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与反思

时间:2022-10-01 12:06:34

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与反思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小组中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促进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就在于为学生创设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09-02

1合作学习的内涵

何为合作?《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心理学大词典》定义为:“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完成某一行为,是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合作学习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很快在欧荚各国及日本等国流传开来。建构主义认为[1],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教学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而合作学习就是建构主义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是透过学生分工合作以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课堂上的多向交流,构成群体学习的交流模式。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陪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承认,其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张扬个性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对学习有信心;合作学习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相互间的关心和帮助,使师生在多维互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最新研究表明:[3][4]“合作学习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结果是非常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效果。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影响其将来在社会的生存方式。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成为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创新性人才的有效教学策略。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合作学习不等于简单地把学习者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小组形式的学习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称其为合作学习。只有在这些条件满足时,小组形式的学习才比竞争学习以及个别化学习有更好的教育意义。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 科学分组,明确职责合作学习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是科学分组、明确职责。小组分组不能过于随意,各小组的划分应该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划分的,每组人数应控制在4-6人,基本原则仍然是越小越好。合作小组维持的时间越短,小组的规模应该越小,因为小组规模小时,学生就难以逃避责任,从而不得不对小组作出自己的贡献,学生努力的程度就加大了。

小组内的角色和分工要明确,一般包括: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组长是活动的组织者,主要负责提醒各角色按顺序并围绕研究问题发言,控制的。在小组刚建立时组长可以选择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这样有助小组尽快形成一种交流的好习惯和氛围。在小组形成了相互合作的风气后,组长可以定期轮换。记录员的主要责任是负责记载小组交流讨论的结果。汇报员的主要责任是汇报小组交流讨论的结果。检查员的主要责任是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并将之反馈给教师。

2.2 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首先要考虑合作的目标和内容是否合适,内容是否值得合作,能否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小组为教师打开了一扇走进学生心灵的窗户。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互动过程,并以此来评估学生的学业进步情况、人际交往情况。教师要适时的进行干预,教授学生任务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技巧,提供有建设性的信息,建议学生使用一些更加有效的共同学习的方法,促进正学习迁移的发生。

2.3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估不仅仅是给学生打分,关键是要评估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理解和保持。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提高合作意识及合作学习技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常用的评估方法有:测试、写作、陈述、档案袋、观察、面试、问卷、学习日志和自己等。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小组自评、小组之间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伴随着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及时的对在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方面有进步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请这些小组介绍他们的合作成功的经验。由于这些经验来自于自己的同学,学生们对此很容易接受,觉得比较容易操作,并能引起学生的反思,学生对实际的合作学习过程的反思,有利于他们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提高,从而促进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

3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

本人从事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工作,选择两个平行师范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在开始上课时,就将实验班分成每组4-5人,共计9组的合作学习小组,在分组时要求男女搭配合理,并推选各小组小组长。每组共同讨论,选择一节教材内容作为合作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其所选择的章节内容,进行具体教学指导,然后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在课程讲授到该章节内容时,由该小组选派一名成员进行讲授。教师按照其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方法的使用、课件的制作以及对前沿知识的涉及情况进行小组计分,该分数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总成绩中。课程结束时,实验班每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结,并写出总结报告作为分析研究之用,体验自身的成长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各小组相互交流经验体会,共同体验进步。在对实验班进行合作学习教学中,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学期末收集两个班学生的本课程考试成绩,学生的评教分数和学生对本课程的态度调查,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实验班成绩远高于对照班成绩,且差异显著。这表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实验班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对教材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所以表现出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班成绩。学生的评教分数和学生的态度调查结果反映出,实验班的成绩略高于对照班,但差异不显著。这表明教师在实验班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提高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表明教师在两个班的教学中还是比较公平,并未有主观偏向,也未见主试效应,这可以证实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真实性。

4结论

合作学习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一种教学思想的改革。与高中教育不同,大学教育除了要重视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主动获得;而大学教育在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获得。这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固然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实践经验,但毕竟有方方面面条件的制约与限制。况且在大学环境下,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在教学中度过的,如果能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能较好的合理利用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去主动的探索前沿领域知识,会非常有助于学生自身创新思想、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并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其走向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也体现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的。而给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自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具有重要作用。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在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表现的更为放松、友好、合作和相互促进。教师借助于这个平台,对学习活动有了更多的监控,与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而“教师对每个学生越关注,教学就越有效。”[2]学生借助于这个平台,感受到被期待,感受到同伴间的交流和合作,并有了更多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同时也有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学生带着某种期望走进教室,经过一番思想较量,带着一份自知和期待走出教室,他们对自己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对同学和老师也会有了一份新的认识,同时对知识也会有了一份新的认识。这种感受是传统教学方法所难以做到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要搞好合作学习就是有切实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要通过完善评价机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和使用是有一个过程的。师生之间的合作,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成为“一个兼职的导游”[2],而这种教学观的改变是要一个过程的。对合作学习的正确认识是教师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教师认识水平的提升是实行合作学习的有力保证,只有具备相应的合作学习理念,才能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和解决进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合作学习的理论在学术界已经基本成熟,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使用和掌握,也是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反思。在实践中要真正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确是需要教师付出超过常规教学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对学生而言,首先,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本身也就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生生交流缺乏的弊端。在实际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的确也认识到,个体的成功有赖于体认到的帮助,个体的成功是建立在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合作协作的基础上的。同学们在收集资料、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相互协作,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知识和能力得到共同提高。教师通过听学生试讲,对学生有了一些惊喜的发现,发现学生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考虑问题,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后的交流中,能够感觉到同学们对所上课程有了明显的兴趣。通过同学的总结报告,可以感受到同学们探究能力的变化和提高。同学们都认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并希望以后有机会在进行试讲。有同学在总结中写道:“希望老师以后能提供这样的机会给我们,不仅可以锻炼我们能力,展现个人风采,还能增强同学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师生的互相理解,让我们体会到老师的不易,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在个别访谈中,学生们认为,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掌握了收集资料和制作课件的方法。有学生写道:“这次实践,总体上促进了我们学习的自主能力,更多的是锻炼了自己,使自己对于研究知识方面增加了方法,增添了经验。”

最后,合作学习使学生对教师工作和教学过程有了更多而深的认识。有同学在总结中写道:“以前总以为讲课有什么难的,不就是站在讲台上,把课本上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就行,有什么困难的。然而,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发现当一名老师真不容易,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还是面对着自己熟悉的同学,就感觉到如此的困难。虽然经过几天的准备,要讲的内容早已熟记于心中了,但当站在讲台上时,还是有些紧张。通过这一次讲课,我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更让我理解了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做老师也不容易,别看他们站在讲台上那么潇洒自如,其实他们为了讲好一节课,不知要准备多长时间,有多辛苦。”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通过这样一次亲身体验,学生们已经对教师角色有所认识,也并将有助于其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5反思

5.1 合作学习教学环境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良好保障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者学习方式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撑,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从教学环境角度分析,有效的合作学习首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空间的合理安排,包括教室座位的安排,将社会因素引进课堂等。限于教室硬件条件,没有办法在课堂上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实验班分成了学习小组,但限于学校多媒体教室都是固定座椅,没有办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开展沟通和讨论。同时还需要教师在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建立和谐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对于教室里面太吵闹时,要及时给以提醒,不要影响其他小组的讨论。和谐氛围包括小组成员间的良好关系,成员间所建立的相互信任关系等等。

5.2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小组的指导工作虽然对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指定了由小组长负责,但由于教师工作之余与学生接触不多,对学生课件的制作、课前试讲以及资料的查阅缺乏深入指导。在以后的合作学习实践中要切实加强教师对各学习小组的指导工作。

5.3 要切实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尝试成功的快乐,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在实验中也发现有个别组,其中有个别同学有依赖心理,主要依靠小组长来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以后的深入研究中,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力图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以及加强评价力度来完善评价机制,评价要及时客观,进而增加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另外,小组合作交流前应该给成员分配好角色:组长,记录员,计时员等,让各个成员明白自己担当角色在小组中的作用,学生有了责任感才会在讨论时尽其职责,同时不定期地轮换角色,让学生尝试担当不同角色,获得不同方面的经验。然后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兼与指导与调控作用。发现小组交流有困难或者讨论气氛不高时应该及时给与指导,对于个别喜欢“搭车”的成员,应该及时加以了解和帮助,让他真正融入到合作学习小组中去。

5.4 理论要付诸于实践,的确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合作学习的理论在学术界已经基本成熟,但在实践中要真正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确是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心血,并需要的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可以说,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5-187.

[2][美]约翰逊著,伍新春等译.合作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8.130.112.

[3]何裙裙.英国一项基于物理概念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评介.教学与管理:2009(36):159-160.

[4]吴玉梅.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形式与政策”课中的运用及效果探析.安康学院学报,2010(3):115-116.

上一篇:色相环的联想思维与创意设计 下一篇:语境与二语习得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