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清代买官收据

时间:2022-09-30 03:16:41

人们常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借以比喻清代官场的腐败,李宝嘉的小说《官场现形记》更是将清末官场的丑陋揭露得淋漓尽致。辽宁省档案馆在筹建特藏档案室时发现的一份反映清代捐纳制度的买官收据―――正实收,从侧面揭示了清代官场腐败的一个根源。

这张“正实收”长61厘米,宽32.5厘米,是光绪二十七年?穴1901年?雪八月十九日安徽巡抚兼提督王之春所发的安字第81号“正实收”,是发给监生萧策的。萧策是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人,时年三十三岁,因安徽省库款空虚,无银发饷,故王之春于光绪二十六年奏准开办捐输筹饷,萧策先是捐为监生,此时遵照新海防事例,按照筹饷事例并常例遵缴实银37两8钱,报捐双月巡检,先是发给他此份实收,以便将来由户部换给执照。

双月巡检是清代候选官员的一种,即在双月时如果有巡检出缺可以参加候选。这里双月指的是双月选,是清代铨选官员的一种方法。清代规定,内外官员出缺,由吏部铨选,每月开选一次,称为月选。每年的二、四、六、八、十和十二月为双月,一、三、五、七、九和十一月为单月,每当有官位出缺,双月选应双月补缺注册之员,单月选应单月补缺注册之员,称做月选之法。双月称做大选,凡是初授官职者,均列入升班,在双月开选;单月称为急选,而闰月则不选补官员。巡检为从九品官,是清朝府、州或县下属的杂职官员,职责是分防管捕或兼管水利。清代八品以下候选候补官,由各省督抚取具印结造具年貌、三代、履历、籍贯等项清册,注明有无过继字样,将文结送部注册,自注册之日起扣除五十五日后参加月选。清代月选,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在每月的上旬选补,笔帖式在中旬选补,汉官则在每月的下旬选补。吏部将每月二十五日前出缺应补的汉官职位选定,按数截取应补官员若干人,先于二十一、二日司议,二十三日堂议,定下应选官职名单,这个程序叫做“出叙”。汉官月选于每月的二十五日在天安门外由吏部尚书、侍郎会同河南道监察御史掣签选定。

清代的捐纳制度形成于清初,清政府在户部成立了常设机构―――捐纳房,专职管理捐纳事务。清政府开办捐纳主要由于有些地区遭遇水、旱等自然灾害,国家为了减轻负担,同时为了使受灾民众能够更好地得到救济而开办捐纳,并渐渐形成完善的制度。清政府最初于顺治十年(1653年)开始规定:士民捐助赈米五十石或银百两者,地方官给匾旌奖;捐米百石或银二百两者,给九品顶戴,捐多者递加品级。那些愿意捐纳银、米者,向该地方官具呈后,由地方官照数收捐,出给实收?穴即收据?雪,随收随向总督、巡抚呈报,由总督、巡抚向皇帝题明后转咨吏部,官员遇有缺即升,富户题明破格旌奖。

顺治十一年题准:现任官并乡绅捐银千两、米千石以上者,加二级;银五百两、米五百石以上者,纪录二次;银百两、米百石以上者,纪录一次;生员捐米三百石,准贡;俊秀捐米二百石,准入监读书。

为了给那些捐纳谷、豆的人提供方便,清政府规定了折算办法:捐谷,每二石折米一石;豆,照时价计银议叙。

因为最初只有受灾地区才能开办捐纳,而且捐纳者也均须本地之人,为了能够得到更多捐纳的银、米,清政府于康熙元年?穴1662年?雪规定:捐银米不分本属、隔属,如一年内捐及额者,题请议叙。本实收中的主人公萧策即得益于此政策,自湖南省到安徽省来报捐。萧策报捐双月巡检后不久,来到盛京,被盛京将军增祺委任为奉天交涉局委员,此实收被存入档案,因此能够保存下来。

康熙七年皇帝覆准:满洲、蒙古、汉军并现任汉文武官弁者,捐输银千两或米二千石者,加一级;银五百两或米千石,纪录二次;银二百五十两或米五百石,纪录一次。进士、举人、贡生捐银及额,出仕时照现任官例议叙。生员捐银二百两或米四百石,准入监读书;俊秀捐银三百两或米六百石,亦准送监读书;富民捐银三百两或米六百石,准给九品顶戴,捐银四百两或米八百石,准给八品顶戴。

本来清政府对官员的出身及品级规定很严,在各朝修订的《大清会典》中均明确规定,清代的官员共分九品十八级,即从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到从九品官,从九品以外的官称做未入流。清代官员的出身共有八种:一曰进士,二曰举人,三曰贡生,四曰荫生,五曰监生,六曰生员?穴即秀才?雪,七曰官学生,八曰吏。这八种出身以外的人,八旗中的满洲、蒙古、汉军称做闲散,汉人称做俊秀,其中文进士、文举人出身者,地位最高,称之为科甲出身,他们与恩贡、拔贡、副贡、优贡生、恩监生、优监生和荫生称为正途,其余出身者如果经过国家大员的保举,亦可以看做是正途出身,而旗人享有特权,不必有人保举也可以看做等同于正途出身。清朝统治者在《大清会典》中明确规定哪些官职必须由科甲出身的人担任,哪些官职是必须由正途出身的人担任,如果不是由监生出身的人,只是由俊秀捐输得官者,只能授给从九品或未入流的官。

而清政府的捐纳政策,给那些科举之路走不通的人打开了一扇走向官场的大门,他们先是捐为监生,并在此基础上再捐得官职。如这张实收中的主人公萧策,就是借着清光绪二十四年安徽凤阳等地被水受灾,由俊秀报捐实银32两4钱捐为监生后,再报捐双月巡检的,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出身。按照这条路线,清代捐官的人是络绎不绝。道光十三年(1833年),直隶地方灾歉,滦州等37个州县政府劝募粮食由数百石至数千石不等,劝捐银钱自三四千串至万余串不等,仅天津一县,计捐银至五万余两。

官位和职级可以公开向政府捐纳一定数量的银钱或米石后获得,那么这些人得到官位后又怎么会不想办法去搜刮百姓而补偿自己的损失呢?清政府虽然为避免吏治的腐败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如雍正朝开始采取了养廉银制度,但由于清代捐纳的官员太多,由早期的仅为赈灾开办捐纳发展到清末像本实收中因国库空虚为筹措军饷而开办捐纳,导致有的一个职位有七八个人在等着挨次候补,甚至有的人一直到老迈病故也未能得授实职,这就致使更多的人靠在官场活动关系来希冀早日圆上乌纱之梦,所有这一切更促进了清朝吏治的腐败,也加快了清王朝自身走向灭亡的脚步。

上一篇:老三毛上网记(6) 下一篇:开创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