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烟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30 02:22:28

晒烟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摘要:为提高吉林省东部山区晒烟产量和经济效益,推广晒烟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降解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保肥、保湿、防渍、改良土壤、促进晒烟、优质高产等特点。该项目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使烟株茎叶干重加大,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的相关性显著,有利于促进烟叶成熟,提高产量。降解膜的迅速降解减轻了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不会造成“白色残留污染”,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晒烟;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1.065

多年来,在政策的拉动和效益的驱使下,农民种植晒烟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栽培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民在晒烟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晒烟栽培的经济效益凸显。然而,随着近几年大田作物种植效益的提高,种植晒烟的经济效益优势不再明显。为进一步提高晒烟亩产和上等品质烟叶收获比重,提高烟农经济效益,试验推广了晒烟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有效积温低、作物生育期短、烟叶不能完全成熟的问题,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该项技术易于被烟农接受,在生产上操作简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1 降解地膜的作用

增温。覆盖地膜后土壤升温快,同时又能阻隔土壤向外热辐射,形成了膜内空间的温室效应;保水。地膜一方面可以阻止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保墒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土壤深层水分向耕层集聚,起到提墒的作用;增肥。覆盖地膜后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使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而微生物数量增加后又加速了土壤中养份的分解和释放,从而提高肥效和肥料利用率,起到增肥保肥作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根系发育。覆膜后由于减少雨水冲击,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增多,空隙度增加,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增产且不造成环境污染。使用降解膜的烟株株高、节间距、茎叶干重、单株干物重的值较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的相关性显著;单叶重、烟叶产量的值比较高,比聚乙烯膜增产6%;降解膜的降解历程为109天,与烟叶生长发育是同步的,有利于烟叶的成熟;降解膜的迅速降解减轻了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不会造成“白色残留污染”,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2 栽培技术

2.1选地

晒烟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种植晒烟的土壤以中性偏酸为好(pH值5.5~7),一般选择肥力中等、透气透水的地块。晒烟应与玉米、大豆、杂粮等作物进行合理轮作,不要与西红柿、马铃薯、辣椒、瓜类等茄科和葫芦科作物轮作。

2.2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吉林省东部山区主要推广漂河一号、延边红等品种。

2.3播种育苗

建育苗棚。每公顷烟田建育苗棚50~55平方米;营养土配制。营养土选用50%过圈猪粪+20%腐熟马粪+30%大田土或用50%过圈猪粪+50%大田土配制而成;浸种催芽。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15分钟,洗净后放在25℃~28℃的温水中浸15~20小时,反复搓洗至种粒呈黄褐色。捞出种子用棉被包好,放在25℃~28℃的炕上催芽,每隔4~5小时翻动一次,直到80%种粒露白为止;做床播种。先将做床地面整平,垫上5厘米左右的大田土,再用砂土或腐熟的马粪做3厘米厚的隔离层,上面压3厘米的大田土,然后铺上6厘米的营养土。4月8日左右播种,采用水播法,即先将苗床浇透水,再将种子放入大眼喷壶中,用木棒均匀搅拌后喷洒,然后盖上一层0.5厘米的营养土。

2.4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重点是保温保湿。出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晚上不低于10℃,同时要保持床面湿润。十字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做到小水勤浇,同时进行分期间苗,防止小苗拥挤、徒长和发病。生根期白天温度不超过28℃,1/3表土见干时要浇透水。生根期要进行追肥,方法为:用0.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对水2公斤配成母液,施用时每平方米苗床用0.5公斤母液对水2公斤,每隔一天喷一次,直至炼苗。旺长期要保证肥水供应,防止高温烧苗,白天温度不超过25℃,每隔2~3天追一次肥水。当苗长至5片真叶时假植于营养钵或塑料钵盘。

2.5覆膜与大田移植

整地与施肥。耕地要深松起大垄,整地深度25~30厘米。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25~30立方米做底肥,打垄前施入。打垄时每公顷再施尿素175~200公斤,二铵150公斤,硫酸钾200公斤;覆膜。选用幅宽120厘米降解膜延垄覆盖,两垄为一组,覆膜后用土压实;移栽。5月30日左右,当假植的烟苗7~8片真叶时进行移栽,移栽前天晚间浇透水。每公顷栽植烟苗22000~26000株,行距为60~65厘米,株距为65~70厘米。要避开晴天中午栽植,边移栽边覆膜,最好选在阴天或午后栽植,以缩短缓苗时间。

2.6 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田间管理。烟苗缓苗后要趟一犁,当烟株长到16~17片叶时,及时打掉3~4片底脚叶,然后进行扣心打顶,每株保留12~14片叶,打顶后每隔5~7天打一次杈或用抑芽剂防止烟芽发生;病虫害防治。移植后需要及时喷洒多抗霉素等药剂防治烟赤星病;用病毒A、菌毒清、植病灵等药剂防治花叶病毒病;用农用链霉毒等防治烟野火病和角斑病。晒烟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蚜虫和烟青虫等,可分别用敌百虫、蚜虱净等农药防治。

2.7采收

一般栽后65天左右,脚叶开始成熟,按照成熟标准每次采摘2~3片,每隔7~8天采收一次。中下部叶在早晨露水干后采摘,上部叶在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顶部叶4~6片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收。烟叶成熟的标准为:叶色变黄,叶面有黄色斑块,叶尖下垂,茸毛脱落,主脉发白而光亮,叶面覆有胶体物质,茎叶角度增大。

2.8晒制

采收的烟叶要按部位、厚薄和成熟程度等当天分类绑绳上架,做到随采随编随上架。烟叶上绳时要背背相靠,利于通风。烟架要南北走向。

作者简介:王秀杰,本科学历,蛟河市乌林乡农业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上一篇:辽宁芹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要点 下一篇:朝阳干旱区反季扦插早播培育东北红豆杉苗木技...