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皖北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研究

时间:2022-09-30 11:39:12

皖南皖北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研究

摘要: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限,分为皖南、皖北和皖中三大区域,受地理位置、文化环境和相关政策影响,皖南和皖北在经济和金融上有着较大的发展差异。本文对安徽省皖南皖北重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数据,经系统的统计和比较,描绘皖南皖北地区金融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策略,加强区域内协调发展,减少区域经济差异,促进整个安徽省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皖南,皖北,金融产业,发展策略

1 安徽省皖南皖北区域的差异

1.1 皖北区域

皖北地区指淮河流域的阜阳、淮北、亳州、宿州、蚌埠和淮南六市。皖北地区国土面积土地面积39149平方公里。总人口常住人口2609.7万人。

经济上:主要由蚌埠经济区、淮北经济区、阜阳经济区组成,属于淮海经济区范围。皖北地区2013年的GDP总量为5398.9亿元,占全省比率的27.80%,

1.2 皖南区域

皖南地区指安徽长江以南的芜湖、马鞍山、宣城、黄山等地区,面积36535平方公里,人口1058.78万。

经济上主要由芜湖经济区、安庆经济区、徽州经济区组成。属于皖江经济区范围。调研资料显示,皖南地区2013年的GDP总量为7266.63亿元,占全省比率的37.39%。

1.3 地区差异对比

皖南地区城市较为密集,目前沿着长江形成皖江城市集群,各个城市协调发展,分工明确。随着长三角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皖南地区有着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随着经济空间的拓展,皖南地区的金融产业也在迅速发展着。仅芜湖市来说,已建立了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安徽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安徽长江股权交易所、安徽长江金融资产交易所、安徽长江农林产权交易所等五大交易所。另设有设有金融票据信息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票据交换等服务。

相对来说,皖北地区处于平原地带,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但也造成了城市分布较为松散,农村人口庞大,城镇化率较低,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目前来看皖北地区没有部级的发展战略,但是河南省的中原规划区,将部分皖北地区划入。安徽省对皖北地区暂时也没有大的发展规划。另外由于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市场并不完善,资本进入较为缓慢,金融产业的发展也较为滞后。目前未建有皖北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

1.4 区域差异研究的意义

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这种政策在带来国民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和区域经济差异的问题,过大的经济差异会导致社会的分化和对立,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根据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如果一个地方形成区域差异,不发达地区就会形成高地效应,人才、资源和资金就会流出,导致地区经济体系不发达,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长此以往,该地区区域产业将向低水平,规模小结构发展。从而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中供给和需求死循环,地区经济上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金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从而引起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增高,风险加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会加剧区域间的贫富差异,不仅会影响区域总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加快研究并减少区域的经济差异,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刻不容缓。

2 造成皖南皖北金融产业差异的原因

2.1 文化差异

皖北地处黄淮平原地区,自古以来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因此当地人民有着较为强烈的农业思维,注重家庭和宗族,安土重迁,勤劳朴素,思想较为保守,自给自足,而不愿与外部发生贸易联系。

而皖南地区处于黄山和天目山山系之中,地形崎岖,不易发展农业,故向工商业发展。明清时期的徽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也造就了皖南人思想开放,敢于拼搏,精于管理,善于与外交流的工商业思维。

2.2 政策倾斜

皖南地区有着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依托长江和新安江可以直接和发达的长三角联系,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皖江城市带作为部级区域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补助和土地使用等方面都给予极大的支持。安徽省层面来说,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承接产业转移,监管上采用宽松式管理,以促进经济产业的发展。大量经济活动,必然促进金融产业的发展,皖南地区目前已形成以芜湖为金融中心,辐射整个皖江地区的区域金融形势。

而皖北受区位、经济等限制,一方面与发达地区接触机会较少,省外资金投入较少,人才大量流失,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省内对皖北地区的扶持政策较为少,也没有部级的战略规划。多方面原因导致了安徽皖北经济地区发展的落后,相对应的金融产业链也是较为不完善的初级阶段。

2.3 产业差异

皖北地区人多地多,第一和第二产业所在比率较高,能占到70%以上,第三产业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整个皖北地区,农业还处于上世纪家庭式承包经营传统模式,产品类型多为麦稻,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这种模式的竞争力较弱,利润空间较小,工业较为发达,多为大型企业,旅游业等服务业不发达。金融市场羸弱。

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是较为先进的精细化,多样化种植,产品类型多为果蔬,利润空间较大。小微企业相对较多,潜力较大。金融机构众多,品类齐全,有较大的金融市场,金融产业发展强劲。

3 加快皖北发展,减少区域差异

安徽的崛起绝离不开皖北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金融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促进皖北的发展就要狠抓皖北的金融产业的发展。

3.1 政府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需加大对皖北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鼓励省内外的金融机构在皖北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扶持中小企业,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2 经济方面:

引导资金流向,强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体系,完善经济结构,协调本区域内各地的经济发展,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向发达地区靠近,积极承接有利本地区的产业。积极寻找未被开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3 社会方面: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投资,培养新型人才,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调研显示,我省大部分地区市民的金融素质水平较低,基本没有有关的理财知识,要积极引导市民进行理财和投资,创造有利于金融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4 总结:

对比皖南皖北金融产业的发展,发现两地金融差别,着重于皖北金融产业的发展,促进皖南皖北地区的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更利于提升安徽省金融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减少区域间金融差异,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整体协调安徽省的发展,促进中部的崛起。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皖政〔2011〕114号)[EB].2011-11-15

[2]李建.金融学[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黄滢晓,汪慧玲.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与贫困关系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 2007, 216(12):83-86

[4]高延鹏.吕贵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 2009, (5):272-273

作者简介:

左杰(1994-),男,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和区域经济

夏鹏(1995-) 男,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张春雪(1995-),女,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

肖婷婷(1995―),女,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上一篇:新型钻孔封孔工艺应用 下一篇:云计算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