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9-30 11:09:01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市场经过长期的改革发展已经基本全面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为创建更加完善的经济市场条件必须通过改革利率市场标准,以促进经济市场配套制度的合理性建设,利率市场化进程是以基准利率的实施为基本要求。中央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货币调控中心,于本世纪初期率先提出将Shibor作为我国经济市场基准利率的观点,通过长期的培养手段,Shibor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已经被逐渐确定。文章简述了当前Shibor在中国经济市场中的运行表现,并分别从基本利率的内涵、判定以及测控性质等方面论述了Shibor在我国经济市场中推出、运行的可行性。

关键词:Shibor 中国 经济市场 基准利率 可行性 测控性质

Shibor,全称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为适应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而推出的基准利率培育目标。自Shibor推出后始终被政府、金融市场以及经济学者等相关领域视为重点关注课题。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因此Shibor也将是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实现高效、优质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当前Shibor在中国经济市场中的运行表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市场一直走在市场机制探索的道路上,金融管理部门特别针对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多元金融主体提出了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希望金融机构定价能力得以强化以完善市场机制的建设。在这一特殊经济背景下,利率市场化被作为金融市场建设与完善的重要要发展目标。目前,Shibor在我国经济市场中的运行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价类型众多,有多个期限组合

中国经济市场中推出的Shibor包括必报品种以及非必报品种,其中的期限结构从一周至两个月不等,整体上看,期限组合具有多样性。

(二)针对报价行采取较高审核标准,代表意义突出

根据金融市场统计年鉴数据显示,Shibor基本是由主流商业银行机构组成统一报价团,在金融市场中拥有较为优势的交易地位,市场活跃度充分且具备一定的信誉保证。Shibor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不断吸取金融市场中具有优质条件的金融机构,使得报价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代表意义十分显著。

(三)交易量主要集中在短期品种,整体交易结构不均衡

市场投资者在选择交易品种过程中倾向于选择隔夜期限以及一周期限,中长期期限品种交易活跃度不足。通过解析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数据可以得出,目前短期利率品种交易表现较为显著,在2012年,短期利率品种占据了最大的银行间拆借比重,而中长期的期限品种始终难以获得市场主体青睐,交易量持续萎靡。

二、基准利率在我国经济市场中推出、运行的可行性标准

(一)基准利率的内涵

金融市场的运作需要借助基准利率的确定来构建完整的利率体系,基准利率能够十分清晰、具体的表现出金融市场中的整体利率表现,同时也使得相关利率标准发生变化,能够为金融市场中的衍生资产进行定价。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利率推出与运行都需要通过系统的判断模式来确定其可行性。

(二)经济市场中基准利率运行的可行性判断

1、从可测价值进行判断

首先,金融市场中基准利率应具有清晰的市场定义,能够较为简单地进行观察与测试;其次,金融管理部门能够通过较为快速、便捷的方式对金融数据详情进行提取、观察与分析。

2、从可控价值进行判断

能否为货币当局提供基本的控制条件与环境从而实施金融调控政策、手段成为基准利率能够在市场中运行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3、从基础价值进行判断

金融市场中的其他利率标准应建立在基础利率标准之上,与基础利率标准的变动保持相对统一。

4、从相关价值进行判断

金融市场中的其他市场利率以及政府采取的货币调控手段等都保持着相对密集的联系性,基准利率必须具有优化市场资本利用的基础功能,帮助金融市场中主体活动符合科学性与合理性标准。

5、从稳定价值进行判断

基准利率作为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必须具备相对的稳定价值,面对来自市场、政府等干扰环境依然保持基本常规的定价功能。

三、Shibor在我国经济市场中推出、运行的可行价值论述

(一)Shibor的可测价值分析

为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机制,建设规范、全面的市场运营制度必须通过培育基准利率来实现,Shibor是我国货币管理机构重点培育的利率品种,借助金融机构中心最为先进的技术渠道,对具有代表性的银行企业报价进行审核、统计,求出金融市场中的通用的算术平均利率。Shibor采用的计算方式能够直接、透明地将金融市场基准利率进行定义,同时,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较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分析、监测Shibor数据,促使其可测价值能够在我国金融市场中较为完美的运行。

(二)Shibor的可控价值分析

Shibor是在具有代表性的银行机构报价计算基础上获取的算术平均利率。Shibor在金融市场中能够为中央银行提供十分广阔的调控空间,同时能够在Shibor之下实施多项金融市场调控办法。以报价行作为调控枢纽间接促使Shibor在市场中的报价发生变动。此外,Shibor与其他基准利率相比具有更为全面的期限结构组合,方便我国货币调控管理中心对金融市场中不同期限的利率标准进行合理调节。总体上看,Shibor所具有的可控性价值能够与中国金融市场较为完美的适应。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基准利率可行性判断标准论述可以说明Shibor在我国金融货币市场中已经具有基本的运行价值也表现出基本的运行雏形,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肩负着十分重大的任务使命,但由于货币市场中涵盖的交易活动类型复杂、多样,单一的凭借Shibor始终不能主导整个市场利率体制。

参考文献:

[1]李东荣.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李东荣在2010年度Shibor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货币市场,2011,06:4-8

[2]苏昌蕾.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运行:现状、问题与对策――兼论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可行性[J].吉林金融研究,2011,07:5-9

上一篇:科技金融的运行机制和探讨 下一篇:地质勘察行业市场融资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