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宝图》选址金佛山古佛洞里藏着什么宝?

时间:2022-09-30 09:36:07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有关于将他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消息便不断传出,直到2013年8月根据莫言同名小说《藏宝图》改编的电影正式立项,才让这一消息尘埃落定。而位于南川金佛山的古佛洞,则幸运地成为了《藏宝图》的关键取景地。有意思的是,因为小说名字的缘故,当选址消息公布之后,“古佛洞有没有藏着宝”便迅速成为了众人热议的焦点。

这一次,古佛洞的名气显然超过了金佛山。

来自3.5亿年前的溶洞

在游客眼里,金佛山是度假胜地,而在地质学家眼里,金佛山则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杰作。尤其是密布于山体的洞穴,更是国内一绝,古佛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古佛洞位于金佛山北坡风吹岭。风吹岭海拔2251米,是金佛山的最高峰,也是大娄山脉的最高峰。“山即是佛,佛即是山”,风吹岭山形酷似一尊睡佛,长达数千米,大佛仰睡山顶,身形逼真,面部、五官、腹部、腿脚等栩栩如生,古佛洞就坐落于大睡佛的腹腔内。

古佛洞形成于3.5亿年前,在国内的溶洞中有四大最:一是海拔最高,达2120余米;二是地质年代形成最早,形成于350万年前,早于长江三峡;三是空间规模最大,已测面积达5万平方米;四是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熬硝遗址。

这个巨大的洞穴全长接近四公里,分上、中、下三层。从药池坝进古佛洞,洞口豁开,入洞后逐渐缩紧,如同走入巨兽的食道,径曲幽长,窄处不足一米,仅通一人。一路狭窄、弯曲幽长、石壁嶙峋,当地人称之为“七十二道拐”。千转曲折,转过七十二道拐后场景立刻开朗起来,无比宽大的古佛大厅展现在面前。在灯光的映衬下,洞厅高大宽敞,面积约莫等同一个足球场,可容纳上万人。走进这深邃的大厅,头上蝙蝠群飞,脚下阴河湍流,洞顶钟乳倒垂,地上怪石林立,让人恍若置身另一个世界。

最怪的石头要数古佛洞往北通道壁上天然的钟乳石,因形似罗汉,恰好又有十八尊,故称十八罗汉。右侧的徐庶像惟妙惟肖,人像旁有石棺材大、中、小三口,相传当年徐庶离开曹营,漫游天下,来到金佛山,见古佛洞神奇幽深,便隐居在古佛洞内修道。除静心修道外,还在洞内精心研究兵法,摆阵布兵,古佛大厅中央累累怪石就是徐庶布的八阵图。听老人们说,游客不可盲目冒然步入八阵图,否则如进入迷宫,难以走出来。

深藏洞中的天然巨画

古佛洞里这些人型怪石虽奇,但最令人啧啧称奇的还是鲜为人知的天然巨画。进入古佛洞后,向尚未完全开发的南支洞方向探寻。走到宽旷处时,会出现一个大厅,昏暗的灯光下,大厅四壁显现出多种花纹。用探照灯一扫,一幅布满“天际”的巨大壁画突然逼上来,动物、鸟类、人物、山水各式各样的图案布满石壁,摄人心魄。

天然壁画这一大奇观,最早是由地质学家朱顺知教授带队到金佛山古佛洞考察时发现的。据科考队提供的数据,古佛洞天然壁画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壁画长300余米,高近30米,为国内罕见。不但养眼,还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

该壁画是由晚古生代二叠纪黑色灰岩组成,距今已有2亿5000万年。因岩石较破碎,后期白色的方解石充填其中,形成了黑白分明、对比度强的天然壁画。所以,画中既有山水风光,又有飞禽走兽,有的如大海波涛,有的像高山峻岭,画面均栩栩如生。当年,考察队在洞底的乱石中还发现了巨型骨骼化石。考察后发现其骨骼是大型动物的膝关节和肩关节化石,比牛的膝关节还要大得多。经考察队专家野外鉴定,可能是古象化石。

为什么叫佛洞?

走进古佛大厅就能找到此溶洞得名原因:大厅中央,天然的石质观音菩萨矗立在水潭莲花座上;右侧是普贤菩萨坐在大象背上;旁边是危坐的释迦牟尼;500罗汉侧居于200多米的通道石壁上,谦恭侍立。如此大的洞有如此多的佛,世间少有,佛洞之称,名不虚传。

在当地人口中,佛洞的故事更是玄奇:在四纪冰川运动时,海底凸起一座高山,这座高山就是金佛山。凸起的金佛山在最高峰风吹岭形成一个大洞。如来佛掐指算来,得知雄奇秀美的金佛山上有一天然大洞,就千里迢迢来到金佛山这一洞内住了下来,金佛山就此成了如来佛的道场。峨眉山的普贤菩萨,普陀山的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文书菩萨和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得知如来佛在此,都先后奔金佛山古佛洞而来,古佛洞便成了天下第一佛洞。旁人若是不信,当地人还会指着古佛洞里面观音菩萨背后的普渡舟,言之凿凿:“看,这就是观音从普陀山来时乘坐的小舟!”

也许是金佛山一带盛产药材的缘故。药王菩萨在古佛洞也有不少传奇故事:冰川运动造就了金佛山后,经过上亿年的变迁,以及日月星辰、阳光雨露的滋养,因而植物繁多,称为植物王国。其中野生中药材就有2100多种。在峨眉山炼“太一精神丹”的药王孙思邈,闻得金佛山药材之多,便到金佛山采药炼丹。一天,孙真人在采药途中遇一老虎拦道。孙说:“老虎,你要吃我,就点三下头。要我看病,就摇头三下。”老虎听了,便连连摇头三下。孙真人上前扶着老虎,发现虎背被一根竹签卡住,随即取之,上好药。其后,老虎依偎在药王身边不愿离去,尾随左右,后为孙思邈的坐骑……如今,古佛洞门口可看见药王骑在老虎背上,旁边还有药王庙。

千年制硝工厂

传说虽然美好,但事实上,古佛洞在古代是一个巨大的“制硝工厂”。洞内从南到北,到处有土堆、灶坑、蓄水池等,都是古时人们在此采硝、熬硝留下的遗址,直到在五、六十年代也有近200多人在洞内制硝。如今,在北洞口附近仍可清楚地看到留有的古熬硝遗址。古佛大厅南面支洞未被开发的地段,其古采硝熬硝遗址也保存完好。一排排整齐的灶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硝坑、硝池,古人曾用过的劳动工具等,可以想像出古人手拿木棍在灶台边熬硝的景象。

硝石,其成分为硝酸钾。古时人们把含有硝酸钾的粘土挖掘采集,通过煎熬提取硝质。古时硝用来制造火药等爆炸物品。现代工业,尤其是在化学工业上,硝仍然是重要的原料,用处十分广泛。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南宋时期,马咀龙岩城抗击蒙军的阻击战,就是古佛洞熬的硝制成的火药,用土炮击败蒙军,获得了龙岩城阻击战的胜利。蒙军在大势进攻欧亚地区时,也大肆向国内南方进犯,中国半壁江山及欧亚部分地区已属元朝。蒙军进攻到四川重庆地区的合川钓鱼城,遭到宋军阻击。古佛洞熬的硝运送到钓鱼城制成火药,宋军用炮击毙了元朝皇帝(元宪宗)蒙哥大汗,迫使蒙军从欧亚战场撤军。古佛洞熬硝制成的火药,在这场战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藏宝图》里的最终藏宝地

虽然古佛洞有怪石、众佛和壁画,但真正让其名声不胫而走的还得归功于莫言。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有关于将他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消息便一直不断,直到2013年8月根据莫言同名小说《藏宝图》改编的电影正式立项,才让这一消息尘埃落定。而南川古佛洞,将成为《藏宝图》的关键取景地。

制片组一行曾专程前往古佛洞两处洞穴看景,他们十分满意古佛洞的幽长与神秘,气势恢宏的巨型大厅也十分适合影视剧的拍摄,滴水空灵的自然奇观更是与莫言小说《藏宝图》里的魔幻风格相当符合。制片组在金佛山上一直看了七个小时才下山离开。

为何会选择来金佛山看景呢?《藏宝图》制片人余人解释是南川区旅游局主动找的他们。“南川旅游局将金佛山的资料发给我们,导演组和制片组一讨论觉得很不错,所以便抵达了金佛山看景。”余人坦言此番看景之旅很不错,“因为这部电影邀请了好莱坞的3D团队加盟,所以对外景地的要求很高,但金佛山不少景点和莫言的原著都很符合,比如栈道适合拍追逐戏。而古佛洞氛围幽静,还有佛教文化,很想把片中的宝藏放在那里。”

不过余人也透露,由于这部电影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的第一部商业电影,所以对各方面的细节要求都相当严格。“接下来我们在重庆的看景之行还有三站。外景地一定要有丛林、悬崖峭壁、洞穴等元素,不然没法拍成魔幻题材的电影,之后我们还将前往福建武夷山、海南等地看景。”

而据一位片方人员透露,片中古佛洞将是最终藏宝地,“最先片方本来把最终的宝藏定为金条,但是在观看完古佛洞之后,发现洞内不但有大型佛像而且环境复杂,便把宝藏更改为金佛,并把此处定为了最终藏宝地。”一待电影播出,古佛洞,这个藏在大山里的秘密溶洞,也许将就此名扬海内外。

?几万工人的离去而成为了孤独的废都;曾经沸腾火红的厂房,最后一批或是等待搬迁或是等待废弃的器械四处凋零;曾经傲气十足的火车头扎堆的挤在一起,就像没有家的浪者相互偎依;曾经豪情万丈的最后一批工人边装载着拆下来的器件边黯然泪下。

李子林、石槽门、中山堂、丁家垭口这些热闹非凡的集市现在都荒无人烟了,驶过的公交车空空荡荡,曾经必须靠挤才能上车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回。从张之洞初创汉阳铁厂到重钢搬迁,这个钢铁王国120年的艰辛与辉煌都已结束,摆在它面前的,将是一场崭新的涅之旅。

上一篇:赛车手们的最爱 重庆三大知名弯道探访记 下一篇: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