区内部超压气体的开口。泄压口是用来泄压以保护防护区围护结构的完整性,防止围护结构因超压而遭到破坏。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气体灭火剂中除了IG-100氮气灭火剂之外,比重均比空气大,容易在防护区下面扩散。泄压口的位置应开在防护区的上部。《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在外墙上,其高度应大于防护区净高的2/3。当防护区设有防爆泄压孔时,可不单独设置泄压口”。不同的防护区围护结构有不同的允许压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是根据防护区的实际条件,经过计算得出的。

设置气体消防的区域为重要场所,并且还有洁净度、温度和湿度相对恒定等要求。因此:

泄压装置能够同防护区的隔墙一样,具有保温、防盗等功能,确保使用要求。

泄压装置能够根据防护区不同的允许压强,设置不同的泄放动作压强,即当防护区压强超过泄压装置的泄放动作压强时,泄压装置能自动打开进行泄压;当防护区压强低于泄压装置的泄放动作压强时,泄压装置可自行关闭。

2、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当防护区内发生火灾时,燃烧生成大量有毒气体,例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等;产生悬浮在大气中可见固体和液体颗粒烟雾;形成热气的对流与辐射。

一旦发生火灾而喷放气体灭火剂,防护区的气体灭火剂会对人员产生危害,如二氧化碳灭火剂等会产生窒息等。

在防护区发生火灾和灭火过程中为了保证人员安全,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用品。气体灭火系统应设置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3、机械排风装置

一旦防护区发生火灾喷放气体灭火剂,防护区内除了有气体灭火剂之外,还有大量火灾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为了尽快排出防护区内的有害气体,使人员能进入里面整理火灾现场,恢复正常工作条件,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和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

由于一般气体灭火剂比空气重,往往聚集在防护区低洼处,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难以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法将气体灭火剂排除。因此,应采用机械排风装置,并且排风口应设在防护区的下部,一般要求排风口设在离地面高度46cm以内。排风量应使防护区换气4次/h以上。

4、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从保证人员的安全角度出发,防护区应有能在30s内使该区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在疏散走道与出口处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5、储存装置的环境

气体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安装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环境温度符合产品要求,且干燥、通风良好,如七氟丙烷和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环境温度为-10~50OC,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环境温度为0~49OC等。

⑵空气中不得含有易爆、导电尘埃及腐蚀部件的有害物质,否则必须予以保护,系统不得受到震动和冲击。

⑶储瓶间应设在人员易于接近,出入方便,且不得引起火灾的房间内等。

四、结论

在符合相关的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法规和标准前提下,坚持科学合理的设计、优质的施工质量和良好的运行维护,努力创新,积极应用气体灭火系统自身的安全部件和应用场所的安全部件,提升气体灭火系统整体的系统安全性,为广泛应用减少后顾之忧,确保灭火系统质量优良、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07S207,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与建筑灭火器配置

GB 50263-19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93-19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上一篇:港口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思考 下一篇: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