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个环节突破计算瓶颈

时间:2022-09-30 02:34:20

把握四个环节突破计算瓶颈

政治学科计算题集经济学知识与数学思维方法于一体,能有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这类试题以选择题为主,主要涉及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考查的内容十分广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考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错误而导致失分,这类试题已成为一些学生学习、考试中的“拦路虎”。在2013年全国和各省市的高考试卷中,有5套试卷出现了计算题(5道)。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中没有出现政治计算题,但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中出现了政治计算题,该卷在全国的影响较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高考的风向标,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对这5道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作一些分析、探究。

一、2013年高考计算题解析

【例1】(2013・海南政治卷・1)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

A.减少11.8% B.增加11.8% C.减少16.2% D.增加16.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其中,商品价格总额为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假定2012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物价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均为1,则2013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14%)×(1+3%)] / (1+5%)≈1.118;1.118-1=0.118,即2013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比上年增加11.8%。答案为B。

【例2】(2013・全国大纲文综卷・24)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量分别是( )

A.5元 9 000万元 B.10元 9 000万元

C.5元 18 000万元 D.10元 18 000万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和价格等知识。由于该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且数量差距不大,故两企业平均的劳动时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又由于2012年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故2012年该国M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增长了100%,则2012年M产品的价格=10 / (1+100%)=5(元),社会价值总量=5×(500+400)×(1+100%)=9 000(万元)。由于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因此,M产品的社会总价值量也可以按上一年的情况进行计算,即10×(500+400)=9 000(万元)。故答案为A。

【例3】(2013・上海政治卷・14)右表为2011年江苏省、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食品支出。同年,上海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48%。据此可知,三省(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排序正确的是( )

A.浙江>上海>江苏 B.浙江>江苏>上海

C.江苏>浙江>上海 D.江苏>上海>浙江

解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 / 家庭消费支出总额×100%。由此可以计算出:江苏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6 061 / 16 782×100%≈36.12%,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7 066 / 20 437×100%≈34.57%。因此,三省(市)中,江苏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最高(36.12%),上海次之(35.48%),浙江最低(34.57%)。故答案为D。

【例4】(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13)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 )

A.下降0.83% B.下降0.76% C.上升0.83% D.上升0.76%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企业利润率、汇率等知识。解答时一要准确运用利润率公式,二要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解答本题时,可以先考虑其他因素,缩小选择范围。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会下降,据此很容易排除C和D。由于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故利润率=利润 / 成本×100%。因此,H公司利润率的变化情况为[(6.27-6.32)×24 / 144]×100%≈-0.83%,即下降0.83%。本题也可以分步计算,即汇率变化前每件服装的利润为24×6.32-144=7.68(元),利润率为7.68 / 144×100%≈5.33%;汇率变化后的利润为24×6.27-144=6.48(元),利润率为6.48 / 144×100%=4.5%。4.5%-5.33%=-0.83%。答案为A。

【例5】(2013・江苏政治卷・10)王某手中有现金30万元,本想用这笔钱进行扩大再生产,预期年收益率为10%。王某妻子认为,现在房价每年也会上涨10%,可以再从银行贷款70万元买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产进行投资(假定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且利息一年后一次性支付)。经考虑,王某采纳了妻子的建议进行房产投资。王某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是因为在不考虑税费等因素的情况下,买房比扩大再生产投资( )

A.年预期收益增加4万元 B.年预期收益率高23%

C.年预期收益增加2.8万元 D.年预期收益率高1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投资、理财、利率等知识。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扩大再生产预期年收益率为10%,房价每年上涨10%,这表明买房与扩大再生产投资的年预期收益率是相同的,都是10%,这样可排除B和D。从年预期收益看,扩大再生产的年预期收益=30×10%=3(万元),买房的年预期收益=100×10%-70×1×6%=5.8(万元),即买房比扩大再生产投资年预期收益增加2.8万元。答案为C。

二、解答计算题的一般要求

解答计算题,突破计算瓶颈,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用对方法、准确计算。

1.掌握知识是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表面上看,计算题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字计算,其实涉及很多基础知识,如商品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纸币的发行量、通货膨胀、恩格尔系数、企业利润、银行利息、股票价格、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汇率等。如果对这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就无法搞清楚试题中各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时就会毫无头绪、无从下手。如上述例2主要考查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提高理解、分析的能力,从而进行正确的计算。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积累,夯实基础,这样方能做到胸有成竹、水到渠成。

2.提高能力是核心。

我们要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把握好题干中所涉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其中的已知条件和计算方向;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和重要信息,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找准解题的切入点,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如上述例4考查的是价格、成本、汇率、企业利润率等,基本要求是计算H公司利润率的变化情况。解答时,首先要抓住关键词,如材料提供的重要信息是成本,故本题应按成本利润率计算;其次要准确理解企业利润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理顺思路,明确计算方向,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3.用对方法是关键。

解答计算题,关键在于找准、用对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错误,谬以千里。有些计算题有直接的计算公式,如例1中的货币流通量公式、例3中的恩格尔系数计算公式、例4中的企业利润率公式、例5中的银行利息公式等,我们应牢固掌握、熟练运用这些公式。有些计算题没有直接的计算公式,如例2,我们应理顺各已知条件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根据“提高加(法)、降低减(法)、正比乘(法)、反比除(法)”这一基本法则,合理、准确地进行计算。

4.正确计算是保证。

计算过程应该是一个非常认真、仔细的过程,来不得半点粗心和马虎。有些考生方法找对了,公式用对了,但还是出现了错误。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思路不清晰、逻辑混乱;二是计算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如有些题目适宜分步计算,但一些考生总想一步到位,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却适得其反;有些题目适宜列出综合算式,这样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但一些考生又总是小心翼翼,列出了很多分式,人为地加大了计算量。因此,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思维缜密、条理清晰,仔细检查运算过程,尽量做到算一步查一步,力争一遍就正确无误。

总之,政治计算题复杂多样、灵活多变,每道题都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我们夯实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计算公式,就一定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上一篇:高考地理图文资料题的解题技巧 下一篇:赏墓砖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