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二课时》说课稿

时间:2022-09-30 03:22:39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二课时》说课稿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39-0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第二师三建中学的数学老师赵志勇,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二节第二课时。下面我结合课堂实录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说说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解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结合在一起,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又为今后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更广泛的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及本节课的内容设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一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二能熟练地解不等式。情感价值观目标为:通过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和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当然本节课的重点在“解”难点在“列”。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为:教学全过程都是让学生学,以尊重主体,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很快乐为理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使用的是“一学两教”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交流反馈,当堂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了类比法(通过类比,让学生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归纳法(归纳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依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反思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展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播放课堂实录视频1)

这一环节我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展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开始上课就明确学习目标,学有方向。同时为检查学习效果提供依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环节:出示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播放课堂实录视频2)

这一环节规定在七分钟内完成,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自学,初步感知新知识。自学也是一种竞赛,学生的读书看书就是在做赛前准备,自然就会紧张、高效。我设计“请同学们阅读理解课本132页例1-133页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学内容和范围;另外四条指导是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中设问,恰当的问题设置,目的是为了达到“道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的效果。这样的训练是遵循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第三环节:第一次交流反馈(播放课堂实录视频3)

学生在自学之后必然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共同讨论研究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此过程之中,我有意识的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发言,充分暴露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我针对学生自学和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引导会讲的学生讲,并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初步达成学习目标。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四环节:自学检测及第二次交流反馈(播放课堂实录视频4)

这一环节学生完成自学任务之后就进行了7分钟的自学检测。检测的目的是检测自学效果,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便于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真正做到教学生不会的,提高了课堂实效。因此自学检测很重要,我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教材中的练习题作为自学检测题。检测题基础性较强,每一道题都紧扣学习目标,便于学生理解新知,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环节:当堂训练(播放课堂实录视频5)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当堂训练。要求学生在1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使用的是“一学两教”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交流反馈,当堂训练。促使学生高效认真的学、积极主动的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交流反馈的环节上对课堂的控制还略显不足, “兵教兵”的策略运用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及互助学习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学习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

各位评委、同事们,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有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上一篇: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研究 下一篇:文化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