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课堂提问,出彩的教学效果

时间:2022-09-30 10:03:11

巧妙的课堂提问,出彩的教学效果

一次在校外的《认识分数》的公开课,课件做得美轮美奂,让人惊叹。然而不管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总是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

听到这儿,笔者不禁要问:“这样的课件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的设计,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上数学课还是为了看图说话?”其实,我们的问题设计要紧扣数学内容,并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要与时代俱进。像这样的问题创设无法达到数学课堂的目标。

一、提出的问题缺乏新意,没有“宽度”

教师经常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数学情境提出问题,这样能有效地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创设同样情境次数的增加,学生经常受到相同的或是相似的情境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也随之减弱,效率也越来越低。于是就会出现在课堂中,教师的举例刚刚说完上半部分,学生就能接触下半部分了。这主要是许多教师喜欢把情境局限于手中的那点素材。由于使用的“过度”,使情境失去原本的趣味性,学生降低了热情,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虚假的问题创设

在新老师的一次数学实践课上,有一段这样的情境:商店里的练习本是每本14元,橡皮是每块16元。如果朱老师从商店买来15本练习本和15块橡皮,一共应付多少元?学生顿时表示反对,认为商店里卖的橡皮没有这么贵,最多两元钱……课后,这位新教师的实习指导老师说:“你的课堂运用了问题创设,这很好。但是虚拟不等于虚假,所设计的情境与提出的问题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符合。”

三、多媒体的“实验操作”抢走了学生动手“实验操作”的机会

当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多媒体的运用确实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方便。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习惯了多媒体的呈现,多媒体的运用慢慢取代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从而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情感体验。但是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用于多媒体。

对于以上小学数学问题创设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刻思考。问题创设的目的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问题,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创设的。如果,所创设的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那么这样的问题应该坚决摒弃。因此,笔者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以下对策。

四、问题的创设要紧扣课本相关内容

学习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对学习过程产生一定的共鸣。而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中,既应做到教育教学的实用性,保证数学教学质量;又应克服学生厌恶学习的心理,让学生爱上学习。这就要教师真正能够利用问题创设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发现疑问、提出问题。并使学生在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当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交流。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寻知识,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小学生求新、求趣的强烈愿望。自然就会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

五、提出的问题要能够走进真实生活,拓展学习新天地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会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例如,在一次汇报课上,笔者选择了五名学生,并且分派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让其模拟商贩,其他学生则纷纷扮演顾客,分别光顾这些“店铺”。整节课在教师有序的指导下热闹地进行着,每位学生争先恐后地出各式各样的数学难题来“刁难”对方。下课铃响了,生活情境模拟也结束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也研究完了,并且还巩固了一位数乘两位数这个知识点。听课也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评价:本节课创设了与生活相贴近的情境,课堂充满着快乐的气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和教师都有丰收的喜悦。这样的问题创设遵循了生活实际情况,达成了数学和生活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情感发展。

六、所创的问题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日常生活工具。然而,正如以上提到的“多媒体的运用”取代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可能只是片面的或是肤浅的。学生没有通过动手操作而产生的愉快体验,就更不可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不是一昧地运用多媒体呈现。

七、教师要提高数学素养,适时、适度地运用问题创设

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误读往往导致教学实践的误差,将“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误读为绝对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化”,不管课型、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生搬硬套地一概以情境引入。既牵强附会又浪费精力,从而导致上述一些问题创设的误区。同时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数学素养不够深厚,课堂随意性大,就造成了情境设计的负干扰和一些荒诞情境的出现。所以,笔者认为要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标,真正吃透其内涵实质,把握精髓并自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问题创设正是这合适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不仅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所创情境要遵循新、异、真的原则,让学生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

上一篇:精心设计有效提问 下一篇:基于学情视角下的教学目标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