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诵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09-30 08:03:52

试论诵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实施策略

摘要:诵读是语言的艺术,具有感人的魅力。声情并茂的诵读,往往会让人心潮澎湃,甚至热泪盈眶。诵读教学不仅能陶冶师生情操、提高师生审美情趣,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涵养、灵魂塑造和人格养成起着必不可少的关键作用。本文试从诵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实施策略角度作一些粗浅的讨论。

关键词:诵读;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语文素养

G633.3

一、提供诵读平台,激发诵读兴趣

1.模仿范读,引发学生共鸣

模仿就是照着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很多时候就是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不敢张口诵读到积极踊跃参与其中。在实际教学中,首先选取适合范读的文本,特别是在诵读教学的初期,要选择内容经典,篇幅较短,诵读技巧相对比较简单的文本材料,比如《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这样的经典诗词。教师采用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录音的方式,让学生一起模仿诵读,“模仿”这一活动本身就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尤其当大家在一起模仿时,更会引发同学们的共鸣。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有学生不喜欢诵读的原因是没有适当的诵读情境,再加上以往的诵读展示都是名家诵读,这样难免造成“曲高和寡”的错觉,使得诵读这种学习方式成为艺术形式,而非传统的学习方式。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营造整体诵读氛围,另一方面是针对具体诵读文本,创设相应诵读情境。在营造整体诵读氛围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诵读。

二、适时点拨方法,培养多元化诵读手段,形成诵读系统工程

1.引导学生读想结合,诵读中融入个性化情感

诵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诵读是文本作者和诵读者双重情感的融合体。体现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在诵读中只是停留在技巧的点拨上,忽略了诵读者的情感,这样的诵读不过是简单的将文字读出来,意义不大。如在教学《雨巷》时,未对学生做任何背景资料的介绍,只是让学生从揣摩“意象”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学生由于各自知识积累不同,对诗歌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认为是爱情诗,有的认为是政治理想诗,这样的个性化解读自然形成了个性化诵读,在细节的诵读处理上就有了个性化的特点:认为是爱情诗的同学在读到“丁香一样的姑娘”时更多的融入爱慕之情,而认为是政治理想诗时则表现出憧憬之情。前者诵读时语调中更多的是一种柔情,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向往之情。这个教学环节在处理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明确一点“言之成理”,任何一种诵读处理方式,都要有所根据,不能妄加判断。

2.引导学生读写结合,诵读中提升写作能力

诵读教学中能够产生很多教学副产品,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处理方式,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这些个性化的解读要及时引导学生写下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勤动笔,勤积累的良好习惯。诵读和写作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语文能力“释放"的过程,写作可以将诵读中不能详尽表明的情感思想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这是对诵读的一种补充,而诵读可以利用语调、停顿等语音方面的技巧将文字无法表现出来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3.针对不同文本、不同b读者进行多角度诵读训练

诵读的常规训练方法有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通常的做法只是选择其中几项进行,多角度诵读训练是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读诗歌散文,可采用配乐朗读,个别朗读,轻声读等几种诵读方法综合训练。读戏剧,学生分几组进行表演朗读,等等...

三、促进个性化诵读,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多种评价方式从多角度对学生诵读进行评价,可以客观、全面地对学生诵读进行跟踪评价,教师评价相对具有权威性,可以在关键环节对学生予以点拨。学生参与评价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评价他人需要自己具有更高的能力。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定评价方案,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他人的培训,这个过程就是再次的理论提升,操作简单,事半功倍。

1.师评导读,授予评价的技巧

这个环节主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评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对于诵读教学的初期,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应规范的有步骤的将点评的全过程逐一示范给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诵读评价指导。

2.师生互评,创设民主气氛,增强评价乐趣

这个环节强调教师参与诵读活动,类似“下水文”的作文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民主,教师和学生处于相对平等的评价平台。这个评价方式是在“师评导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参与其中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能听到学生虽显稚嫩但热情中肯的评价,整个诵读教学其乐融融。更难能可贵的是,经常会有学生打破常规评价模式,进行个性化点评,教学相长的意义由此凸显出来。另外,当教师和学生同时点评学生诵读作品时,往往会在诵读处理方式上产生不同意见,在与学生的争论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创新设计。

四、扩大诵读教学外延,通过活动提高诵读能力

1.诵读小组,合作中良性竞争

学生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后,随即成立诵读小组,根据各自诵读情况进行优势互补,组员们共同制定小组发展目标,并在班级中实行目标承诺制,这里所谓的竞争,并不仅仅是指小组间的比赛,更重要的是小组间互相监督,对各自目标实现情况的比较,这样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为了争夺名次,避免了恶性竞争。这样的分组方法更重要的意义是让学生在参加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当然,在这些诵读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活动的痕迹,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这样,在学生毕业之时可以将此作为礼物赠与学生,为学生留下珍贵的高中学习记录。而这些记录,更可以作为珍贵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以往我们都是听名家的诵读录音,笔者认为,如果可以在教学中播放往届学生的优秀诵读录音,可以给应届学生带来更有效的影响。这方面更是能够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五.总结

诵读重在实实在在地读,我们的诵读目的在于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本。这个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素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效实施诵读策略,可以增强学生语言文化功底,积淀文学底蕴,奠定文学基础,增加文化知识 ,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作者简介:彭勇,男,1982.4, 湖南省娄底市,本科,汉,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中学一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上一篇:学生情感之弦的拨动 下一篇:语言训练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