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活动设计

时间:2022-09-30 10:13:14

《声音的产生》活动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粤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振动与声音”主题的第一节《声音的产生》;本主题由“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乐声与噪声”三个小节构成,本课属于第一小节。需两个课时完成。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寻找乐器发声的部位,从而指导学生通过试验,探究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第二部分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不同,通过试验引导学生探究声音大小,高低的原因;第三部分拓展,利用所发的试验材料(玻璃杯。水,筷子)演奏简单的乐曲。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试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试验探究出声音大小,高低的原因。

2 通过自己制造和模仿声音,探究声音产生的过程。

活动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音叉、小槌、小鼓、豆子、口哨、玻璃杯、水、筷子。

2 演示实验材料――音叉、小槌、小鼓、古筝、玻璃杯、水、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什么才赶紧回到教室的?(上课铃声)哪上课铃声是提醒我们干什么的呢?(上课了,该回课室了)是的,那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有铃声,还有一些什么声音呢?(学生举例。)

同学们知道的声音真多,那对于声音,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没有什么想知道的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

同学们非常的善于思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二、制造声音

1 演示乐器,制造声音。(拿出音叉、小槌、小鼓并敲打发出声音来。)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老师是怎样让音叉和小鼓发出声音的呢?(敲打)

2 讨论,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方法能让这些乐器发出声音呢?这些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将你所发现的记录在老师发的空白纸上。)

3 刚才老师用乐器发出了声音,那现在你们能不借助任何乐器全凭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吗?请学生示范。

三、探究声音

1 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同学们比老师厉害,能不借助任何的工具发出声音;那这些声音都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请学生回答并演示。)

2 实验证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同学的猜测到底是正确的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试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1)给每组发放实验材料:音叉、小槌、小鼓、豆子。)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准备了实验材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材料设计出试验方案。

(2)材料发放后,请每小组的组长领取材料并说明试验后要将结果记录在老师发放的空白纸上,组长在交回材料。

(3)试验一,请同学们拿起音叉,用小槌敲打音叉,然后用手轻轻的抚摸音叉,你感觉到了什么。

(4)实验二,请同学们把小鼓放在桌面上,在小鼓上放上豆子,然后用小槌敲打鼓面,发生了什么?

3 小组汇报:经过各组的试验,得出结论: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四、拓展:制造,模仿声音

1 探究声音大小的奥妙

(1)现在我们知道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声音大,有些声音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2)科学探究:老师这里有一些口哨,请同学们用这个口哨吹出不同大小的声音,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口哨声音大小不一样的原因。

2 探究声音高低的原因

(1)通过刚才的试验我们又发现了关于声音的新秘密,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声音除了有大小之分外还有什么特点?请举出例子。

(2)是的,声音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高低之分;我们常说的男高音,女低音;乐器上的高音和低音等等都是声音高低不同的表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声音的高低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试验:首先,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演示古筝的高音和低音,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古筝能发出高低音的原因在哪里!(以小组为单位。)

3 拓展,用简单的器材。自己创造出不同高低,不同大小的声音

(1)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玻璃杯、水和筷子,我们能让它们发出悦耳的音乐般的声音吗?(学生探讨)怎样做到呢?

(2)好,现在老师就把材料交给大家,请同学们用今天我们所学到的知识,用水、玻璃杯、筷子演奏一首动听的音乐。

上一篇: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下一篇:灵动中激发学生尝试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