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的理想与现实

时间:2022-09-30 06:12:19

始终发不下来的3G牌照给运营商、技术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使好不容易蹒跚长大的TD在刚刚准备步入社会的时候却突然成了无人引领方向的孩子。

到2008年5月1日,TD-SCDMA的试商用刚好满一个月的时间。从标准确立到试商用,这个耗费了中国纳税人大量金钱的自主3G标准整整用了近10年的时间终于从襁褓中勉强落了地。然而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TD。却似乎并未给翘首企盼的衣食父母们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除了以号称“TD之父”的李世鹤为代表的部分TD支持者仍在高呼TD关系到建设科技大国和民族兴亡大计,甚至给质疑或反对TD的人扣上“汉奸”“外国公司走狗”这样的大帽子外,TD太需要拿出一些实际的表现来证明自己了。然尔6款TD手机,约70%的语音通话接通率,不足50%的视频通话接通率,全国区区数干部的手机终端销量,少得可怜的3G增值服务――TD这份毕业成绩单显然比较令人难堪。尽管有消息称TD的试商用表现要“远好于”日本3G推出的初期,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却是。日本从2000年开始决定发展3G到2001年NTT DoCoMo推出在今天具有3G标杆性质,基于WCDMA技术的“FOMA”业务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即使将2001年到2003年初。日本3G在业务推出初期遭受冷遇而经营惨淡的时间计算在内,日本的3G业务从提出到牌照再到全面商用也仅经历了3年时间。这样的比较显而易见地不具备任何意义,更不应成为某些公司或组织试图掩饰自己过失的借口。

政府对3G业务发展的举棋不定是影响TD未来走向的最大因素之一。始终发不下来的3G牌照给运营商、技术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使好不容易蹒跚长大的TD在刚刚准备步入社会的时候却突然成了无人引领方向的孩子。在业界被称为TD芯片大佬的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濒临倒闭便是这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恶果之一。牌照不发放,政策的不明朗导致TD产业链中的下游厂商只能采取观望态度,这意味着诸如凯明科技这样的基础设备研发和制造商将因为无单可接而产生资金断档。而投资者也将因为担心未来政策转变导致血本无归而减少或干脆放弃相应的投资计划。产业链的缺口一旦形成便很可能带来恶性循环,导致更多各个环节的厂商或倒闭或倒戈,直至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TD阵营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凯明的突然歇业将这些原本暧昧不清的问题裸地摆上了台面而已。据称,除凯明之外的另一家国产TD芯片主要生产商天也正面临后续资金断档的危机,如果情况属实,那么本就雕弱的TD产业链将再度遭受一次不小的打击。

TD的尴尬现状背后反映的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尽管TD-直大打“自主牌”“爱国牌”,但由此产生的现实利益却更加实际。一项通信标准的确立意味着一个市场金额巨大的产业链的形成。无论是运营商、技术提供商、设备制造商还是内容提供商。他们对既得利益的兴趣要远高于“爱国”和“自主”本身所存在的意义。因此,一旦他们认为TD市场可能无利可图,甚至可能成为一个烧钱的无底洞,就会毫不犹豫地转投阵营或停止投入,而采用何种3G标准并不在他们关心的范围内。事实上,由于TD进展缓慢导致3G牌照迟迟不能发放已经让一干厂商叫苦不迭。中国的手机通信网络始终在2G和2.5G间徘徊。几家运营商也已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网络建设和推广。发几张牌照。采用哪些标准,谁来运营,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运营商如何从现有网络过渡到3G。在没有TD的前提下,中移动和中联通都可以从现有的GSM和CDMA2000 1×网络平滑过渡到WCDMA和CDMA 2000,可以节省大量的基础建设费用。然而TD出现后各种关于运营商拆分重组的传闻不断。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各种猜想。更关键的是。如果未来中国只采用TD这一种3G标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需要重新建设3G网络。而即便TD的网络覆盖率达到了现有2G网络的水平,也还将面临与GSM/GPRS和CDMA 2000 1×这两大网络争夺用户的境地。这对通信成本并无优势的TD而言可谓将步履维艰。毕竟中国绝大部分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仅是打电话和发短信而已。而等到TD网络真的有可能达到此种覆盖率的时候,国内的通信环境怕又是不知几多风雨几多愁了。

上一篇:本期主题:3000元整合学生电脑 下一篇:王者的道路从祭炼开始《风火之旅》祭炼系统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