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刍议

时间:2022-09-30 02:25:47

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刍议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比较滞后,存在内容单一、投入不足、效果甚微、推进缓慢等问题,使得学生对创业的普遍感觉是既认同又迷茫。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现存问题 创业教育体系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等开创性特征的个人的教育。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考夫曼基金会对创业教育做出了这样的定义:创业教育是这样一种过程,它向被教育者传授一种概念与技能以识别那些被别人忽视了的机会,以及当别人犹豫不决时他们有足够的洞察力和自信心付诸行动。它包括机会识别、整合资源,以及主动进行商业冒险等方面的指导。我国学者金立其教授认为,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对创业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其次,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他们从事创业实践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现状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0%。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2011届(1.6%)高0.4个百分点,比2010届(1.5%)高0.5个百分点。2012届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9%)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2%)。然而,面对庞大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自主创业比例仍然过低。在创业资金方面,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的占80%以上,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极少,而社会相关的资助政策尚未见效。在所选择的创业领域中,多数以综合技术服务或生活服务为主要创业范围。甚至有相当比例的创业以毕业生的毕业院校或毕业前的临近院校为创业环境,以在校生为服务对象。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现状一方面肯定了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初步发展,另一方面如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1.对创业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对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教育中就业指导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对技巧的讲解就可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甚至认为在学生就业率高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

其次,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对创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赢利”、“创办公司”是很多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他们将创业仅仅看做一种纯粹的、以营利为唯一目的的商业活动。还有学生甚至误把勤工俭学归为创业。他们将社会关系和资金看做是创业的关键要素,忽视了高职院校的能力培训与技术服务在创业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家庭和社会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大部分家庭在供养孩子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并没有资金,也不愿承担风险支持孩子创业。因此家庭反对是创业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之一。同时,有社会舆论认为学生创业是不务正业、荒废学业之举。

2.创业教育还未成体系

美国高校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教学,至今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并设有本科、研究生专业,培养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博士生。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会议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

(1)教育结构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作用下始终追求精英化的培养模式,与其相适应的教育结构体系没有包含创业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创业教育还停留在概念提出及初步尝试阶段,并没有被纳入教育体系中,没有在庞大的教育体系中享有准确的定位。创业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于高职教育。

(2)服务体系

相对于教育结构体系而言,服务体系(包括课程教材体系、师资培训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等)也没有围绕创业教育展开。

①课程教材

我国高职教育的创业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课程资源十分匮乏,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创业课程的实际需求。我国目前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很有限,选用于创业教育课堂的教材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还未脱离“讲座”、“报告”等形式。虽然高职院校在某些课程,如就业指导课、选修课、日常的就业教育中涉及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内容,但从全国范围看,高职院校还没有编制出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评价体系。

②师资

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来看,创业师资队伍薄弱,缺乏专业。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进入高校的,本身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也没有创业经历。某些教师虽然是从生产企业转行过来的,但并没有经历过管理和创业。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师外聘机制和培养机制,很难将有能力的企业家聘任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被聘请的少数成功创业的人士又忙于公司经营,对从事创业教育缺乏兴趣,加之理论功底不足,这些都成为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的原因。

③教育科研

从创业教育研究的环境来看,我国高职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创业教育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还处在引进介绍阶段,主要还是对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意义进行论述,还在讨论需不需要进行创业教育,且多停留在浅层的分析上。从研究方法上看有研究方法较单一的现象,大部分是定性研究,而且很多只是就现状和意义泛泛而谈。研究方法也很少使用定量方法,同时缺乏实证性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和论述对创业教育的发展都有可取之处,但严格地说,学术价值不大,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推动也非常有限。

3.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不完善

从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存在国家创业政策、地方扶持力度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利于高职学生创业者的发展,进而使创业教育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1)国家创业政策

国家层面政策制定滞后、扶植力度较低。国家和各级政府增加了部分鼓励、扶植大学生创业的条款,但集中在行政事业收费减免层次,各地因财政情况和政府重视程度,对创业扶植力度大多是贷款担保、贴息,无法有力保障创业企业渡过起步期。

(2)地方政府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相关政策存在下述情况:创办企业审批手续比较繁琐、周期长、费用高、收费项目多;创业融资渠道有限;创业后续服务不足,大学生创业服务链有待逐步形成。政府不能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大学生创业园区,也不能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政策指导。

(3)资金投入

社会和地方政府往往带有功利性,只投时间、短见效快的项目。对创业教育鼓励多、投入少,导致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创业教育资金,将直接导致无力搭建实践平台,不能提供相应的创业实践场地和设备。缺乏资金还导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模式不能更新,最终导致教育失败。

三、结语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主阵地之一,必须顺应时展趋势,坚持抓好创业教育,认清当前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创业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应该看到,高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关心和支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创业光荣”、“抢座位不如造椅子”的良好创业氛围,才能真正促进创业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东,张迎举.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对我国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2]辜胜阻,洪群联.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5.

[3]教育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关情况[R].高等教育司,2010.

[4]刘建华,吴蔚平.我国高职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设想[J].成人教育,2009.

[5]候锡林.企业家精神教育: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6]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上一篇: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性思考 下一篇: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路径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