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时间:2022-09-30 03:08:51

重视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 在护理管理中健全控制医院感染监督组织,完善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加强培训,落实管理措施。结果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提高了环境卫生学合格率,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91-02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评价是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和经济损失。2006年开始,我院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健全医院感染护理的组织管理、加强培训和落实院感控制的各项措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具体做法

1.1 建立护理感染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护理感染管理体系是做好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前提。因此,护理部成立了护理感染管理三级监控网络 。三级组织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层层把关,相互制约。

一级管理:由科室的护士长和1名兼职监控员组成。主要负责对本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灭菌液、医护人员手等进行检测。督促本病区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防护有关规章制度。特别加强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科、产房等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二级管理:由护理部1名专职人员和2名重点科室护士长组成的护理消毒隔离质量监控小组。每月1次对各护理单元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无菌物品的管理、消毒隔离、现用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医疗废物等方面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分析和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追踪整改效果。

三级管理:由医院感染专职护士、护理部主任及质控员组成。主要是通过日常监督、行政查房、护士长夜巡房的方式随时抽查各护理单元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和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把好护理感染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1.2 建立和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保证。

护理部在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和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规范操作规程,量化考核细则,完善了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使用、消毒处理制度、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制度、职业防护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工作指引的制订,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1.3 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卫生员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1.3.1 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强化法规意识及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提高其参与医院感染控制的责任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3.2 医院的保洁人员文化程度低,未受过专业培训,缺乏科学的清洁卫生理念。因此,对保洁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培训,从基本的消毒液配制、使用、消毒灭菌概念、物体表面的清洁,处理排泄物、分泌物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如何洗手、医院废物的收集处理等,使他们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个人、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提高对清洁、消毒制度执行的依从 。

1.3.3 临床中发现,护生的预防医院感染、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对医院感染的危害皆认识不足。因此,我们重视对刚毕业的护士、进修人员、实习生的培训和管理,在上岗前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增强他们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意识。

1.4 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1.4.1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1)每天按时打开空气消毒机、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湿式清扫地面,病室通风3次/d。每周清洗空调机过滤网1次。(2)重视操作台、婴儿磅秤、培养箱、光疗箱、治疗车、床头桌、门把手的清洁和消毒,每日用500mg/L~氯消毒液擦拭2次。(3)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等)进行擦拭消毒。(4)感染病人专室放置,所用的物品专室使用。(5)新生儿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奶瓶奶嘴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1.4.2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护人员的手是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做好护理人员的洗手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我院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在每个护理单元的洗手池上安装感应水龙头和洗手液感应器,张贴了洗手流程标识图;在全院护理治疗室的每辆治疗车上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要求护士在给每一个患者做治疗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通过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1.4.3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1.5 认真做好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每月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的强度等。加强管理,实行三级监控(一级:科室自行监测;二级:护理部协同院感科随机抽查;三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查),及时发现在不同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保证医疗安全。

1.6 严格抓好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 供应室负责医院所有医疗产品的供应,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率的高低和整体治疗质量的好坏,所以应该严把供应这一关。(1)供应室流程布局合理,明确划分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2)强化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对各种医疗器械从清洗、包装、灭菌到无菌物品的保管发放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3)按规范要求做好灭菌炉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以确保供应室的灭菌质量。

1.7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护理人员每日都有可能接触感染性体液、分泌物和进行各项高危的护理操作,处于被病原菌感染和发生针刺伤的危险之中。因此,开展普遍预防知识教育,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坚持做到标准预防,正确掌握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和血液追踪的有关规定,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提供指导,配备防护用品,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和伤害,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2 效果

2008年开始加强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明显提高,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合格率逐年上升、职业暴露发生例数和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逐年下降。

3 讨论

医院感染工作涉及面 每个细小环节做不到位就有可能酿成不良后果。关于医院环境卫生学(空气、物体表面、手)合格率的提高能否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看法 。环境卫生学常规监测往往是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即消毒后、医疗操作前采样,一般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医院环境的污染程度,不能作为判断医院感染风险的指标 。在医院环境卫生学合格率提高的同时,医院感染率也呈下降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加强护理管理、提高环境卫生学合格率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与病人接触密切,抓好护理过程中的感染控制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通过加强护理管理和培训,可提高护士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和防护意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 的落实。同时,加强护理管理、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是促进护理质量的有力保证,又是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上一篇:1841名3~6岁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下一篇:浅谈临床实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